时间:2022-10-04 08:56:10来源:法律常识
纵情庙堂之外,畅游诗之江湖,9月23日起,北京人艺历史大戏《杜甫》再度上演。这部历史剧以独特的视角,诗情、诗意的舞台,全面展现了杜甫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经过不断打磨,迎来第三轮演出的《杜甫》将带给观众精雕细琢后的沉淀和新意。
真实立体,纵深展现诗圣人生
《杜甫》首演于2019年,这部历史题材剧目在北京人艺排演更像一次水到渠成的机缘。剧本由曾经创作过《李白》《知己》等文人戏的编剧郭启宏执笔,冯远征导演并主演。一方面讲好故事,另一方面承载文化内涵,同时兼具观赏性,《杜甫》为此做出了多种尝试。舞台上,随着诗人命运的起伏,一首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篇也自然流出,将诗人的生命感受和伟大人格融为一炉。戏中的杜甫,在飘零坎坷的人生中有内心的困惑,更有高远的理想和不拘小我的豁达。他的人生境遇、高洁品格既令后人高山仰止,又具有真实可亲的一面。
恣意飞扬,呈现诗意诗情诗韵
舞台上肆意飞扬的诗情,白描式的情境呈现,让观众看到一幅浓缩的唐朝历史画卷。剧作家笔下精妙的对白,重现了人艺历史剧独有的韵味。为了让观众听得清楚剧中半文半白的语言,主创们在台词上下了不小功夫。“剧中的诗不是要朗诵,而是要像说话一样,用诗去对话交流。”冯远征说,在吃透理解的基础上,要力争把这部戏独特的古典韵味和韵律传递给观众。作为杜甫的扮演者,冯远征以充沛激情演绎的大段独白极具感染力:“要举重若轻”让每一句台词深入人心。强调停顿、留白,不追求熟能生巧的流畅,而是更追求合理的心理依据,“演好一个真实的人。”
浪漫唯美,营造浪漫写意空间
作为一部历史剧,《杜甫》的舞台古典大气、唯美浪漫。写意的线条,金属感十足的架构,漫天飞舞的“神火幽花”,营造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空间感,有一种人在画中走、诗中游的意境。“形式上要赏心悦目,”冯远征介绍称,舞美上实现创新,作品呈现上也打破常规,在剧中采用梦中梦的形式,用一段梦境实现多时空交汇,杜甫、苏涣、李白、高适、严武得以“相会”,古代文学史的诸名士齐聚一堂,直抒胸中块垒,明辨是非曲直,引领台下观众神游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此次演出将贯穿十一黄金周,陪伴观众从戏剧舞台上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民族精神财富。
《杜甫》
演出时间:
2022年9月23日——10月9日(周一休息)晚7:30
演出地点:
首都剧场
剧情简介:
唐玄宗天宝年间,杜甫与诗友李白、高适同游汴梁,正在单父台斗诗游乐之际,安史之乱突起,惊破霓裳羽衣曲,也惊散了诗朋酒侣,李白寻归庐山,高适入哥舒幕,杜甫也奔赴长安。
数年后,杜甫仕途失意,携家眷走巴蜀,路遇成州小吏抓兵,讲理不得反遭奚落,遂转道投奔世交严武,又见其兵骄将悍,恐难相处,悄然折向成都,在浣花溪畔盖个草堂,以为栖身之所。
得知杜甫境况,正在巴蜀一带任职的高适和严武先后造访草堂。高适推衣送食,严武更有过之,诚邀杜甫入幕,又举荐杜甫为参谋,并工部员外郎。
杜甫满心高兴,入了严武幕府。不多久,二人却因政见不合,个性相悖,爆发龃龉,怒目相向以至不欢而散。
退居草堂的杜甫,心情抑郁,新朋苏涣来访,为他剖析冲突的根由,杜甫内心折服。时值秋令,狂风大作,茅屋为秋风所破。诗人虽为风雨所苦,犹然发出生命的强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由此出走湖湘。天阙换过几朝皇帝,杜甫在梦幻中遇见苏涣、当年诗友李白高适,挚友严武,十年离乱,沧桑变幻,物是人非……杜甫表示,蓝天白云才是鸟的故乡。
江湖暴涨,杜甫死于江浒,唯有他的诗歌永远回响在辽阔的中华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转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来源: 北京文艺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