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4 06:10:06来源:法律常识
荣誉的背后,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一夜成功,而是一名公诉人“十年磨一剑”的热爱与坚守。
2007年高考结束后,从小爱好TVB律政剧,憧憬着像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一样在法庭上持法律之剑匡扶正义,罗韵在高考志愿的每一栏里都填上了法律专业。
2007年9月,罗韵进入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开始了四年的法学本科学习。在兼容并进的大学里,各种观点、理论激辩碰撞,罗韵一边吸收各种知识,一边也探寻着自己心中“正义”的模样。在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法律学院“优秀团员”称号、“优秀志愿者”称号的同时,罗韵也在华东政法大学党校第三十五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以“优秀学员”的身份顺利结业,于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前夕,时任法律学院党委副书记的黄长根教授召集学生党员开展走出“象牙塔”前的最后一次座谈会。有一位同学提问:“为什么有时候做好人会吃亏,而做坏人反而得益?”黄长根教授回答:“做一个好人似乎会吃眼前亏,但从长远来看,只有当一个好人才是真正受益的。”
走上检察工作岗位后,面对纷繁复杂的案情、形形色色的当事人,这番话仍时常在罗韵的心中回响。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更要建设一个由法律来保障做好人不吃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成为了罗韵心中朴素的“正义”。
入职的第二年,罗韵就深深地尝到了挫败感。当时还是一名稚嫩的书记员的罗韵,在向一起因证据不足存疑不起诉案件的被害人送达不起诉决定时,面对流泪质问“那谁来保护我”的被害人,只能手足无措地沉默。
同年,罗韵与同事周汉峰一起,将心中的“愤懑”转化为了题为《试论新形势下惩治非法放贷、暴力讨债若干问题》的论文。当年在回家路上哭了一路,用业余时间奋笔疾书的罗韵,还没能想象到,10年之后已经成为检察官的两人,为指控以高利放贷、暴力讨债为敛财手段的黑恶势力犯罪站在公诉席上的模样。
从一名公诉科内勤、书记员到检察官助理、再到成为检察官,十一年的公诉人之路,处处留下了将“不甘心”转化为前进动力的踏石留痕的足迹。
为了分清某起寻衅滋事案件中十余名犯罪嫌疑人各自的地位作用,罗韵把三个不同角度灯光昏暗人员混杂的酒吧内场监控视频来来回回看了无数遍。为了辨明盗窃与侵占的界限,罗韵总结了数十篇论文和案例的观点,缠着刑检部门的同事研讨“占有人”和“占有辅助人”的概念。为了实现情理法的统一,罗韵努力克服内心恐惧,反复观看某起遗弃案的被害人生前在公安机关的执法记录仪里留下的最后影像,逐字记录下被害人留下的最后控诉,并与同事们实地勘察了被害人生前居住的危房和被遗弃的山坡。
为了进一步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早已放弃学术研究道路的罗韵,又重返校园,在职攻读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取得了法律硕士学位。
作为自治区检察院“八桂未检护航宣讲团”成员,梧州市第三小学的法治副校长,罗韵在办案的同时,也承担着法治进校园、法治巡讲的工作。无论办案工作多忙,在法治课堂上,罗韵都始终坚持不拿现成的课件生搬照念。无论是传统的防性侵、防学生欺凌主题还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两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宣传,罗韵都以白居易作诗“老妪能解”的标准要求自己,反复琢磨和推敲如何以让每一个听众都能听懂的大白话和事例,去向未成年人传递法律规定背后公平正义的内涵。
罗韵的法治课以生动的内容、透彻的说理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深受师生的欢迎,在播撒法治精神的种子的同时,也为罗韵在高手如云的十佳公诉人竞赛论辩项目中杀出重围埋下了根基。
罗韵深知,十佳公诉人竞赛不仅仅是个人赛,离不开检察队伍的支持。第一次参加全区十佳公诉人竞赛的罗韵有点缺乏自信,但身边的领导、同事一声声“我相信你”的鼓励,助力着她顺利完成比赛。而在比赛结束之后,来自比自己年轻的检察同仁“向你学习”的由衷祝贺又让罗韵无比地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