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区债务律师找哪家,南汇区债务律师找哪家合作

时间:2022-11-16 14:45:12来源:法律常识

上海与咖啡:过去、今天和未来交织的韵律上海与咖啡:过去、今天和未来交织的韵律上海与咖啡:过去、今天和未来交织的韵律上海与咖啡:过去、今天和未来交织的韵律

《上海咖啡:历史与风景》

■唐之饴

据报道,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的咖啡店达到7857家,超过伦敦、纽约、巴黎,跃居全球之首。据说,目前上海居民人均每年喝咖啡20杯以上,年消费量比北京、广州、深圳的总和还多。可以说,咖啡早已融入了海派文化的基因。

破圈层:咖啡“征服”市民

咖啡当然是舶来品。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编纂《英华字典》时首度用“咖啡”翻译“coffee”。考虑到马礼逊曾于广州学习汉语,有学者推测,他是根据粤语音译的。1833年,另一位传教士郭实腊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也出现了“咖啡”一词。无独有偶,这份中国境内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同样出版于广州。

不过,没有迹象表明咖啡通过广州传入中国腹地,也没有记录显示当时有中国人喝咖啡。想来,咖啡应该是洋商随身携带满足自身刚需的。由于清政府将洋商局限在广州进行贸易,且严格限制其活动,规定他们只能同官商打交道,因此,洋商对咖啡的钟情不大可能突破圈层对普通中国人产生影响。

咖啡真正进入中国还是通过上海这个桥头堡,时为19世纪中叶。当时的上海滩华洋杂处,有利于外来事物弥散到社会各个阶层。咖啡也不例外。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祖恩在新著《上海咖啡:历史与风景》中考证,上海最早的咖啡馆由西人开设,顾客多为西方侨民。此后,华人开的番菜馆(西餐厅)将咖啡作为餐后饮品,据说食客只要喝上几口,油腻的煨鸽子、煎牛排就都消化了,堪称消食佳品。不过那时候咖啡不叫咖啡,而叫“珈琲”,除此之外,还有“高馡”“磕肥”“加非”等叫法,可谓众译纷纭。

名称的淘洗过程也是咖啡从市民偶一尝鲜的“海外奇珍”,逐渐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街头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尖,今四川北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都呈现出咖啡馆林立的景象。而咖啡馆主要的目标客户就是新兴市民阶层,包括商人、公司白领、作家、记者、戏剧家、律师等。

事实上,“去咖啡馆”之所以蔚然成风,和市民阶层强烈的内在需求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的聚会场所,无论茶馆抑或酒馆,如同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总是充斥着喧哗与骚动。市民阶层希望拥有相对私密的空间,或独酌,或聊天,咖啡馆恰好满足了这种愿望。幽暗的室内光线、自成一方天地的火车座、舒缓的钢琴伴奏,当然还有袅袅升起的咖啡香,共同营造出一个与市民趣味相匹配,并能供其进行社交活动的场域。由此可知,咖啡文化在上海的生成与市民阶层的发展基本同步。而在近代中国,上海是市民阶层孕育最早、发育最好的城市。

据《上海咖啡:历史与风景》介绍,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上海的一些咖啡馆日益“摊头化”:不仅卖咖啡和西点,还搭售扬州点心、排骨年糕、鱼生肉粥等摊头小吃。在我看来,这一方面是咖啡馆扩大客源的营销手段,另一方面也说明咖啡已渗透市民的日常生活,喝咖啡不再那么讲究。抗战胜利后,咖啡摊犹如今日奶茶店,遍布街巷。这些摊头虽然设备简陋,但胜在现煮现卖、方便快捷。人力车夫跑累了停下来买一杯,几口饮尽,喊声“爽气”。此情此景,与意大利人以极短时间喝完一小杯意式浓缩继续赶路,相映成趣。

连人力车夫都用咖啡解渴,“爱喝咖啡”成为上海人的标签,其来有自,可以说“咖啡征服上海市民”。

双重奏:情调与理性

这种“征服”不仅是生理层面的(如解渴、解乏),某种程度上也是精神层面的。毋庸讳言,咖啡初入中国是和西装、电灯、汽车一起被视作都市文明象征的。一个人不懂咖啡,自然会受到来自“都市”的嘲笑。《申报》登过一则段子,说某乡村教师误把芥末粉当成咖啡粉,请同事品尝,传为笑谈。名人亦不能幸免。老上海有谚:马崇仁喝咖啡,塞了牙啦。马崇仁乃京剧大师马连良之子,自己也是名角,只因在咖啡馆讨牙签,遭人调侃。

那么标准“都市人”怎么喝咖啡呢?陈祖恩教授几次提到的海派作家张若谷,即堪称样板。恰巧,孙莺所编《近代上海咖啡地图》和《咖啡文录》也收录了张若谷若干文章,让我得以拼凑出这位“咖啡馆铁粉”的大致样貌。

张若谷,上海南汇人,曾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回沪后任小报记者、主编,擅长散文随笔,小有名气。他给我的印象是:穿西装、戴礼帽,上衣左口袋永远装着一块白色方手帕,手里还拄着根司的克(拐杖),几乎整天泡咖啡馆,观察记录,大量文字涉及咖啡馆的风物。其人与其文皆稍显做作。例如,他骄傲于自己懂法语,曾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家咖啡馆,坚持用法语和只会说英语的俄国女招待交流,虽因此点错了咖啡,仍洋洋得意。

我一度不能理解张若谷的“凡尔赛”之举,后来琢磨,这其实是示范。张若谷向读者演示的不仅是怎样品咖啡、泡咖啡馆,更是如何从中获得乐趣。这是新兴市民阶层所需要的,今日流行的所谓小资情调,或许也发端于此。

但咖啡绝不是小资的专利,咖啡馆里也不全是张若谷。当年的上海咖啡馆不乏知识分子的身影,尤其是位于今四川北路、多伦路转角的公啡咖啡馆,由日本人经营,较为隐蔽,于是成了左翼人士的集散地,鲁迅、田汉、夏衍、郁达夫都是常客。“左联”开会也常设在此地。与之遥相呼应,原本开在霞飞路上的明星咖啡馆日后迁往台北,吸引了陈映真、白先勇、尉天骢等作家,他们相聚谈文学、谈理想。

在《黑金:咖啡秘史》一书中,怀尔德告诉我们,自1555年咖啡传入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便迅速传播,十年间开出600家咖啡馆。人们在这里分享信息,议论时事,辩难经典。无独有偶,18、19世纪的巴黎咖啡馆孕育了启蒙运动,当代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更是将咖啡馆、剧院、媒体,看作交流、平等对话的场域。当然,欧洲咖啡馆从不缺少张若谷之类人物,咖啡馆里向来上演着小资情调和公共理性的双重奏。

第三波:历史总是押韵的

说来有趣,哈贝马斯论述的18、19世纪欧洲咖啡馆和张若谷描绘的20世纪30年代上海咖啡馆,虽然相隔一两百年,从咖啡产业史的角度看却处于同一阶段——都以种植园生产为经济基础、以手冲为主要饮用方式。

据怀尔德所述,18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将咖啡树引入加勒比地区,凭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劳动人口,咖啡和蔗糖、烟草一样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巴西,那里有大面积的种植园、数以百万计的奴隶(逐渐转变成雇佣劳动力),咖啡产量急速攀升。20世纪初,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的90%来自咖啡业,顶峰时,巴西咖啡占据全球市场90%的份额。不难想见,当时巴黎、纽约、上海等地的咖啡馆,用的可能都是巴西咖啡豆。

那应该是未经烘焙的青咖啡豆,因为它能长时间存储,便于长途运输。相反,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只能保存数天,研磨则会让咖啡的细胞结构暴露于空气中,容易氧化,24小时后变味。所以当时的人如果想在家里喝咖啡,得先购买新近烘焙好的咖啡豆,然后研磨,冲泡,程序相当繁琐。像福楼拜、巴尔扎克这样一天能灌50杯咖啡的“狂魔”,家中绝对器具齐全且有专人伺候。普通人还是去街边店买现成的方便,意式浓缩和美式就是这么流行起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开始改变。二战中,为了让前线官兵喝到咖啡,美军采用新工艺,生产易于运输和冲泡的速溶咖啡,受到广泛欢迎。据统计,二战期间美军每人每年消费速溶咖啡1.4吨,按美军总兵力计,速溶咖啡年生产量超过1500万吨。战争结束后,大量美国速溶咖啡以低廉的价格涌向世界各大城市,人力车夫在上海街头豪饮咖啡的场景就出现于这一时期。

廉价且便捷,速溶咖啡短时间内便成为消费者宠儿。20世纪50年代末,速溶咖啡占据美国咖啡市场的三分之一,在欧洲也是高歌猛进,由此掀起了咖啡浪潮第一波。同时,速溶咖啡的标准化生产和规模效应有利于形成品牌,速溶咖啡巨头雀巢,就是在战后迎来高速发展的。标准化还让连锁成为可能,最典型的就是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咖啡连锁品牌。在全球化的推动下,雀巢和星巴克遍布世界,这被称为咖啡浪潮第二波,特点是品牌化和连锁化。

改革开放后咖啡文化重归上海滩,恰逢第二波浪潮汹涌,因此,像我这样的80后,对咖啡的认知是先被雀巢、后被星巴克塑造的。但不同的声音始终存在。怀尔德就是位“咖啡原教旨主义者”,他坚持认为速溶咖啡是“类咖啡饮品”,对其多用罗布斯塔豆而非品质更好的阿拉比卡豆,以及粗糙的加工工艺充满不屑,有类似想法的远不止怀尔德。

2002年以来渐成趋势的咖啡浪潮第三波,表明这种诉求十分强烈。精品咖啡注重咖啡豆的品质和风味,崇尚“新鲜烘焙、新鲜研磨、新鲜炮制”,某种程度上可视作向传统复归。不同的是,精品咖啡不依赖大种植园,而是直接与咖农合作,以避免价格倒挂,实现公平贸易。这再一次印证了马克·吐温的那句名言:历史绝不重复,但总是押韵。

合上书本,漫步在今天的上海街头,看着方兴未艾的精品咖啡,你有没有感受到这由过去、今天与未来交织而成的韵律?

来源:文汇报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