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找刑事官司律师介绍,法律援助 苏州

时间:2022-11-18 12:52:08来源:法律常识

本报记者 丁国锋

去年年初,江苏省苏州市昆山某大酒店因新冠肺炎疫情业务锐减,经营陷入了停滞状态。在宣布停止经营后,酒店108名员工走上了维权之路。

昆山市法律援助中心通过与信访局、人社部门对接机制,第一时间了解到了员工维权的需求,立即开启维权“绿色通道”。经过援助律师平彩堂的先行介入,在群体性维权发生3天后,所有员工同意回归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法律援助中心很快指派其代为诉讼。

该案经过劳动仲裁,裁决被申请人支付工资、餐费、洗涤费以及经济补偿金共计566万余元。经过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年8月全部兑现了仲裁裁决内容。

“律师为我们免费维权,让我们体会到法律援助对群众是真帮忙。”一位员工感叹道。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深入苏州采访了解到,类似许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借助法律援助渠道依法解决,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力维护了社会平安稳定。据统计,全市去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8万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所有设区市、县(市、区)覆盖人群均达到省定指标,接待解答群众咨询11.5万余人次;帮助受援人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2.8亿元。

试点负面清单制度

全面扩充受案范围

“3个儿子都不管我们老两口,不知道该住哪里!”

去年9月22日,一位89岁老人头戴军帽,颤颤巍巍地走进张家港市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陆琪见状,赶紧起身帮助老人在服务窗口前的椅子上坐下,仔细询问情况。

原来,老人是抗美援朝老兵,之前老夫妻俩一直跟着小儿子住。家里拆迁后经过三兄弟商量,两位老人及其名下的房产都安置在了二儿子这里,但因孩子上学急需用钱,其中一套房子被二儿子卖了,家庭纠纷也由此产生。在社区调委会多次调解下,老人的住处依然没有得到落实。

考虑到老人是一名老兵,陆律师很快为他们申请了法律援助并多次上门服务,办理民事诉状和委托手续。在律师和法官的有效沟通下,法院经过开庭最终以调解协议结案,老人搬到大儿子家居住,二儿子承担房子租金和相关费用。“多亏政府有法律援助这个保障,我们才能把事情理得清清楚楚,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老人走出法院的那一刻,含着热泪向陆律师连声道谢。

像这位老兵一样,虽然有退休金保障、家境尚可,但依然能获得法律援助的情形,在江苏各地并不鲜见。据张家港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琴介绍,《法律援助条例》和《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法律援助受案范围,除了刑事指派案件之外,常见的受案范围包括请求支付劳动报酬,请求赡养费、抚养费以及残疾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案件等9项事由,但实践中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救济的期盼。

2020年6月,基于张家港市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张家港市司法局成为司法部、江苏省司法厅首批“法律援助负面清单”制度试点之一,通过列出合同纠纷、海事海商纠纷、企业有关纠纷、保险票据信用证纠纷等28种“不予法律援助事项清单”,建立了“负面清单”,进而将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进行了全面扩充。

只要是不在“负面清单”里面的案件,仅需要对申请人的经济条件进行审查,凡是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都可以享受这项普惠制度。记者在张家港市法律援助中心采访看到,接待窗口里面悬挂着几十面老百姓自发送来的锦旗。

李琴介绍,试点一年多来,该市已经办理了310件法律援助案件,大量社会矛盾纠纷通过法律援助制度得到了妥善化解。

“这项制度有效解决了法律援助事项复杂、不易被群众理解、法援机构不易操作的问题,明确了法援工作的职责边界,目前已在苏州全市10个区、市(县级市)全面铺开。”苏州市司法局副局长杨军卫说。

案件总量逐年攀升

持续释放法治红利

“近年来,法律援助案件总量逐年攀升,与苏州法律援助机制创新的激励密不可分。”苏州市司法局局长王侃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苏州法律援助工作紧密结合苏州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持续不断释放着“法治红利”,在全国、全省率先推出了一批新举措。

其中包括,成立全国首个地级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在全国较早建立法律援助对象的经济困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国较早以最低工资标准申请法律援助、在全省率先设立劳动人事争议法援工作站、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工作等。

苏州市在江苏法律援助工作整体机制框架内深耕细作,不断挖掘和拓展法律援助覆盖范围的潜力。结合苏州市委、市政府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的要求,从2020年6月起,苏州在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事项的法律援助申请中,将免予经济状况审查范围由农民工拓展至所有困难人群。

同时,苏州市将免予经济状况审查范围,进一步扩展到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的受害方,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见义勇为、实施志愿服务的特殊群体,让他们不用再为了取得经济情况证明而来回奔走。

记者还了解到,苏州市司法局通过激活基层网络平台的活力,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所建立法律援助站、在全市2100多个村(社区)设立联络员,开展“代办法援”;通过将法律援助站点融入社会治理网格体系,向低保户、老年人、残疾人、特困职工等重点人群发放“便民联系卡”精准宣传法律援助政策,创新“网格法援”;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在法援中心和站点引入互联网无人律所、开发手机终端小程序等,构建“智慧法援”,有效推动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与法律援助平台的基层融合。

发挥律师专业优势

有效提升案件质量

高质量的法律援助工作,无疑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法律援助工作者队伍支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从2019年起,苏州市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参与数量比持续保持在98%,即每100个法律援助案件中就有98个是律师办理。

“近3年,名优律师承办数达到54%以上,广大律师已经成为法律援助工作主力军。”苏州市律师协会会长李浩江说,通过实施法律援助“名优工程”,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有效提升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水平。而在苏州律师群体的思想意识中,法律援助案件也已不再是“不起眼”的小案件,而是成为律师奉献、回馈社会的重要职业途径。

吴中区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张寅介绍了其2019年审理的一起涉黑案。“案件中有10个被告人申请了法律援助,对于法律援助律师来说,仅200多本卷宗的阅卷工作就很繁重。”张寅介绍,该案开庭用了5天时间,法律援助律师投入的精力和一般代理没有什么区别,“法援律师介入后,还可以全程监督刑事诉讼程序,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

如今,吴中区法律援助中心已经建立了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团、刑事法律援助专家库、法律援助专职律师团的3支队伍,共计71名律师。

据吴中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红介绍,法援中心指派律师后,在开庭过程中必须安排法援中心工作人员旁听庭审,进行评估打分。结案后还通过电话或者书面方式征求法官、陪审员的意见,督促律师尽责敬业,每年会对法律援助案件逐一质量评估,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张家港市司法局局长曹徐建议,完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监督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案卷检查、征询意见等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通过开发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小程序、建立法律援助服务对象数据库等方式、加强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等举措,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建立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保障力度。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