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5 13:55:36来源:法律常识
南京一家长“上门掌掴男童推倒老人”,引发舆论聚焦。多个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南京警方通报男子上门掌掴男童##警方回应男子上门掌掴男童##掌掴幼童男子家属疑似下跪求谅解#等话题阅读量分别达到2.3亿、1.6亿、1.3亿;人民网、工人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等权威媒体也纷纷介入报道、刊发评论。一起打人事件,引发海量舆情,其中涉及的情理法问题也成为了舆论热议的焦点。
事件时间线
11月9日 12:37
孩子被同学打伤 江苏一男子上门掌掴5岁幼儿
11月9日 17:52
南京警方通报:某医院聘用人员,已被刑拘
11月9日 18:36
被掌掴男童母亲发声:孩子外耳和面部挫伤,爷爷右腿骨折
11月10日 00:32
男子掌掴男童被刑拘 疑亲属下跪致歉
11月10日 11:45
人民网评:掌掴男童者打碎自己的前程
11月10日 16:01
南京掌掴男童男子家属:想和解
11月10日 16:19
南京玄武区检察院已介入男子上门掌掴幼童案
掌掴行为的情理之争
护犊之情或可理解。警方通报称,11月8日19时许,鲁某某因当天上午其儿子在幼儿园与同班男童争抢玩具时被对方戳破头皮,到对方家中讨要说法。在校园霸凌时有发生,而家长将孩子的身体健康视作天大之事的当下,鲁某某的护犊之情可理解。尤其是很多自家孩子遭遇过类似霸凌事件的家长,更是有共鸣,因而网络之上为鲁某某行为“叫好”的声音也存在。如有网民跟帖,“孩子把同学打的那么狠,确实需要管教”。人民网11月10日刊发的评论文章也称,“儿子头皮被戳破,鲁某某心疼不过,怒气冲冲讨说法,这是人之常情。”不过更多的声音认为,如此护犊不可取。自媒体“燕梳楼”称,“说打人者动手是因为心疼孩子情有可原的,更是其心可诛。你心疼你家孩子,便迎面一个巴掌把孩子打翻在地,人家孩子就不是孩子?”
动手打人有理变无理。本是自家孩子被打伤,上门讨要说法是据理力争,可冲动之下掌掴幼童推倒老人,一下子从占理变成了无理。人民网刊发评论《鲁某某愤怒的一巴掌,打掉了什么》,文章写到,鲁某某最大的失策在于,他动手打人了,且打的是一名男童。挥出一巴掌,看似出了一口气,但实际上也切断了自己的“后路”。这不是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是陷孩子于“不义”,也陷自己于极其被动的境地。这样一来,性质就变了。该事件的当事人身份也发生了逆转——鲁某某由占理者变成了理亏,他不仅遭受舆论批评,也将面临法律惩罚。显然,忍不住的鲁某某是鲁莽的。
是否构成犯罪成最大焦点
此案件中,鲁某某的行为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被掌掴男童的祖父持椅子与鲁某某发生冲突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成为了当前最大的焦点。
打人男子或涉嫌故意伤害。针对此案,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赛表示,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鲁某某很有可能要为自己冲动之下的打人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打人者实施的这种行为,首先是殴打了一个未成年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至少是治安拘留;随后的一个行为,可能构成对老者的伤害,如果伤情达到轻伤以上标准,可能就构成我们国家刑法意义上的故意伤害罪。”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良善认为,鲁某某构罪与否,取决于祖某某的伤情,而与男童被打一巴掌关系不大。如经鉴定祖某某伤情是轻微伤,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鲁某某进行行政处罚。如经鉴定祖某某伤情是轻伤或重伤,根据刑法以故意伤害罪追究鲁某某的刑事责任。
男童祖父是否正当防卫律师看法不一。赵良善认为,鲁某某到祖某某家后,先是击打男童面部,致男童仰面倒地,祖某某见状,担心男童再次受到伤害,对鲁某某的侵害行为予以制止,并持塑料椅、木椅与鲁某某发生肢体冲突,祖某某的行为可定性为正当防卫,并非双方互殴。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分析认为,男童祖父的行为不构成对鲁某不法行为的正当防卫。首先,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不法侵害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防卫行为是有意识的、针对侵害人实施的,且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该案件中,因为鲁某某对男童的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其危险不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所以祖父的行为不构成对鲁某某不法行为的正当防卫,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未遂。
舆论关注家长该如何处理孩子间的冲突
除了争论打人行为的对与错、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校园霸凌、孩子教育以及家长该如何处理孩子间的冲突也成为了舆论的关注点。
家长应理性处理孩子间的冲突。澎湃新闻援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观点,称上门殴打对方小孩的家长在认知逻辑上存在问题,这种处理方式只会使得事情更加恶化。“未成年人之间的冲突相对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但如果成年人直接介入事件,他的力度是超越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的。新京报评论文章《掌掴男童的这一巴掌,打丢的何止教养与尊严?》表示,当孩子间出现冲突时,家长首先应当倾听孩子的叙述。处于矛盾中的孩子,此时一般也非常迫切地需要倾诉,倾听不但能帮助孩子平静自己的心情,也使孩子的倾诉需要得到了释放,有时候,在倾诉时,孩子会自己理清思路,明白道理。澎湃新闻文章写到,保护孩子是家长的天职,更要教会孩子合理合法地保护自己,别把冲动当成正义,别把暴戾当成能力。光爱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爱。我们的孩子不仅需要我们的保护,还会看着我们如何保护他们。
正确区分孩子间的普通打闹和霸凌问题。澎湃新闻评论文章称,不能对校园霸凌、伤害,冷漠待之,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将任何孩子之间的打闹都上升到“你死我活”的校园暴力,动辄宣扬“以牙还牙”,也是一种暴戾。在高级教师李玲看来,这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家长如发现有校园霸凌现象,应该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由学校来处理。此次掌掴男童事件,被掌掴孩子之前是否存在霸凌行为,或也将是影响舆论走向的关键因素。
网暴掌掴者及其单位不可取。值得警惕的是,此事出现了网暴倾向。人民网评论文章称,对于网友来说,“围观”此事不能被情绪裹挟,不能被“小作文”所带偏,不能被“义愤”烧掉理性。应尽可能掌握事实,并尊重事实,在公共发言时也要尽可能地客观公正。荆楚网文章《男子上门掌掴男童,网暴难断家务事》也明确表示,“他只是一个犯了事的父亲,网暴他的单位、职业并不合适”。网暴必然难断家务事,带来的可能会是非理性情绪导致的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