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1 20:51:35来源:法律常识
来源:工人日报
修改快递重量骗运费近250万元
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快递公司员工叶伟杰、胡笑为非法牟利,通过高树明、君超、何光定制软件设备,加装到自己承包网点的称重系统中,使用该软件修改快递重量。
如此一来,这个网点称重的每一个快递件都会得到两个数据:一个是实际数据,用来向客户收取快递费;另一个却是经软件修改后所产生的虚假数据,会上传至快递公司的后台系统,用来缴纳中转费。而其中的差价便被叶、胡二人私吞,偷逃应支付的运费近250万元。
4月4日,记者从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青浦区检察院”)获悉,3月27日,该院以涉嫌诈骗罪对5人提起公诉。
青浦区检察院介绍,2021年1月,叶伟杰注册账号成为了某快递公司的二级承包商,并租了一间厂房开始经营快递的揽收和运输。不久后,胡笑和他一起合作,二人共同经营这一网点。
但没过多久,叶、胡二人认为这一行业赚钱实在太少太慢,恰好此时,经常来网点找他们做生意的高树明偶然间提出:“现在有一种可以‘偷重’的软件,比如一个3公斤以上的快递,用那软件操作就‘变成’了3公斤以下,你们可以少交一部分中转费,这部分钱就归自己所有,多划算。”
叶、胡二人遂委托高树明寻找谁可以做这种软件,同时承诺给他分成。高树明立刻应下,很快便找到君超、何光二人,在许诺支付一大笔报酬后,君、何二人立刻着手做了一款软件,可以改变快递件的实际称重数据。叶、胡立刻将这套软件装在自己门店的电子秤上。
一年多的时间里,二人“偷重”十几万单,叶伟杰以此方式骗取快递公司运费200万余元,胡笑骗取37万余元。
快递公司很快发现系统内数据问题,立刻向公安机关报案。经侦查,2022年3月9日,叶伟杰、高树明被抓获归案,胡笑于3月10日被抓获归案,君超、何光经警方电话通知后于2022年9月7日、8日自动投案自首。公安机关将本案移送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查,5名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诈骗数额分别为特别巨大及巨大,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之规定,检察机关遂依法对5人提起公诉。(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1.2元就能买到个人信息?
泄露源头或涉及多个环节
“抱歉,您的快递不慎丢失,我们将给您十倍理赔。”近日,广州一在校大学生刘贺突然接到一通自称是快递客服人员的来电。刘贺查询购物信息,发现自己确实有一个与对方描述一致的快递,于是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银行卡和验证码,最终被骗走5000元。
刘贺的遭遇并非个案。骗子是如何精确获取刘贺的网购信息的?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平台的用户信息在网上被公开售卖,一条仅需1.2元。
线上消费、快递收发、网站登录……用户个人信息在流向每一个终端的过程中,都有可能被窃取、贩卖,最终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对此,受访专家建议在加强技术监管的同时,逐步明晰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责任主体和应用规范,找到各环节负责用户信息监管的“第一责任人”。
网购信息被明码标价
可指定商品类型和下单时间
互联网的某些角落里,个人信息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记者潜入的一个名为“网购料子”的2万人网络黑灰产群中,每隔几天,就会有人发布“出料”信息。“料子”是网络地下交易的“黑话”,即各类用户个人信息。
3月13日,记者以买家身份从群内联系卖家小志,询问是否可以买到某电商平台的用户订单信息。“实时订单4元一条,本月内下单的1.5元一条。”小志称,他还出售多家知名电商平台的“料子”。购买者不仅可以指定平台,还可以选择商品类型和用户下单时间等。
“2000条以上,算你每条1.2元。”为了证明自己“真实有料”,小志给记者发来了一个名为“某某(平台名)美妆”的文件用于“测试”。记者注意到,文件中有100条订单信息,包括品名、单价、数量、运单号、收货人、手机号码、地址、发货时间等,一些地址甚至详细至门牌号。
除了电商订单,在该社交平台的其他群组中,招聘、婚恋交友、小额贷款、酒店出行、在线教育等平台的用户个人信息也被公开出售。
记者接触到的只是庞大的个人信息买卖黑灰产市场的“冰山一角”。据国内知名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集团监测的数据显示,仅去年1月到10月,就有超过950亿条的中国境内机构数据在海外被非法交易,其中60%是公民个人信息。
这些用户个人信息最终会流向何处?记者调查发现,经过层层转卖,这些数据往往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用于非法营销甚至诈骗。
泄露环节多
溯源追查困难重重
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在哪个环节“丢失”的?记者向小志问起数据来源时,对方表现得非常谨慎,并未直接回复。有业内人士总结,网络平台出现的信息泄露,来源主要为供应链泄露、内鬼泄露和黑客攻击。
供应链环节中,快递物流行业的信息泄露乱象常见诸报端。3月15日,公安部公布的8起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典型案例中,江苏公安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勾结快递公司员工,通过在公司内部电脑安装木马程序等方式,窃取物流寄递信息。去年,广州警方也在侦查中发现,个别快递企业“内鬼”直接通过偷拍等方式非法获取快递面单信息。
物流环节之外,平台技术漏洞也是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电商平台为例,漏洞可能出现在平台和商家之间的环节。”李云供职于某互联网公司,长期从事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在他看来,大型电商平台的防护体系相对成熟,通常不易被直接攻击。但平台内的商家为了提高运营效率,会使用第三方订单管理软件接入平台API端口。这些第三方软件的防护能力相对薄弱,较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国内数据安全服务商“威胁猎人”发布的《2022年数据资产泄露分析报告》中也提到,工具软件泄露已成为电商行业数据泄露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物流环节泄露和店铺运营“内鬼”泄露。
然而,即便明确了泄露源头,追查幕后黑手仍然困难重重。李云介绍,“料商”们手中的数据大多经过层层“清洗”,追查起来非常困难。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朋礼松表示,信息贩卖者通过境外社交软件或暗网进行交易,导致办案机关无法通过数据调取方式获取证据,通常只能通过对聊天软件中相关内容的截图来进行认定。“司法实践中,可能会存在证据链不完整等问题。”
明晰监管责任主体
推广隐私保护技术手段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规范,持续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以物流行业为例,国家邮政局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主要寄递企业自有渠道已基本实现“隐私面单”功能覆盖。
当前已有一些电商推出了“隐私号码保护”功能。记者随机使用几款软件后发现,并非所有平台都上线了这一功能,某知名电商平台客服明确表示,该功能只针对部分用户随机开放。
“隐私号码保护”为何没有全面普及?实践效果尚不理想可能是原因之一。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反映,因为使用隐私号码导致快递无法正常配送。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隐私号码保护”功能在外卖、网约车平台运用较为广泛,而在电商购物平台中,由于涉及售后等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相关技术和产品流程仍有待完善。
“对平台企业而言,新功能的开发和运维必然会产生相应成本。”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推广此类隐私保护功能不能仅凭企业自觉,相关部门应牵头制定相应技术标准,并督促全行业加快应用。
“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应更侧重事前预防,持续加强技术管控。”朱巍建议,法律层面需逐步明晰技术责任主体和应用规范,找到各环节负责用户信息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如进一步规范平台企业的数据采集处理行为,实现‘技术可留痕’,确保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查证、追责。”朱巍说。
朋礼松提醒,任何个人或单位,不论通过何种形式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均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而以技术手段突破平台或软件安全限制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还可能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系统数据罪或侵犯商业秘密罪。
普通消费者该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受访专家表示,用户在网上购物时,不要随意下载、注册来源不明的软件;定期清除相关个人信息;对不使用的软件尽快注销;如发现个人信息被侵犯,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发起维权。
快递小哥离职后,
竟用快递柜来干这事……
清晨
在上海浦东的某个快递柜前
一名男子戴着帽子
把一个沉甸甸的塑料袋
寄存到其中一格快递柜中
当天晚上
另一名男子前来取走袋子
不过
这可不是普通的送快递、取快递
而是一次“脏物”的交接……
塑料袋里装的
正是男子撬得的多个名牌车后视镜
汽车后视镜
能够反映车辆后方、侧方的情况
扩大了驾驶员的视野范围
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
有人却盯上了这些“眼睛”
近日,浦东塘桥派出所
陆续有十多位车主报案
自己车辆的后视镜片被人撬走了
有的被撬了左边,有的被撬了右边
普遍都成了"一只眼"
在调阅各案发现场的公共视频后,一名全身黑衣打扮的可疑男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只见该男子沿途一路寻找目标车辆,一旦瞄准目标便动手拆卸后视镜,拆完又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从花木地区一路偷到了塘桥地区。
而他下手的目标车辆,主要是宝马、奔驰、路虎、保时捷等豪车。
浦东公安分局塘桥派出所案件办理队民警 朱非凡:第一,汽车反光镜有防眩目的功能,第二,这些车子的市场保有量也比较大,他要确保赃物的销路。
本以为通过快递柜"隔空投送",不和销赃的“下家”接头,可以混淆视线,逃避警方追查。然而,民警很快获悉盗窃嫌疑人梁某的身份,并将其成功抓获。
浦东公安分局陆家嘴公安处刑事办案队副大队长王逍静:他以前是做过快递员的,然后他有这个权限能够申请取件码。然后他是把涉案的赃物放到取件柜里面,卖给他的收赃对象。差不多大概是两百多(元)一个,但是这些反光镜的市场价,包括车主真实需要维修的话,大概需要四五千,或者有的贵的话要到上万。
到案后,梁某交代,他原本是塘桥地区的一名快递员,离职后在网上结识了在上海做洗车工的霍某。由于梁某暂时没有收入,霍某便给他指出了一条"偷反光镜"的所谓赚钱路,还给他发了教学视频。
于是梁某网购作案工具后,来到自己熟悉的塘桥周边。一夜间拆了22个后视镜,但由于自己也是“现学”如何拆后视镜,因此有不少都被拆坏了,只有9个是完好的。
目前,犯罪嫌疑人梁某、霍某
因涉嫌盗窃
已被浦东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案件调查及追赃挽损工作
正在进行中
警方提醒各位司机朋友
尽量将车辆停放在
有人看管的停车场
或是有公共视频拍摄的地点
如不幸发生财物被盗
请及时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