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3 07:43:21来源:法律常识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太原市公安机关结合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按照太原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公安主责主业,推出了一批便民利民措施,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共出台便民利民措施203项,服务群众75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8万件,挽回经济损失22.12亿余元;持续开展“开门纳谏”活动,组织民(辅)警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单位,重点深入矛盾纠纷易发地、治安隐患集中地走访群众,累计救助群众1万人次。
团圆,让“爱”回家
“请帮帮我,我想找到家人。”去年5月份,一直在太原街头拾荒、摆地摊的云南籍女子袁某走进太原市公安局,要求采血寻亲。原来,21年前,5岁的袁某因父亲酗酒家暴离家出走,因年幼忘记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家庭地址,一直无法找到家人,一路流浪至太原杏花岭区。
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迅速行动,通过DNA比对,比中其父亲袁某华。2021年6月3日,该局警令部、刑侦支队和杏花岭分局民警共同护送袁某回原籍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与亲属认亲,并帮助其恢复户口。
跨越2000多公里,袁某终于回到了家乡,与家人拥抱在一起。“团圆”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张文宝一直在微信群里“刷新”着袁某回乡的过程,手机图片和视频里的袁某潸然泪下,手机另一端的张文宝也湿了眼眶:“小女孩回家了,‘爱’也回家了。”
2021年2月份,公安部部署开展“云剑-2021团圆”行动,太原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成立了包括刑侦支队、人口管理支队、督察支队在内的“团圆”行动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内容的“团圆”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找回本市失踪人员14名,其中包括9名失踪儿童;协助外省找回失踪人员4名,为8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张文宝的手头有一份“失踪被拐儿童明细表”,详细记录了失踪情况、失踪年限、是否立案、责任民警等信息。他告诉记者,参与行动的民警几乎每天都要细细翻看这份表格,想方设法寻找蛛丝马迹。“团圆”行动领导小组将全市历年来未破的4起拐卖儿童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全面展开破案攻坚;对全市27名失踪被拐儿童案全部建立一人一档,全部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准确完善27人档案信息,主动联系失踪被拐儿童的父母和家属,全面细致地收集、采集、提取、固定失踪被拐儿童在事发前使用过、穿着过、接触过,以及遗留的本人生物检材,全部录入“全国打拐DNA系统”进行了比对。人口支队牵头,组织全市各派出所和户籍民警,对历年来不明原因上户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全部进行血样采集,组织全市各级刑事技术人员深入救助站、福利院,对被救助人员进行了血样采集并全部入库比对。
同时,太原市公安局在全市设立11个免费采血点,及时采集疑似失踪被拐儿童、父母的血样;更好地运用科技力量助爱回家。2021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各分、县(局)利用市委政法委招聘的全员网格员,广泛宣传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坚定决心和力度,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参与“团圆”行动,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被拐卖妇女儿童的信息,检举揭发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线索。
户籍,让“住”无忧
太原小伙郑超群在国外留学,去年5月份,他的身份证不慎丢失,导致银行卡无法正常使用,急忙通过网络向太原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和派出所指导支队求助。
“在接到多起相同情况的求助后,我们进行了研究论证,迅速出台了相关政策。”该支队支队长韩燕告诉记者,对于国境外的中国留学生身份证丢失或期满,因疫情原因无法回国办理,经核实其具有中国国籍,可以委托直系亲属代办。目前共计办理身份证158个。
去年以来,人口管理和派出所指导支队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优化户政业务便民三项措施。针对集体户人员使用户口页不方便的问题,将本人户口页原件交给本人,同时将集体户首页复印件加盖公章交给本人;大中专在校学生可凭本人身份证,填写迁入申请表后直接办理迁户手续。
同时开通居住证办理“绿色通道”,对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符合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条件的流动人口首次在公安机关登记时,推出居住证办理绿色通道。目前全市所有户籍派出所均已开通此项业务,共办理居住证1.2万余个。
出台“落户新政”,对有意落户的任意人员,且具有固定居住条件,可凭个人申请、户口本、身份证和房屋手续将本人及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户口直接落户。如果固定住所不具备落户条件,可落户在该房屋所在地派出所社区集体户内。也就是说,只要实际居住地在太原,都可以落户,一定意义上属于“无门槛”落户。
2021年4月1日起,太原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户籍信息证明开具、出生登记、死亡注销、身份证首次申领(补领、换领已开通)4项业务“全省通办”。截至目前,办理户籍信息证明开具、出生登记、死亡注销业务1536件。2021年6月初,对户籍地为陕西、宁夏两省区,办理工作调动、大中专院校招生、大中专学生毕业、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户口迁移5个事项开展“跨省通办”。2021年10月8日,户口迁移跨省通办适用范围扩大至10个省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目前,全市办理跨省迁入业务28件。
另外,为解决成建制小区居民落户及人户分离问题,太原市出台新政,对于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统一建造(或团购)的成建制小区(楼栋)、政府(开发商)回迁安置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以及城中村改造后新建造的安置住房,有民政部门编制的街道门楼牌号、归属社区明确且居民已实际入住,居民持相关手续即可办理落户。
交管,让“行”通畅
停车难、高峰拥堵、办理业务排长队、重处罚轻教育……面对群众所关切的一系列出行难题,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研究制定了19项便民利民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针对重处罚轻教育的问题,开通交通违法教育热线,对违法停车行为进行现场教育,督促其改正违法行为;对25种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不处罚,对驾驶员进行温馨提示;对及时撤离现场的简易事故违法行为免于处罚。但对屡教不改、多次违法的一律予以处罚。目前,交通违法精准教育平台累计拨打教育电话14.4万余次,时长6.9万余分钟。同时,开通“0351-6939832”交通安全法律业务及交通违法咨询、投诉、复议热线,及时为群众答疑解难;依托122交通事故接警台,组建太原交警民意中心,优化民意“收集、转办、落实、反馈、考核”机制,构建专业化交通管理业务咨询服务平台,提升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据统计,支队民意中心累计接待、服务群众4.7万余人,通过热线电话为群众答疑解惑520余次。
针对办理业务排长队的问题,在市为民服务中心及各车管分所,投放“微车管所”自助服务设备,实现机动车、驾驶人和违法处理等3大类8项交管业务自助办理;升级、维修城区各大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终端”,为事故当事人自助打印简易事故认定书提供方便;建立“流动车管所”,定期深入单位、企业、社区,为群众提供交管业务“上门办”。截至目前,“流动车管所”深入山西大学、金刚里社区等地,上门办理交管业务380余笔。
针对停车难的问题,选择具备条件的支路、背街小巷等,科学施划停车泊位,缓解市区老旧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开展“五院五校”交通专项组织优化,着力解决10个最拥堵的医院、学校周边“停车难”问题;在全市公共厕所、小超市周边设置限时15分钟停车位,解决群众临时停车问题。自活动开展以来,设置2948个“限时停车泊位”。
围绕整治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全面完善64所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深入推进“零酒驾”街区建设,联合餐饮协会、代驾公司及社区物业建立反酒驾联盟,创建“零酒驾”社区90个、“零酒驾”企业90个;积极发挥救助基金和“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的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作用,协调社会救助基金,完成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伤者抢救费453笔,救助425人,垫付金额1626.5万元。
本报记者曹婷婷
(责编:candy、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