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3 22:16:41来源:法律常识
法制日报记者 张国强 韩宇
“我用这个小屋放杂物好久了,就得归我!”
“这是小区的公共用房,得归我们广大业主共用!”
今年4月,因为一个小区四五平方米小房子的归属问题,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富民社区居民孙先生等人和郑女士闹得不可开交。
双方互不相让,于是一起找到富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请求主持公道。站里派出调解员董秋梅,经过现场勘查、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郑女士服气地将房子腾出,供小区居民平时下棋、打牌使用。
让这起纠纷和平解决的,是沙河口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触角最末端——社区(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它们与街道和区级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中心)互成体系,总数达到100个。另外,在这些实体站点(中心)基础上,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先后建立,形成了覆盖区、街道、社区(村)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互动网络。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进沙河口区,探究其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细致脉络。
人财物向基层倾斜
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沙河口区春柳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电子触摸屏、执法记录仪、打印机、人脸指纹识别系统、标准桌椅等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接待来访者。
在不远处的春柳街道敦煌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值班律师郭奎元正在耐心解答一名居民的法律咨询。
记者问:“您咨询啥问题呢?”
咨询者李国勇笑着回答:“我想在网络上贷款,不知道有没有风险,可不可行,这不过来问问律师嘛。”
“在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初期,区委、区政府就定下工作基调:将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到基层,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沙河口区司法局局长贺滢锦告诉记者,为此,全区在物资、人才、技术等方面向基层倾斜,高标准建设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中心)。
早在2015年,沙河口区就制定出台了《区关于推进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16年,又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区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和重点推进的大项目。
2015年5月,辽宁省首家集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职能于一体的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沙河口区正式挂牌运行。随着充足的资金投入,全区9个街道、90个社区站点(中心)相继建设完成,基本实现了基层服务站点硬件建设的标准化、统一化。
此外,“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及时落地,实现了全区90个社区执业律师全面进驻值班。
郭奎元告诉记者,他在社区值班,既能帮助居民解答各类法律问题,还能获得区里给予的一定经济补助。
沙河口区司法局公证律师管理科科长刘波介绍:“我们在全省率先研发了‘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网络服务管理平台,律师每个月出勤率怎么样、做了哪些工作,一目了然,实现对法律顾问工作的无纸化管理考核和对法律顾问资源的整合共享。”
加强平台之间合作
在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互动网络建设的基础上,沙河口区司法局对辖区服务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加强平台间合作与交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向全社会辐射。
沙河口区司法局基层科科长李妍介绍说:“‘96685’区为民为企一体化服务平台,是沙河口区精心打造的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我们感觉运用好这个平台,大有文章可做。”
2017年7月,沙河口区司法局与该平台进行合作,在平台上设置了专门的公共法律服务号码,方便广大市民获取法律服务。
李妍举例说,只要有市民寻求法律帮助,平台工作人员就会帮其转到公共法律服务专号,工作人员记录好具体需求后形成工作单,派发给具体负责人员,涉及人民调解、公证、法律咨询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多方面,具体办理单位将及时反馈。
沙河口区司法局还与市场化运作的O2O法律服务平台——“律众在线”达成合作协议,打破传统地域限制,集合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将法律服务项目推广至互联网受众。
另外,通过与区精准帮扶管理平台建立动态信息交互,沙河口区司法局还积极参与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中,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参考,为困难群体提供精准法律帮扶。
优化配置社会力量
在强化基础建设、融通服务资源的同时,沙河口区司法局还注重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探索社会主体有效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模式和途径。
2018年年初,沙河口区一处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大型地块即将动迁,郭奎元等参与动迁户访谈,了解动迁户诉求,为区政府工作组的各项分析、论证、报告等出具法律意见,获得区政府高度认可。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的作用,引导法律服务从业人员主动介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建设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论证,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贺滢锦告诉记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他们还组织全区63家律师事务所、700余名律师分批次每周一、三、五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面对面免费法律咨询。
除了专业性律师团队,其他社会组织也被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在开展群众性普法、参与邻里纠纷调解、特殊人群帮教等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沙河口区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累计解决各类法律服务诉求154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520余件,进行法治宣传800余次,受惠人群达数万人,为397名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矫治137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