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19:12:23来源:法律常识
每天创投媒体报道的融资速报总能给创业的小伙伴们打一针强心剂,总觉得自己的项目也不错,这些项目都能拿到那么多融资,我怎么会拿不到?于是信心满满地去找投资,直到……碰壁归来。究竟各个轮次的融资对创业企业有怎样的要求?从种子轮到A、B、C、D等轮次背后都有哪些“套路”可循?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寻求种子轮融资的初创企业可能只是有一个好的想法以及对企业未来规划的蓝图,它的产品或服务只停留在概念或DEMO阶段,需要投入资金才能启动。
种子轮融资时,投资人最看重的是创业者和他的团队,因为这个阶段创业者的想法究竟是否可行、能不能被验证成功,都是未知数,也是各个投资轮次里风险系数最大的一环。所以这个阶段的天使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一般更倾向于投自己熟悉的人、朋友介绍的人,或者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咖、大牛。
当创业者并不为投资人所知时,这时关键还是看个人背景,如果创业者名校毕业,加分;如果创业者之前有过长期的BAT高管级别经验,加分;如果创业者是一个连续成功创业者,加分;而如果你是一名草根创业者,你几乎没有机会获得种子轮融资,“3F”是你唯一的选择,即Family(家人或亲戚)、Friend(朋友、同学、同事)、Fool(傻瓜)。
这个阶段的投资人一般个人色彩比较浓厚,投资过程中感性可能会多于理性,如果创业者的个人经历或者创业论调让他产生了共鸣,也就是俗话说的“投缘”,可能几十万的融资就到手了。所以创业者在找种子轮投资时,除了完善自己的创业想法和模式,还要对投资人的背景和偏好做个摸底,因为这些天使投资人所在意的基本上和他的个人经历和想要营造的投资标签相关,像投资人想了解你一样去了解投资人。
但正如睿鼎资本创始人李鑫所说,投融就像谈恋爱,我看好你喜欢你,愿意投钱给你,两情相悦自然最好,但有些创业者就像陷入魔障的单恋者,每日地送早餐请吃饭死缠烂打,总觉得投资人否定你不给你投资是还没看明白你、不懂你,李鑫建议,这种纠缠的创业者一般三次以内就够了,虽然确实有缠着缠着缠出感情最后投资了的案例,但超过三次可能就会被拉入黑名单了。
种子轮融资可以说是决定了初创企业的生死,所以很多创业者为了拿到种子轮融资不惜大块割肉,让出了不少股份。但可飞猪建议,种子轮不要出让太多股份,因为日后的融资之路还很漫长,如果股权结构不合理,接下来的融资可能就玩不下去了。
走入天使轮的创业企业,一般已经有一个较高逼格的核心团队,建立了较可信的商业模式,产品初具雏形,有的甚至积累了一些种子用户,取得了一部分可以证明其商业模式的用户数据。
这个阶段投资人仍然更重视创始人及团队的资历背景。高学历或者BAT背景创业者的融资成功率更高,当然也会有人看好被低估的草根连续创业者。不过天使轮跟种子轮最大的区别是,投资人对赛道的重视度会有所提升,创业者除了要了解投资人的个人经历和标签外,还要关注投资人的投资组合,你的产品或服务所在的细分领域与投资人之前投资的案例契合度越高、联动性越强,能拿到融资的几率也就越高。
天使投资一般会比较倾向于广撒网、产业链布局,比如黄飞红创投CEO周庆锋同时投资了同一个创业者三次,只因为他创立的三个品牌都是围绕一条产业链展开。投资对天使投资人来说眼光很具前瞻性往往要时间来验证,更多时候他们的心态就像是赌博,投了这么多项目,总有些能跑出来的,如果是产业链上下游,还能相互带动其他项目发展。摸清了这条规律再去找天使轮融资,效率会提高不少。
天使轮拿到钱之后要做的一般是通过局部市场验证商业模式,项目前期不要害怕试错,如果商业模式没有被成功验证也不要灰心,市场上最后走到D轮甚至上市的企业,60%都跟最初天使轮的商业模式有出入,创业就是一个不断试错改错直到走通的过程,所以拿到天使轮的融资款后,你要做的是快速试错,小步快跑。
天使轮出让的股份通常在10%-20%之间,最多到30%,不能更多了。在融资过程中,企业估值是创业者和投资人谈判时最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在天使轮融资的时候,创业者不能为了追求过高的估值而去拿融资,如果你在天使轮融资时出现估值虚高,再到后续融资时,估值是很难降下来的,一旦后续轮次的融资估值低于天使轮,对你的天使投资人是一种伤害,对你本身企业的发展也是一种伤害。但若是以天使轮的虚高估值为基准,再去进行后续轮次的融资,无疑会给后边的融资增加难度,一味追随高估值可能会吓跑不少优秀的投资人或机构。
PreA轮是因资本寒冬而出现的概念,额度介于天使和A轮之间。这个阶段的创业企业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团队,各自的职能也开始逐渐细分,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善到进入A轮的程度,但已经经过初步验证,比天使轮的时候成熟了许多。
企业在A轮前的阶段被投资人称为创业死亡谷,90%以上的企业都在趟过这道坎准备登陆A轮时倒下了,所以Pre-A轮的出现,更像是创业行军途中的驿站,为企业提供补给,助力进入A轮,所以在准备这个轮次的融资时,创业者的融资心态要向A轮看齐,要让投资人看到你的决心、魄力和执行力。
这个阶段在选择投资人时要比种子轮和天使轮都要更加慎重,资金固然重要,但投资人本身的资源也不容忽视,比如追梦者基金创始人朱波,凭借自己的资源和人脉,短短数月就帮自己投资的项目完成了四次融资,所以你Pre-A轮的投资人,极有可能是你在找A轮融资时的得力助手。
Pre-A轮出让的股份跟天使轮差不多,建议在5%-15%左右,如果有投资人要求更多的股份,除非你的项目确实十分出彩,否则哪怕是天文数字,不然宁可日子过的紧一点,也千万别同意。
到A轮的创业企业通常较完善的产品已经上线,公司业务顺利运营,拥有一定数量的核心用户。虽然这一阶段的企业很可能无法做到收支平衡,但是其盈利模式清晰完整,可以通过较丰富的用户数据验证,在其领域内也已拥有领先地位或口碑。
这一轮融资的目的主要是迅速扩张,复制成功模式。所以创业者需要做的是跟投资人一起畅想未来,这个阶段投资人更关注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和公司业务的市场前景。
执行力决定了你会跑得比竞争对手快,迅速抢占目标市场;市场前景决定了你会跑得比其他创业者跑的远,会给投资人带来比较乐观的投资回报。所以在这时候创业者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大局观,不能再以个体户的心态来创业,比如你说将来想做好做精一家餐厅,投资人是不会去投的,但如果你说你将来想打造一个餐饮连锁品牌,投资人可能就会感兴趣,毕竟这比一家餐厅更有想象空间。
此外在这一轮次,创业者需要对尽调保持敬畏,与天使轮时的尽调不同,A轮的尽调会更加全面和严谨,这个过程当中投资机构的尽调团队会想要尽可能多维度了解目标企业的实力、潜力和存在的问题,一般尽调会涉及市场空间和趋势、财务、业务、员工、薪酬、知识产权、企业制度、合法合规性、风险、竞争对手等方面。
对于尽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创业者在前期和投资人谈判时要保持真诚,不然等尽调团队查出与前期谈判不匹配的信息和数据,创业者的诚信在投资人心里会大打折扣,当然创业者在全力配合尽调的同时,也能通过尽职调查发现自身问题,这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提升企业实力,也为后续融资和上市做准备。
A轮融资出让的股份通常在10-20%左右,创业者可以根据前面几个轮次的出让股份比做适当调整。
这一阶段的创业企业已经通过上轮融资获得快速发展,应用场景和覆盖人群已经很明确,在行业或领域内已经形成一定优势,商业模式已经被证明没有问题,甚至已经开始盈利。但是可能需要进一步抢占市场、展开新业务、拓宽新领域,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因此需要更多资金。
这里需要划重点的是新业务和新领域,在最初切入的商业模式已经被成功验证后,创业需要做的是把创业蓝图画得更为广阔。因此这一阶段投资人更看重商业模式的应用场景和覆盖人群,创业者需要去考虑如何把商业模式的应用场景拓宽,以及为已有的用户群体提供更多的服务,增加用户留存时长,提高用户渗透率。
B轮融资的进行也常常意味着新VC、PE机构的加入,天使投资开始退出,创业者的资本运作能力开始被考验,这一阶段出让的股份通常在10%-15%之间。
这个阶段公司已经非常成熟,拥有很大的用户规模,具备了很强的盈利能力,且在行业内有很大的影响力,至少是行业内前三。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一般都是持续扩展市场,与主要竞争对手烧钱争夺市场),为上市作准备。
在这个阶段盈利能力很重要,但是如果你的市场占率够高,即使不盈利一样会被机构抢投。除了PE、VC之外,战略投资人也开始投资布局,比如腾讯系阿里系。一般来讲C轮是公司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主要作用是为了给上市定价,参考出让股份通常在10%-15%之间。
选择D轮及之后N轮融资的公司一般都是体量大、烧钱抢市场的超级型项目,如滴滴、饿了么、OFO、摩拜单车等。D轮、E轮融资时出让股份通常不超过10%。
本文来自可飞猪创投,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kefeiz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