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订单逾期率,为什么按时交货率是700

时间:2022-11-10 19:17:27来源:法律常识

在美国,某公司对供应商的目标是95%的按时交货率,100%在承诺日期五天内到齐。绝大部分供应商都能达到这个标准,但就有几个供应商,按时交付一直在70%左右徘徊。为什么不达标?套用托尔斯泰的话:不幸的人家各有不幸。但这些不幸后面,多多少少都会看到采购方的影子:有时候采购方是直接肇事者,更多时候则是推波助澜,至少是问题的一部分。

【案例】死猪不怕开水烫

该公司的惯例,如果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低于90%,供应商就得做根源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但对供应商A来说,这规定是规定,从来没见过任何改进措施,按时交货率一直是70%左右,甚至更低。如果是别的供应商,采购总监早已暴跳三尺,威胁更换供应商了。为什么供应商A就特殊呢?

原来两年前,公司迫使该供应商降价25%到30%。过程呢,很简单。一个刚出校门、毫无经验的供应商业务经理接手该供应商。新官上任三把火,好像不烧就没法证明自己的价值:她把该供应商的所有产品重新询价,结果一家韩国公司的报价低出40%左右。这下,在急于建功的心态驱动下,该业务经理向供应商A摊牌:要么降价,要么她就把生意给韩国的公司做。当时美国整个行业非常不景气,为了生存,供应商A被迫降价。

出于无知和贪婪,该业务经理强行得到25%到30%的降价。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供应商的利润率有多少个25%可降,还不说美国与韩国的成本根本没法比。供应商A无利可图,负担不起有资质的工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就更甭提了。于是质量、交货一日不如一日。因为无利可图,他们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屡次督促整改也如同耳边风。等公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为时过晚,一个好端端的供应商就这么给毁掉了。

表面上看,公司得到降价,一年能省几十万美元;但本质上,质量问题、交货问题却让一帮采购员、工程师疲于奔命,一年的成本有多少,有谁敢去计算?在硅谷,一个工程师的成本一年就动辄一二十万美元。

买卖双方的关系得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让供应商赔本的买卖绝对不是好买卖。羊毛出在羊身上,买方迟早都要付出代价。作为采购经理,也应该时刻考虑每项决策的长远影响。是的,作为一个采购额几亿、几十亿的大公司,对于一个年销售额几百万的小供应商,你总是有足够的力量来杀价。但杀价到供应商亏本经营的时候,也是采购经理失职的时候。采购经理对外代表公司,对内代表供应商,如何平衡双方的合理需求,确实有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中庸之道讲究平衡,经过几千年的实践验证,还是很有道理。

在供应商管理上,你不妨假定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或者说至少有一定的合理性。供应商在有的产品上看似赚了不少,但可能在别的产品上亏本,无非是你不知道或者不愿知道罢了,你不能简单地把它赚钱的拿去重新招标。在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监督机制相对完善的情况下,你得到的八成已经是最好的。新官上任时,不要期望能通过谈判降价拿到太多。如果你拿到了太多,别高兴太早,你八成是制造了更多的问题,因为你严重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几年前,一位朋友来硅谷读MBA。她讲了个笑话,说以前她在伟创力做物料经理时,供应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换了采购经理。这倒不是他们跟原来的采购经理有猫腻,而是因为采购经理新官上任,为了证明自己,几无例外,都是从砍价开始。几茬采购经理换过后,供应商也就什么也没得赚了。忘了在哪篇小说中看到的:有人问被黑社会控制着的小商贩,他们都不喜欢那些街道上的统治者;但问到是否愿意换个黑社会,答案一致是No——原来的虽然坏,但已经喂饱了(平衡已经建立);如果换个新的,又得从头喂起。

【案例】公司合并一团糟

这些年来,由于制造业转移到低成本区,美国很多供应商开工不足,入不敷出。这在硅谷一带尤其明显,因为网络经济、金融危机的打击相当严重,供应商频频关停并转。由此带来的供应绩效问题,动辄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直接影响采购方。

某公司的供应商B历来有两个分部。名义上说是一个公司,实际运作上是两个公司,自负盈亏,各有各的信息系统、生产系统和客户服务。为节省成本,供应商B决定合并两个分部,所有生产设备都归并到一个厂区。合并带来裁员,裁员就有混乱。熟悉产品、客户的员工走了,换上的是不熟悉的人。这还不是全部。影响更大的是两个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并不兼容,合并后有些订单就失去了踪迹,直到过期后采购方兴师问罪才发现,但已为时过晚。

该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一度降到20%左右。采购方费尽周折,才提高到70%左右,但系统、公司合并带来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公司与供应商B的高级管理层召开会议,要求对方更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介入,定期汇报订单执行情况,局面逐步得到巩固。几个月后,按时交货率达到95%的水平。

相信很多人有类似的经历。供应商的关、停、并、转不可避免,由此带来的混乱在所难免,特别是变动初期的阵痛。作为采购方,惊慌失措可以理解,寻找备选供应商也有必要。但是,是否动用备选方案则值得斟酌。生产、质量等内部客户不了解实情,看到供应商绩效大幅下滑,第一反应就是淘汰该供应商。但是,作为职业采购人,专业判断就很重要,要权衡淘汰与不淘汰的利弊。有些供应商的财务、运营基本面都很好,厂址合并是为更有效地服务客户;有些供应商出现财务危机,缩小经营规模是为了度过难关;有些供应商则是病入膏肓,合并设施是做最后一搏。对采购方而言,每种情况都没有简单划一的应对方案。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作为供应商的主要客户,你的一举一动都很重要,要么是帮助供应商度过难关,要么是推波助澜,让供应商万劫不复(也让自己深陷麻烦,至少一段时间)。

从选择供应商的角度而言,要尽量挑选规模相对大、从业时间长、财务更健康的供应商。当然,有时候由于技术、工艺等原因,选择供应商的余地小,那就只有积极管理,定期与供应商沟通,了解其经营状况。当其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或合并的时候,可适当增加库存,以应不测。在采购合同中可加上一些条款,例如对于关、停、并、转,应提前三个月或半年通知采购方;如果要破产,定制的模具和红线图纸[1]应该及时交还采购方,采购方应有权利把这些转给别的供应商等。如果涉及到采购方的知识产权,还可限制供应商不得与采购方的竞争对手合并等。

【案例】不统计就没法管理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就是if you don't measure, you don't know; if you don't know, you don'tmanage。大意是说,如果你不统计,你就不知道;如果你不知道,你就没法管理。简化之,就是you don't manage if you don't measure (如果你不统计,你就不在管理)。

按时交货率低的供应商,往往是因为没有人去积极管理。有些供应商甚至就根本不知道采购方的期望,因为采购方很少统计供应商的绩效,并告知供应商。其根源,要么是采购方太忙,每天疲于奔命地催货;要么是采购方缺乏管理的基本概念,不明白you don't manage if you don't measure的道理。

某公司有一个供应商C,地处美国东海岸,按时交货率一直在70%左右徘徊。新任的采购经理决心改变这一现状。现场访问中发现,该供应商的主要客户在航空业,节奏相对慢得多,对按时交货率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或者不像案例公司那样严格管理按时交货率。70%对该公司来说绝对不可忍受,但在供应商C看来却是“行业标准”。结果,出于无法忍受供应商C的表现,该公司的技术人员已经在大刀阔斧地开发新供应商,而供应商C呢还蒙在鼓里,认为自己的表现中规中矩。

一旦发现认识上的差距,供应商C就决心向新的标准迈进,制定的目标是100%按时交货。而在采购方这边,新任采购经理每周都查看该供应商的上周、滚动四周、滚动十三周的按时交货率。一有问题,就与供应商沟通。这样一段时间下来,习惯成自然,供应商C内部也养成了按时交货的习惯,其交货率一直在95%以上。采购方就自然没必要去开发新的供应商了。

这也让我想起一个同事。该同事管理几十个机械加工件供应商。他设计了一个系统,每周向供应商发出上周的按时交货情况,敦促改进。现在很多公司定期通过电子商务公布供应商的交货、质量状况,但身为职业采购人,仍需要敦促供应商定期查看,与自己的统计对比。目的之一是让供应商知道,采购方在统计、管理这些指标,从而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效果也很显著,案例中的这个公司,采购额接近十亿美金,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逐年提升,达到96%了,进一步提升到97%,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最终客户的按时交货率。相应地,案例公司的整体库存在下降,资金周转率大幅提升,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很快做个小结。上面这三个案例,结果都很像,但原因不尽相同。采购的任务不只是讨价还价和下订单,采购更多的是管理供应商总体绩效。这也要求职业采购人有更高的资质,能够透过表面看实质。要知道,表面发烧,其实是得了炎症。用在供应商绩效管理上,不管是质量还是交付,再也恰当不过了。

作者:刘宝红 来源:供应链管理专栏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