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2 12:18:49来源:法律常识
随着暑假的来临,医美行业迎来了学生潮。
7月11日,更美APP市场副总裁王珺告诉新京报记者,“暑期高峰时期我们验证用户中学生的比例接近55%。这个数字在近几年一直呈递增趋势。”
颜值经济的崛起同样带来了医美行业的发展。如5月2日在美上市的新氧,2016年至2018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8.68%、82.62%、85.08%,逐渐增高。而根据玻尿酸生产商爱美客的招股书,该公司一款玻尿酸产品在2016年的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98.23%。
不过,“黑医美”以及“医美套路贷”也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渐壮大,成为了医美行业欣欣向荣景象背后的隐患。
多家医美行业从业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分期消费冲动,较易成为不正规整形的受害者,需要注意。
毛利率超85%?医美行业上市潮涌
新京报记者查阅多份行业报告与白皮书发现,医美行业产业链一般被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主要是医疗器械、药品等生产商和供应商,上市公司复星医药、双鹭药业、冠昊生物、新华锦等均收购有这类医美资产。中游主要是大型医院、民营企业等医美机构,如新三板上市公司华韩整形、俏佳人,以及正在IPO的艺星医美等。下游则是客户,以及新氧与更美等连接医美机构与客户的美容整形电商平台。
根据WIND提供的数据,上述医美行业中上游上市公司去年年报主营构成项目毛利率除新华锦为31.27%外,其余公司毛利率在50%以上,其中毛利率最高的是双鹭药业77.5%。
不过,上述上市公司中有不少仅购置有医美资产,而在较为知名的医美行业公司中,已上市或有上市计划的有新氧与艺星医美。
新氧的招股书显示,近三年来其业绩逐年增长。2016年,新氧实现营业收入4909万元,这其中有2922.1万元来自预订服务,1986.9万元来自信息服务;到了2017年新氧营业收入飙升至2.59亿元,其中1.15亿元来自预订服务,而信息服务则以1.43亿元实现反超。2018年,新氧的营业收入进一步上升至6.17亿元,其中2.02亿元来自预订服务,信息服务营收达到4.15亿元,是前者的2倍。
2016年,新氧仍然处于净亏损8103.6万元的状态,不过到了2017年公司就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720.2万元,2018年实现净利润5508.3万元。该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8.68%、82.62%、85.08%,逐渐增高。
而在整容医院层面,2018年6月15日,艺星医美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招股书披露,该公司营业收入由2015年的4.05亿元增至2016年的7.23亿元,到了2017年增至10.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0%;净利润由2015年的1300万元增至2016年的4920万元,再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1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6%;2015年至2017年公司毛利率均超过50%,高于同行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艺星医美的董事长陈国兴,副董事长、总裁陈国雄出身自“莆田系四大家族”之一的陈氏家族,若顺利成行,艺星医美将成为莆田系第一家整容业务上市平台。
刷单、P图?医美机构存虚假买家秀
但在业绩亮眼的背后,新氧也存在一定的隐忧,如根据腾讯新闻报道,新氧曾在2015年7月起进行了持续逾一年的刷单行为,希望和医院“一起把数字弄好看一点”;新氧的员工一再向医院承诺,刷单的数十万金额,都可以在次日退还给医院;新氧会在网上盗取整形效果好的用户前后对比图,然后伪装成自己的案例上传并展示在首页或者置顶在社区。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氧的核心资产之一就是用户在其平台上撰写的整形体验,但根据新京报记者2018年12月的调查,有入驻该平台的医美机构以五元一张的价格收购用户照片,“我们采购到一张未脱毛的腋下照片,那么我们的美工将会用软件为其‘人工脱毛’,然后做成前后对比图,用于新氧平台上的买家秀”。
新氧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该公司的调查小组对涉事医院进行调查。若情况属实,将对该医院进行下架处理。今后,新氧将在有虚假嫌疑的案例上面添加标签。此外,新氧将优化照片筛选机制,新氧后续还可能会添加面部动作审核机制,多措并举,以保证案例的真实性。
事实上,此类“虚假买家秀”在许多医美机构“流行”。7月12日,新京报记者以“整形”为关键词在OpenLaw裁判文书检索网检索发现,仅2019年,就有675个关于整形的裁判文书,其中有相当部分裁判文书与医美机构的肖像权纠纷有关。
医美“套路贷”横行
当医美行业快速发展时,医美“套路贷”与“黑医美”也在横行。
“我大三时进行了分期整形,最终贷款越滚越大,本息翻了两倍,很自责。”去年大学毕业的小橙曾向新京报记者求助,“2016年,我因为自卑一时冲动去做了整形手术,分期了12000元,当时已经确定实习了,一个月3000元的工资。本来以为一年以内就可以还完的,但没想到实习拿的工资减掉日常开销还不够分期。”小橙说。
没敢告诉父母的小橙只能“以贷养贷”。“债务压垮学业,最后压垮了我自己。” 2017年12月,在9家借款平台上借款以贷养贷的小橙,债务压力最终积累到了33000元,最后只好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
新京报记者发现,相对于明确存在整容需求,奈何资金不够的“求美者”,有不少整形者是被求职等条件诱惑至医院进行了医美分期。
根据“1818黄金眼”2018年7月播出的节目,高中毕业的小吴在58同城上找工作时遇到了一个自称招聘模特,并提供“一天3000元”工资的老板。但对方表示小吴形象不行,“需要整容”,并授意小吴使用医美分期APP“易美健”先进行贷款再整形。但贷款整形之后,对方却并未提供工作机会,“打电话过去他说你现在变漂亮了,自己找工作。但实际上我对这次整形效果并不满意,工作也没找到。”
对此,有不愿具名的金融贷款行业从业者表示,这种情况可能是遇到了医美“套路贷”,“在各类消费金融场景中,医美很吃香,有分期平台的人员会长期驻扎在整形医院提供贷款服务,这之中可能会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据我所知有的贷款平台只看身份证和芝麻信用分就能批款,而不看还款人的真实还款能力,甚至诱导贷款。最近,监管部门对医美分期行业抓得也很紧。”
监管趋严 不合规行为渐少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套路贷”的定义,也强调对于“套路贷”行为要从重处罚。
新京报记者发现,随着监管趋严,此类不合规的行为正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2018年,记者曾暗访北京周边的数家整形医院,发现大多数整形医院都提供分期服务,但根据机构不同,贷款的金额也不相同。如整形机构新星靓一名咨询师表示其“与几家不同的贷款公司合作,若整形费用过高可以找两家贷款公司。但学生贷款不太容易,得尝试,信誉好一点的学生顶多贷款3万到4万”。
新氧副总裁王雅琴曾于2018年7月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新氧线上数据来看,学生群体本身会考核信审模型,但由于学生没有什么社保公积金,也没有固定资产去做抵押说明,一般情况下,学生走正规途径,很难拿到比较高的授信额度,“1万到2万元已经特别高了”。但她也表示,线下方面可能有医美分期或者小贷额度以不太正规的方式去放贷,“市场已经在做清理。”
7月12日,新京报记者以学生身份电话咨询了北京艺星医疗美容医院、北京伟力嘉美信医疗美容门诊部、北京清木医疗美容、北京美莱医疗美容医院、北京三仁医疗美容门诊部5家医美整形机构。
北京艺星医美表示,整容金额满3000元就可以分期,资金不够可以零首付,带上身份证、银行卡医院就可以帮忙在百度、陌陌贷、蚂蚁花呗等等贷款平台办理。清木医疗美容表示,医院有自己合作的贷款公司,但对于学生,必须满18岁,否则需要监护人签字才可以接单。北京美莱表示,可以推荐银行做分期,具体要和银行商量。而三仁医疗美容、伟力嘉美信医疗美容则直接表示“不提供分期”。
需要注意的是,采访中,上述整形医院均首推花呗分期等方式,并暗示记者“最好别找我们做分期”。相比去年同期的采访情况,整形机构对学生做医美分期谨慎了很多。
对此,亿欧金融发文称,医美分期是消费金融行业最难把控的场景之一,企业若想深耕此场景,一方面要做到业务合规,杜绝“暴力催收”、“高利率”等行为,撇清“套路贷”嫌疑;另一方面,要加强风控。医美分期的本质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质是对于风险的控制,只有企业对风控严加把关才能有效地控制欺诈所造成的高额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此平台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与前几年相比,整形逐渐低龄化,暑期高峰期时学生群体会占到70%。但是,整形手术不可盲目,要理性对待,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和医生。”7月12日,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院长郭树忠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 消费提醒
今年6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美容贷”的风险提示》。
不良“美容贷”贷款中介机构往往具备以下特征:
1、相关机构非常隐蔽。此类贷款多通过医托或熟人介绍,大多集中在写字楼、商场,未经预约无法进入机构内部,具有较大隐蔽性。此外,也存在部分正规机构涉险经营,以增值服务掩盖其“美容贷”实质。
2、虚假医疗项目。“医师”通过恶意夸大,对消费者进行过度医疗,甚至虚构消费项目,抬高消费价格。当医疗费用远大于消费者承担能力时,再诱骗其通过贷款中介机构进行贷款。
3、贷款门槛低。此类贷款办理手续往往仅需提供身份证、认证手机号及银行卡即可,通过专为医疗美容贷款打造的APP即时放款。贷款发放过程随意,存在较大金融风险隐患。
4、隐瞒实际出借方真实信息并逼迫借款人返还高额息费。这些贷款中介机构在替实际出借方收取利息的同时,还收取高额中介费用,并往往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轰炸式骚扰借款人以及其手机通讯录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