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逾期催收招聘,武汉被抓的催收公司

时间:2022-11-14 15:49:07来源:法律常识

“在中国的催收版图上,武汉和昆山、深圳、合肥、长沙、成都一样,是催收重镇。”一位武汉催收从业者表示。

有从业者估计,武汉有500家催收公司、10万催收人口。

2020年,在中国,武汉成为了因疫情受伤最重的城市。

而武汉的催收业,也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至暗时刻。

大量的催收公司倒闭,剩下的,在挣扎求生。

4月开始,疫情阴霾淡去,武汉催收开始复苏,大量新的人群进入催收行业。

目前,武汉已有90%的催收公司复工,业务量也恢复到疫情前的60%到70%。

在“重振武汉“的号召下,武汉催收业开始了重建与迭代……

01复苏

武汉的催收行业,从4月开始点滴复苏。

4月10日,距华南海鲜市场只有几公里的一家催收公司,复工了。

公司负责人李毅为走进办公室,发现桌子上积了一层灰。公司的一棵圣诞树上,还挂着年前抽奖的红包,它们也积了一层灰——这一天,距1月23日武汉封城,已经过去了整整79天。

他的公司,也基本停顿了79天。

杀毒灭菌的公司来了,全副武装,消毒液弥漫,整个画面,就像科幻片里的场景。

4月16日,催收员周建,拨通了复工后的第一个催收电话。

上一次他电话催收,还是1月22日,85天以前。

终于开始重启的武汉催收业,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就是人员流失。

过年之后,大量的催收员没有回来上班。

武汉一家催收公司的负责人方华算了一下,今年节后的人员流失率,是往年的两倍。

人员流失,主要是因为“家人不支持”。

武汉的催收人员,多来自湖北省内各地,武汉人并非主力。

“我们的员工里,有95%都不是武汉当地人。因为武汉是疫情重灾区,复工之后,很多员工的家长都反对他们返回武汉,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和有人‘复阳’的新闻出来后。”方华称。

各大武汉催收公司,开始了紧急招聘。

很快他们就发现,尽管流失率很高,但招新人并不算特别困难。

湖北是全国疫情最重的省份,很多流动人口担心出省就业会遭遇歧视,都选择在省内找工作。

而这,为催收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储备。

另一方面,很多被疫情重创的行业,也提供了劳动力,譬如线下教育、餐饮等行业。

催收行业的招聘,有“金三银四”之说:3、4月是招聘高峰。

这一次,因为疫情被压制的招聘高峰,到5月仍未停止。“应聘者人数增加了5%到10%。”方华说。

此外,因为在家隔离了很长时间,大家的工作意愿空前强烈。

五一之前,很多员工主动对李毅为表示,五一休息五天太长了,希望只休息两天,其他三天工作,“我们要把失去的业绩赶回来。”

5月3日到5日,李毅为的公司,有80%的员工主动去上班。

“一方面,他们有经济压力;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公司越来越好。”李毅为说,现在,大家有一种共渡难关的感觉。

到了5月,武汉的催收行业,渐渐从疫情之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90%的武汉催收公司都已复工。”李毅为称。

“我们的公司在光谷软件园,有三百多人,现在有两百多人都已到岗。”方华说。

多家催收公司表示,目前自己的业务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60%-70%。

武汉催收行业,已基本恢复如常。

02催收重镇

武汉,在催收行业的地位并不低。

业内人士称,中国有几个催收相对集中的地方,分别是:昆山、深圳、武汉、合肥、长沙、成都。

因此,武汉被称为中国的几大催收重镇之一。

据天眼查数据,武汉经营范围包括“催收”的企业为210家,其中汉南区最多,有140家。

天眼查显示的武汉经营范围含“催收”企业数

这还是最正规的营业范围,很多催收平台只要有三个“外包服务”就能够做,业内俗称“三包”。

因此,有从业者估计,武汉的催收从业者不下10万,实际运营的催收公司约有500家。它们中,大多数规模在100人左右,小的只有20-30人。

武汉能成为催收中心,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这里高校林立,大学生众多,每年光毕业生就有几十万,且人力成本低。

光是在武汉金融机构和催收公司聚集的光谷地区,就分布着多所高校。

“武汉的学生数量,让行业有了足够的人力资源储备。”武汉催收从业者王顺之表示。

其次,因为地理、生活成本优势和政府扶持等因素,很多互联网巨头和消金公司在武汉布局颇深。

比如说,招联金融、马上消金、兴业消金、中邮消金,在武汉都设有分部。

曾有媒体统计称,华为、小米、360、滴滴、今日头条等,在武汉设立了第二总部。

而阿里、京东在武汉也有不少布局,腾讯还要在武汉建数字产业总部。

第三,性格特点,让湖北人很适合做催收。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湖北人很聪明,语言风格彪悍又狡黠。湖北的催收员会刚柔并济地去和客户磨,同时和甲方进行有效沟通。”

方华表示,武汉催收员最擅长的,就是讲求话术技巧的中后端催收。

有催收员证实,武汉的催收团队,催回率确实比很多地方高些。

武汉催收业是如何兴起的?

早在2010年前后到2012年,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交通银行、银联商务,就在武汉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提供远端电话作业服务。

“这三个职场加起来,规模不下万人。”李毅为表示。

它们培养出了大量与催收相关的人才。这些人离职后,就开始自己创立公司。

在武汉的光谷金融港,陆续出现了一百多家小催收公司。它们中,少的五六人,多的六七十人,人员流动频繁。

接下来,武汉催收又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金融科技兴起了。

而武汉催收,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2017年,武汉新成立了大量的催收团队,相互之间经常挖角,行业上演着抢人大战。

“当时甚至有公司表示,你挖过来50个人,就让你当主管;你挖过来200个人,就给你当经理。”方华称。

薪酬也水涨船高。

过去3000到4000元的月薪,直接变成了8000元左右。后一个数字,高于武汉人均工资。

在这段野蛮生长的时期,市场鱼龙混杂。

“很多套路贷和714高炮,也在武汉设立了催收中心。”方华称。

高炮的佣金高达20%-30%,而银行信用卡、消金公司的佣金不过1%-2%,差距最高达到30倍。

高炮催收团队为了挖人,甚至直接开出翻倍的薪酬,当时市场一片血雨腥风。

这段疯狂的岁月,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2018年下半年开始,催收监管收紧,武汉有不少催收公司跑路。

2019年的“3·15”晚会,成为了催收行业的又一个节点。全国掀起了扫黑除恶浪潮,多家催收公司人员被抓,行业加速出清。

“到2019年6月之后,帮高炮催收的公司不见了。现在还活着的催收公司里,没有谁敢接高炮。”一位武汉催收从业者称。

余波未平,风浪又起。

新冠肺炎疫情来了。

“这一次的疫情,对武汉催收业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武汉催收从业者王顺之说。

2020年的2月到4月,武汉催收业被按下了暂停键。

许多催收公司倒闭。因为不知道武汉何时恢复正常,一家催收公司的负责人陈伟伟,果断关停了公司。

“继续开,只会继续亏。”

尽管前景迷茫,但让方华感动的,是金融机构并没有放弃武汉的催收业。

疫情期间,每个月底,都有甲方问他:“下个月你们会复工吗?如果复工,我们就要帮你们安排案件了。”

“疫情期间,武汉的催收业务确实有外流,但这是阶段性的。产能恢复之后,金融机构仍然把业务交给了我们。”方华说,“能为我们保留市场份额,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扶持。”

他把疫情期间收到的甲方信息,归纳为8个字:“共克时艰,未来可期。”

在更大范围内,国家伸出了援手。很多武汉的催收公司,享受到了疫情下国家为湖北小微企业提供的扶持政策。

“从2月到4月,我们负担的社保很少。”李毅为说。

疫情之后,逾期上升,催收行业从低迷中抬起头来,整个行业都迎来了一轮爆发。

03未来可期

疫情之后的武汉催收,正在重振。

除了武汉的催收团队基本复工之外,武汉周边地区也在被开发。

从2016年开始,武汉的催收业就在往周边下沉,300公里内的地级市都是下沉选项。

在这些地方,人力、房租成本更低。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还会有政策优惠。

李毅为算过一笔账:在同样产出的情况下,下沉后,场租可以节省50%以上,人力成本可以节省20%,总成本可以下降15%。

陈伟伟已经打算回宜昌发展。在那里,他们有自有的办公场地,成本更低。

“疫情之后,催收行业的下沉趋势会更加明显。”不良资产催收外包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晖表示,目前,很多三四线城市,都在希望打造金融服务外包基地。

另一方面,武汉催收行业的兼并正在加速。

5月8日这天,李毅为接待了两个武汉同行,他们的公司规模在30人左右。他们都希望与李毅为的公司合并,让自己公司成为其分支。

“据我所知,马上、微众、招联、京东等头部甲方,都在调整自己的催收外包名单。疫情之下,这个调整会加速,催收机构的业绩、规模和合规程度,将成为它们的重要考虑因素。”李毅为说。

活下来的催收公司,突然发现有接不完的单了。

有的公司已经在准备扩张。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盲目扩张。因为你现在的业务,是疫情期间累积的存量。”王晖表示。

在他看来,此前,政府的关注点被抗疫转移。但疫情过后,政府会和疫情前一样,继续对催收行业严监管。“对这个行业的合规要求,永远不会变。”

他认为,因为政府严监管、客户还款能力下降、金融机构减免息费等因素,今年下半年,催收行业的日子仍难言轻松。

“疫情对催收行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未来,只有合规、上规模的催收公司,才能存活。”他说。

经历了伤痛,武汉正在痊愈,中国正在复苏。

对方华来说,最深的感慨,就是“终于熬过来了”。

疫情期间,看到催收员工,看到金融机构,他会有一种感觉:“这一次,我们真的是在同一条船上。”

对此,他从来没有这样刻骨铭心。

*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来源:一本财经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