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贷花呗能逾期多久,2800万人在用的微粒贷对征信有何影响呢

时间:2022-11-14 17:29:24来源:法律常识

从上线两周年时公布的3600亿累计发放贷款总额,到2019年末的累计3.7万亿发放贷款总额,微粒贷正在成为消费金融领域一股强劲的力量。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前不久微粒贷因一场营销活动刷爆朋友圈,由于活动被叫停,这场活动并未能给微粒贷带来多少有效用户,即便如此,微粒贷累计用户数也已经超过2800万。


近日,微众银行披露2019年年报,年报显示,微众银行2019年实现净利润39.5亿元,此外财报透露,微粒贷累计放款额超3.7万亿元,放款总额仍在高速增长。


累计用户超2800万


微信上的借款产品,最重要的便是微粒贷,微粒贷不仅在微信产品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是微信开拓消费金融领域的关键砝码。

早在2015年5月,微粒贷就已上线,初期暂时植入在QQ钱包内,2015年9月,正式入驻微信钱包,自上线开始,微粒贷便采用白名单邀请制,用户无法主动申请开通,在这样的背景下,微粒贷累计用户依然超过了2800万。

从上线到2019年末,四年时间里,微粒贷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近600座城市的用户,发放贷款笔数超4.6亿笔,累计放款额超过3.7万亿元。「支付百科」经过推算得知,微粒贷平均每笔贷款数额超过8000元。

财报显示,微粒贷突破了2800万用户数,这足以看出目前微粒贷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处于不断优化测试产品降低使用门槛的微粒贷,一旦未来开通规则发生变化,用户如果可主动选择开通,微粒贷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从消费贷款体量上来看,微众银行已超过国内多家银行,而微粒贷作为微众银行旗下的代表性产品,如今已有包括北京银行、江西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等众多资金方。

经过多年的用户累积,微粒贷的用户数据、风控模型已经逐渐完善,依托手机QQ和微信两大流量平台,微粒贷完成了对许多消费借贷产品的弯道超车。

就目前微粒贷的累计放贷金额来看,市面上能与之匹配的互联网借贷产品就只有借呗了,蚂蚁借呗的累计放贷规模也早已在万亿级别。


2019年11月,微众银行还与持牌金融消费机构共同推出了一款叫“小鹅花钱”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一半资金可提现,一半资金可用于微信支付,从功能上看像是微信版的“花呗+借呗”。


微粒贷对征信有何影响


据「支付百科」了解,目前,微粒贷给用户的授信额度最高为30万元,依据个人综合情况而异,大多数用户都是几千的额度。


微粒贷称只有信用记录良好且受微众银行官方邀请的用户才能开通。换句话说就是,只有通过了微众银行风控的用户,才能看到申请入口。

随着腾讯微粒贷、蚂蚁借呗、苏宁任性贷等个人信用贷款的普及,央行征信系统也在今年1月份完成升级,并于1月19日正式开始提供二代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类似信用卡,微粒贷的放款方为银行,因此对用户的征信有较高的要求,微粒贷的贷款、还款、逾期等情况也会上传到央行征信系统。其实不仅是微粒贷,使用蚂蚁花呗同样会上征信。

上征信并不意味着用户的征信有不好的记录,即使我们办理使用信用卡,也会有相应的借贷、还款记录,只要按时还款,并不会因此产生逾期,也不会影响用户在其它银行的贷款。

曾有读者向「支付百科」表示,此前其曾在微粒贷上借了一笔钱,后因个人原因未能按时还款,在这之后又去申请了银行信用卡,所有资料填写完成后,最终却未能通过银行审核,而这主要是因为逾期还款造成的。

除银行系统之外,目前微粒贷、京东白条、蚂蚁借呗、苏宁任性付等常见产品都已经接入了征信系统,微粒贷在征信监管方面很严,每借一笔贷款都会上征信,若用户不能按时还款,将产生负面征信记录。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