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4 18:40:00来源:法律常识
8月11日,红旗连锁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参股的新网银行资产规模744.23亿元,营业收入16.26亿元。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均呈现较快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87%。目前,新网银行发展态势良好,资产质量稳定,各项工作处于良性增长通道,阶段性投入带来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发展态势良好 打开良性增长的空间
据悉,受益于业务功能不断完善,BC联动、三位一体数字金融能力矩阵逐步形成,新网银行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力投入金融惠企利民纾困行动,发挥数字信贷全在线、非接触的服务优势,加快、加大信贷投放,助力实现对新市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抗疫纾困重点群体的精准滴灌。
2022年,新网银行信贷投放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新网银行资产规模744.23亿元,营业收入16.26亿元,净利润2.56亿元。在经营规模增长的情况下,新网银行坚持审慎经营原则,按照较高标准计提准备,拨备覆盖率高于并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新网银行发展态势良好,资产质量稳定,各项工作处于良性增长通道,阶段性投入带来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新网银行牢牢紧扣小微金融服务“量增、面扩、质升、价降”目标,持续构建小微专业化经营模式,助力数字普惠金融触达到实体经济“毛细血管”。截至2022年6月末,新网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22亿元,较年初增速达54.4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网银行充分利用再贷款、转贷款、“两项工具”等小微金融政策红利,进一步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助力战疫情、稳经济、保就业。
金融服务新市民 “非接触”模式提供有效助力
2022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频发,主要服务于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接触性产业的新市民群体受到的影响颇为明显。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2022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政策频提要求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这不仅是为了解决新市民的“生活”问题,亦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更是为了“保底线”。从面向大众的普惠金融到精准的新市民金融服务,在疫情反复的当下更具有现实意义。“每一笔面向新市民的小额数字贷款的发放,往往意味着一个疫情防控的潜在的摩擦点、梗阻点的润滑和消除。”新网银行行长江海表示。
今年以来,新网银行坚持民生纾困和复工纾困双向发力,重点面向新市民这一关系战疫大局的基座群体纾困,通过“非接触”全线上金融服务,助力“有接触”的服务行业新市民抗疫。
6月1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时报和新华财经联合发布的《2022年涉疫地区新市民纾困金融服务(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便指出,全在线“非接触”金融服务具有特殊优势,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为疫情防控下的新市民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资金保障,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大局。
技术立行 依托智能风控实现精准纾困
小额碎片化的借贷需求,对于银行来说,就像是“在针尖上跳舞”,极其考验其对于数字科技的“微雕”功力。新市民在城镇居住时间较短、个体分散,面临着信用等级难识别、有效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如果按照传统风控模型,他们从银行借出资金的难度不小。
新网银行正进一步增强对征信微瑕或空白新市民客群的授信力度。《报告》显示,新网银行已为61万名征信白户授信额度,让更多的新市民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以经历两次防控的城市西安为例,新网银行2022年1月至4月贷款的征信白户数上升18%、放款笔数上升18%、放款金额上升80%。
成立5年以来,新网银行始终坚持“技术立行”,重视信息科技能力建设,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搭建了敏捷的信息科技系统和精准的在线实时风控体系,99.6%的贷款通过线上自动审批发放。依托数字科技,新网银行能够真正将突破时空限制的普惠金融变为逻辑可行、技术可行和经济可行。
通过“好人贷”、“好商贷”、“好企e贷”等系列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新网银行有效解决了新市民群体以“小额、高频、短融”为特征的信贷服务的可得性问题,为客户节省了准备申请资料、线下排队、等待贷款下发的时间成本,以及资金的冗余成本,提升了客户体验。
“一口锅撑起一个家、一个码承载一个事业,一份授信实现一个梦想”,新网银行将继续拓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半径,充分发挥主流金融服务补位者作用,为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新市民等群体提供“触手可得”有温度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