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20:02:10来源:法律常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妈妈网育儿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局长~用娘心调查育儿知识问题,为宝妈们拨开育儿道路上的迷雾,真相只有一个!一定要持续关注局长哦~
新年新气象,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将正式施行,关于民生、婚姻、人权、物权等息息相关的条例都有变化。
其中包括讨论热烈的“离婚冷静期”、“婚前财产”、“赡养子女”、“保障全职太太”的新规!
在崭新的一年里,一起来看看哪些非常重要的法律法规即将影响我们,又将在哪些范围内保护我们的权益。
《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
局长今天主要挑选了热度较高,同时也是大家关心《民法典》里的“婚姻家庭编”进行解读。
大家要用心听课,保护好自己自身权益。
01
30日离婚冷静期,真的来了!
《民法典》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申请撤回离婚登记。
同时,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30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放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有市民赶在2021新规实施前办理离婚手续)
新规解读:
设置“离婚冷静期”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夫妻因吵架矛盾等造成的冲动离婚。
如果有一方在这30日冷静期内放弃离婚撤销申请,那么这段婚姻就维持原样,离不成了。
那如果一方需要离婚,另一方不同意,怎么办?
如果其中一方认为婚姻已无法继续,可以在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法院判决双方正式离婚,那么就不受离婚冷静期的影响,判决立即生效。
不过相对于以往的“说离就离”,要通过诉讼离婚的路径明显比以前更耗时耗神。
法院会先对离婚申请进行调解,调解不成需要提供婚姻破裂的证据才准予离婚。
02
三种情况下
支持返还彩礼
彩礼一直是热门话题,也是婚姻中的“第一道关”。
有些地区仍然存在天价彩礼,甚至要砸锅卖铁才能凑够彩礼。
只要是以结婚为目的索要的彩礼,一般不予退还。
但根据2021实施的《民法典》新规,符合以下情况并查明属实,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彩礼返还: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新规解读:
离婚要退还彩礼,必须按照以上三种情况执行。
而除了彩礼,男女间在婚前产生的费用,也有明确指示。
比如男方和女方恋爱期间所花费的恋爱支出,是不属于彩礼范畴的,只能是赠送关系,不能要求女方返还。
如果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证,而此时感情出现危机要分手,那提出彩礼返还需按双方生活时间的长短、双方过错等来衡量彩礼返还金额。
另外,男方迎娶女方时所支付婚礼宴席等属于消费性价格,并没有金钱实物,也是不能返还的。
03
婚前父母帮买房
不属夫妻个人财产
买房艰难,很多小年轻都需要老一辈助助力才能在婚前准备新居。
但婚前父母出资买的帮买的房,婚后应该算谁的?
《民法典》对此发布相关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延续了现行婚姻法司法解释相关规定: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规定的原则处理。
新规解读:
这一条例不算新规,以往婚姻法里也有相关解释,但婚前财产依然是热度高居不下的话题。
通俗来讲,婚前已经属于个人既定的财产,婚后也不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
那如果买房后需要双方共同还贷,怎么算?
这里有两个原则,婚前取得的财产归个人,婚后取得的财产归双方。
也就是说,就算婚后另一方有一起还贷,在离婚时也不可以要求分房,只可以要求拿回自己已还贷的金额以及按比例应得的升值空间。
除非在购房前有约定赠予,否则不能拿走不属于自己的财产部分。
04
妻子终止妊娠
是否侵犯丈夫生育权
妻子没有经过商量,单方面终止怀孕,这算构成侵犯丈夫的生育权?
《民法典》明确指出: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新规解读:
在法律层面看,男女双方都享有生育权。
但女方是属于生育更主动的一方,生与不生、是否采取终止措施,终极决定权在女方手上,男方不能因为女方终止怀孕而以侵犯生育权进行赔偿,法院也不予支持的。
换句话说,男方无权强制要求女方生育。
如果夫妻双方对生与不生,是否终止妊娠等问题有根本分歧,沟通不成显然会影响感情。
因为这个问题感情破裂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的,法院调解不成,这也是判决离婚的一个理由。
05
未成年子女抚养
尊重8周岁以上子女意愿
离婚了,孩子跟谁?
这个话题很现实,在本次《民法典》中也有了新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新规解读:
孩子2岁内(含哺乳期)的抚养权,一般是随母亲生活。
除非有特殊情形出现:比如母亲有严重疾病、母亲放弃抚养权、母亲经济能力不适合等。
本次《民法典》修改的是尊重8岁以上子女的真实意愿选择,删除原来10周岁的规定。
那么2岁以上、8岁以下的孩子的抚养权,如果父母双方未达成共识,法院是会根据父母的经济实力、文化程度、抚养现状、居住条件、工作特点、子女性别及家庭结构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06
离婚后子女改姓
不得以此拒付抚养费
离婚后,能不能自行帮子女改姓氏?
改了姓氏之后,能不能拒绝支付子女的抚养费?
《民法典》明确,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
父或者母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当责令恢复原姓氏。
新规解读:
父母双方冠姓权是平等的,但双方都无权擅自更改子女姓氏,必须得到双方一致同意才能帮子女更改姓氏,而且不得因为子女更改了姓氏,拒绝支付抚养费。
在局长收集信息的过程中,看到有不少单亲妈妈对这条法规抱有保留的态度。
如果其中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且拒绝同意孩子更改姓氏,单亲的一方就会变得被动。
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有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情况,对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07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暴
被认定为虐待
本次《民法典》对于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有更深入举措。
对于家庭暴力,不拿“以和为贵”等和稀泥方式忍受,家庭不成为暴力的保护罩,不做忍气吞声的受害者。
《民法典》明确:在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的基础上,将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认定为虐待,体现了对家庭暴力坚决说“不”的鲜明价值导向。
家庭暴力指的是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家庭暴力是侵犯人权、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将面临三方面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责任。
新规解读:
对于家暴,一定要保持零容忍态度。
① 拨打12338或110报警;
② 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③ 保留证据:照片、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等,以备日后起诉离婚等。
面对家暴,不沉默,不冷漠!用法律保护自己!
08
全职妈妈离婚
应得相应补偿
全职妈妈一度被认为是“高危职业”,需要操心家庭内外,牺牲自身的事业发展,然而却缺乏应有的保障。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离婚家务补偿》明确: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
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这条法规被“调侃”为给全职妈妈发工资,但其实不应该当成是工资,而是离婚补偿。
本意是想要对婚后照顾家庭的一方给予一定的保障,但在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夫妻双方并没有书面约定夫妻财产分别所有制,导致这个法条的适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新规解读:
目前对于全职妈妈的离婚补偿,虽然有法规指引,但执行起来仍有难度。
比如补偿的是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证明等,以此衍生很多问题需要后续完善的。
但是!《民法典》对于全职妈妈的付出是肯定的,明确对家务劳动价值予以认可与保护。
从今以后,你刷的每一个碗、拖的每一次地,在离婚后都有权向对方要求家务劳动补偿,记得保留相关证据。
09
更多新规
一并看全
01
不尽孝者少分或不分遗产
没有对父母尽孝,却要参与分遗产,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对需要扶养的被继承人没有进行扶养,提出要分甚至多分遗产。
民法典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02
继子女遗产继承
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的遗产,还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吗?
《民法典》明确,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03
胎儿如何继承遗产
对于未成年人的合法继承权,延伸到未出生的胎儿,胎儿也享有合法继承权。
《民法典》明确,应当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没有保留的,应从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中扣回。
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如胎儿出生后死亡的,由其继承人继承;如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继承。
好了,关于2021年《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编的亮点改动咱们先盘点到这里,你对哪个新规有新的想法呢?
不妨在留言区跟局长讨论一下。
*以上法律条文解读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