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婚姻家庭问题属于什么,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

时间:2022-10-29 12:26:07来源:法律常识


你会谈恋爱吗?知道应该怎么谈恋爱吗?大部分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但真得到实际操作时傻了眼。

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8.23%的大学生支持开设恋爱课,这将近与九成的学生愿意上恋爱心理辅导课程。

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都集中在恋爱表白,如何相处,异地恋怎么样才能相处得融洽?如何解决两人之间的矛盾,能在学业中学到哪些知识?


这一项课程申请得到教育部的鼓励:

鼓励高校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恋爱心理教育、家庭伦理教育,提升学生表达、沟通和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学生深刻领悟“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的重大意义。

大学生不会谈恋爱?有人听了会觉得有些“可笑”,但现实中,很多年轻人真的就不太会谈恋爱。


1、缺乏交流沟通

从我做了几年的情感疏导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道如何对喜欢的人表达内心的情感。

也不知道该如何正确与喜欢的人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对方的想法,有些人喜欢把主观意识作为判断对方爱不爱自己的标准。

比如,男方暗示女方喜不喜欢自己?女方半天没有回应,或者只回复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包,男方会认为女方不喜欢自己,就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必要。

就这样还没有深入了解,就把女方的联系方式一股脑拉黑,想要再去追求女方时,发现女方更冷淡了。


一份原本可以交往的情感,就这样在自我武断的情况下结束。

恋爱的基础是在交流感情,彼此之间能相处了解,相互包容,达到共同进步。

现在许多年轻人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即使找到喜欢的人,牵手谈恋爱,但交流沟通受到阻力不顺畅。

他们的主观自我意识比较强,共情能力有些弱,有些喜欢以命令的口吻说话,有些则是喜欢唠叨介绍自己,发的聊天记录几乎都是关于自己的事情。

两个人在交谈时,常常是在不同的频道上,男生自顾自聊天,女生自顾自回答,表面上看着好几页的记录,实际有一方的确不知道另一方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缺少表白的勇气,只给暗示

有些网友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怎么才能知道他是喜欢自己呢?”“喜欢一个人的表现有哪些?”

在他们问出问题时,内心会有些心动的感觉,就是不确定,当自己确定下来时,别人已经牵起了另一个人的手。

他只能独自在那里暗自神伤,想要求证对方是不是真的喜欢过自己?埋怨着“喜欢自己为什么不直接说,当时已经给过暗示啦!”


大部分人都知道喜欢一个人就要勇敢去追求,但他也想过,只是没有那个胆量,因为他内心考虑的因素太多,不自信,不主动,喜欢装高冷,装矜持,想着让对方主动一些。

在爱情面前顾虑太多,就会失去太多,喜欢一个人就要勇敢表白,当然不能做第三者。

遇到喜欢的对象,应该先了解她的性格,了解她的状态,如果对方比自己优秀,那就提升自己用吸引的方式来引起对方的注意力。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好感,通过正确的方式追求到对方。

恋爱不怕失败,就怕不勇敢。


分手容易极端化

有恋爱,就有分手。大学生谈恋爱,分手的频率也比较高,虽然每个人都是天之骄子,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在控制情绪,处理情感方面,还是有一些不足。

在两个人相处时,如果一言不合,就会冲动的说分手,一旦分手了还不习惯,又要苦苦去挽回这段感情。

在帮助别人做情感疏导时,对方因为分手开启了自暴自弃,觉得没有了对方自己简直是活不下去了。

对方在自己需要时给了许多温暖,就是自己当初不懂得珍惜,导致对方不愿意再搭理他。

当问他原因时,他说:“我骂了她,让她滚,说了一些粗暴的话。”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控制不住情绪,对方已经给过他几次机会,他依旧没有多大的改变。

在分手后,他给对方发了很多篇“小作文”,每一篇都是出自他的肺腑之言。他把“小作文”发过来时,给我的第一感受,全是诉说他自己在这段感情中受到的委屈。


还是希望对方能理解他,他错了,如果对方不原谅他,他会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惩罚自己。

看到这里,就知道女生不可能再回头了,如果是我我也不会忍受一个不理智,随便伤害自己来威胁别人的男人。

爱别人首先要有能力爱自己,爱自己不是自私的爱,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更值得爱。

分手挽回对方也是有方式的,死缠烂打,不知道错在哪里,不懂得改变自己的,纵使你挽回她也会失去她。

早就该有了

其实,不正确的恋爱观,会让他们陷入情感旋涡,每天都在纠结情感问题,花费在学业上的精力会变少。

对于那些在大学中不谈恋爱,接受恋爱心理课程的学生来说,对以后的恋爱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因此,在大学中开展恋爱心理学课程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帮助需要心理辅导,需要恋爱指导的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往深远看,以后在处理婚姻家庭问题上,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

你对大学生开设恋爱课怎么看呢?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拆迁人 刑事案件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