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23:18:24来源:法律常识
最近,一则原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在被免职三年后出任市人大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一职的消息引爆了网友们疯狂吐槽,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唐志红再次任职,恨不得要一棍子打倒她,再踏上一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唐志红之前被免职的确是因为日常业务疏漏,碰巧被媒体曝光抓了反面典型,算是咎由自取,但是,由此就全盘否定唐志红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认为唐卫红不适合当一把手,那就大错特错,很有可能完全相反,唐同志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一个优秀的政府处级干部。
原因是,大部分网友对体制内官员的职责、作用有很深的误解,体制内官员有另一套评价准则,绝对和老百姓的直觉不同!
其实体制内官员各有分工,地级市的局、委员会、办公室的主职官员(一把手),以本国的坚持党领导的制度,一把手只能是党政干部,即某党委书记(或党组书记)、主任,在日常业务中,他们的主责是党务管理、对外宣传、和上级部门衔接、管人事、主持各种会议等等,简言之,就是啥都管,但就是不管具体业务。就算是对外宣传或是开会,也是由具体业务人员出材料,由秘书拟稿,一把手照着稿子读就行了,真正负责具体业务的,是副职官员和下级业务科室。而在市级局的战略发展方向上,大方面的改革目标上,都是由上级部门(省对口管理部门、市级分管领导)来制定,市级局的一把手只用(也只能)按上级的规划和要求来执行,是妥妥的执行层,并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
以市卫健委为例,它由省卫健委垂直管理,又有本市市领导分管,双重领导。像防疫这类重大型任务肯定由上级统一指挥,唐主任并不能自做主张,而且日常的事务,有副职分管,由业务科室处理,唐主任也不需要具体插手。
什么人才是体制内的“好官员”?把上级安排的任务做好、把上级领导的意志落实,就是称职合格的官员,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听话,能干活”。因此,要求唐主任做一个对具体业务、事务精通和熟悉的好官员,那就明显超纲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下政府部门一把手的履历,可以惊喜的发现:很多部门官员的专业和特长和他们的岗位看上去并不对口,甚至还是风马牛不相及,公安局的党组书记可能是农业大学毕业的,卫健委主任可能是学财经的,财政局的领导可能是体校毕业的,等等等等,其本质原因就是,部门的一把手的主职是管党管人,并不管业务,基本不需要什么专业对口,而且,党政管理本身就是最大的一门专业!我国在党中央、省、市建了各级党校,至少每市一个,专门培养党政干部。“党政”在我国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其重要程度可以和清华北大的学科相提并论。所有的县级以上干部必须经过了党校的培训后才能上岗,理论上,这些官员可以适配几乎所有的部门和单位。
所以在一些城市中出了事故,下台免职的通常都是部门主管副职,并不会处罚书记主任等一把手,原因就在于党政一把手并不对业务负主要责任。
唐主任三年前的免职,是个意外,政府为了平息民意不得不做的临时之举。此次东山再起,合理、合法、合情。从表象上看来,不由得你不信,唐主任应该是体制内的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