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专业资讯:交通肇事的刑罚种类,交通科普知识

时间:2023-06-06 11:36:08来源:法律常识

交通事故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高速路上的追尾、过红绿灯时未减速导致撞伤行人、在从事医疗行为时,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而给病人带去损害,这都是由于驾驶者由于过失而造成的损害。

不仅在交通事故中,像刚抽完烟把烟头扔在干柴里导致起火的失火罪、跟朋友打闹却不小心把朋友的脑袋推倒在石头尖儿上而导致过失致人死亡罪都与过失犯罪有关。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并了解过失犯罪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注意自身行为,更好的约束自己,方便他人。

一、过失犯罪的刑法认定及分类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中对过失犯罪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分别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1.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那什么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呢?就是行为人明知道他实施该行为有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自己可以避免。

最典型的是交通肇事罪中的相关案件例如王五在小学放学时候经过小学,他看到小学门口仍然有小孩子出现。

但是因为相信自己十年的开车技术能够躲避孩子顺利通过小学门口,就赶紧加速,结果因为速度较快刹车不及时,撞到一个突然从门口出现的小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王五能够预料到如果车速过快,很有可能会撞到孩子们,但是他相信自己的车龄和车技,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避免。

预见性是这类犯罪的显著特征,并且这种预见性是一种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换句话说,就是一般人可以预见的危险。

除此之外,“不可避免”怎么理解呢?例如发生海啸、地震,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房子被水冲走,这就是不可避免的。“轻信”怎么理解呢?

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主观能力,例如觉得自己的开车水平很高,撞不到人;

第二种是我们错误的预估了造成危害结果发生的客观条件,例如觉得离得那么远,老太太一定能安全通过人行道;第三种是误以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2.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什么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呢?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因为疏忽大意、掉以轻心而没有预见,导致发生不好的结果。

例如,王五是一位护士,他给病人打青霉素的时候忘记做皮试导致病人死亡,这就是疏忽大意。王五应该预见却没有预见,给人做皮试是医疗规章制度所规定的。

在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中,我们应该注意“注意义务”,什么是注意义务呢?它是指我们在做一定的行为时,或者决定不做某种行为时,应该小心谨慎。

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危害结果,如果我们粗心大意而导致发生本不应该发生的结果,就说明我们没有尽到“注意义务”。

并且,注意义务必须是违反了我们社会生活准则,如不能高空抛物,或者违反了某种特定行业的规章制度,如护士打青霉素时要做皮试。

通常来说,如果行为人按照人类的一般规则出牌,所做的事情只要不是太出格,一般人都会这么去做,属于人之常情,即便有点小瑕疵,也不能叫过失行为。

这些义务或。比如高空不能乱扔东西,这是社会生活的常识,我们应该注意。

二、案例分析

2017年年底起,张某在新县的张某2家老房子里借了电源架设电网猎捕野生动物,电网从张某2家后窗户牵出,沿着田地、菜园、坡地、上山的主路到达后山半坡,采取晚上送电、早上断电。

2018年3月11日8时许,张某1、陈某夫妇到架设有电网的后山捡柴禾,陈某触碰到电网,当场被电晕到底,张某1上前施救时也被电晕倒地。

几分钟后,张某1苏醒给儿媳妇胡某打电话呼救,后被前来救援的胡某等人送往医院医治。经新县公安物证鉴定室鉴定:陈某损伤程度属重伤二级,张某1损伤程度属轻伤二级。

最终,法院判处张某在公共场所设置电网捕猎,过失致人重伤,构成了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该案例便是过失犯罪中很典型的一种,主观上并非故意,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并且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该种罪行。

三、过失犯罪的构成

第一、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抱有消极的心理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行为人并不是故意想造成该危害结果。

如果行为人持故意的态度,那么就不是过失犯罪,而是故意犯罪,如上述案例分析中,张某如果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故意私设电网,就不是过失犯罪,而是故意犯罪。

第二、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没有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王五开车没有撞到过马路的老太太,就不存在危害结果,所以也就不构成过失犯罪。

第三、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行为的明确规定。如果刑法分则中,并没有对该类行为作出处罚,那么就不构成过失犯罪。

无论是谁,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生活中也会有些许不如人意,有谁能够用理性完全降服自己的内心欲望和激情呢?


但是,我们在追求内心欲望和激情的时候,要时刻注意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或者过于自信,而给他人带去麻烦。

在生活中,我们要谦逊有礼,要谨言慎行。徐庭筠在《咏竹》中写道:“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技法娴熟就过于自信,放任危险去自流。《易·系辞上》中有云:“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这告诫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约束好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虽然法无禁止即可为,但是我们依旧应谨言慎行,不要给他人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