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交通肇事罪缓刑开除,官员 醉驾

时间:2023-06-07 13:14:39来源:法律常识

资料图

备受争议的“干部醉驾撞死环卫工”案日前有了新进展,陇西县人民法院对此案的再审进行公开宣判,法院综合考虑了毛志尧自首、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亲属谅解等情节,对其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从免刑到缓刑,看上去似乎一字之差,对公众观感而言,当事人领受的最直接后果似乎相差无几,依然人身未受羁押,但其实具体的法律后果并不相同。按照《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是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红线之一(已在职的则面临开除)。而缓刑与免刑的区别在于,前者属于法定刑罚,后者属于非刑罚性处置措施,二者最直接的差异在于对涉事官员公职身份的实际影响。免刑对公职人员而言,可能不会丢掉公职,但也必须接受相关处罚。

本案中,毛志尧醉驾免刑的事经网友“发掘”而发酵,只是当地官方在免刑判决生效近一年后,按规定配套程序给出相关党纪政纪处分时触发了“舆情”。因一审免刑而备受质疑的官员醉驾致死案,再审缓刑的结果是否依然有不同意见尚不可知,毕竟公众眼中的量刑正义标准会加入颇多朴素的案例比较。但客观来说,此番再审所披露出的司法说理已相对详尽和完备,而司法当有能力直面判决做出后的各种外界评价。

毋庸讳言,官员醉驾致死环卫工案从司法案件发酵为公共事件,本案承办检察官(事后被责令检讨和整改)在一审免刑判决做出后的个别“不当言论”,显然起到了舆情催化剂的作用。“如果判刑,丢工作会对他的生活造成影响”,似乎带着些人情味但却并不专业的“免刑”理由陈述,客观上加重了公众对被告人公职人员身份影响司法的猜测和质疑。

本案的一审和再审法院均为陇西县法院,不排除此番再审过程中的各种从轻、减轻和缓刑理由亦曾是此前免予刑事处罚的考量因素。毕竟司法裁量中的量刑考虑更多是对具体犯罪事实、证据的权衡,即便是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具体刑罚也只能是以基准刑为标尺给出刑期增减百分比,个案的量刑终究还是具体而复杂的司法判断。

今年2月,甘肃省检在经过阅卷审查和对案件事实、证据、具体情节及判决的研判后,对案件给出“刑事处罚明显过轻”的判断。一审和再审判断在罪与非罪上没有差别,只是因具体量刑问题引发公众焦虑,事实上都免予羁押的结果得到的法律界评价却有不小差异。

无论是多少具体个案因素的综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司法对具体案件的裁量、权衡自始至终都应当是从案件事实、证据出发的独立专业判断。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案一审结果引发热议时检方“为被告人保工作”的说法,如果在提起公诉时曾作为检方量刑建议被提出,可能也是一种对专业司法判断的不当干扰。

法律公正的可贵之处,在于就事论事。个案的司法裁量,本应从犯罪构成的角度去审查证据和事实,进而基于专业判断去定罪量刑,而对被告人或者被害人的具体社会身份不应当有过多法外考虑。无论是对诉讼各方强弱的过分渲染和先入为主判断,还是基于“公职共同体”产生的某种庇护或同情心理,都可能是司法实践中容易被人为代入的法外因素——权力干扰可能只是干扰的一种,相对封闭的县域政治土壤、熟人社会的人情世故等等也在事实上让具体司法的判断面临考验。

对作为公职人员的案件当事人,导致前后量刑实际影响(是否保得住公职)差异的那一点关键性因素究竟是什么?仅仅只是办案人员专业素养的欠缺、司法权衡的差池,还是复杂县域环境对具体司法的干扰?这是再审结果出来后需要进一步深究和追问的。

)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律师 交通事故 案件 逃逸 被告人 劳动者 驾驶 肇事罪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赔偿 用人单位 事故 当事人 交通肇事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肇事 房屋 事务所 被害人 责任 辩护 法院 自诉 土地 刑事案件 补偿费 法律 公司 交通 民警 车辆 债务 死亡 嫌疑人 机动车 鉴定 打官司 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