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2 12:00:09来源:法律常识
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了解到,8月4日七夕传统佳节这一天,广州848对新人办理婚姻登记。值得关注的是,在广州,不少新人还悄然感受到了婚俗改革带来的结婚新体验。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4月,广州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第一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如今已步入改革中期,目前正通过婚姻登记处升级改造,给领证新人带来更丰富的仪式感;通过推广普及婚姻辅导,提高新婚家庭生活幸福感;同时,还通过一系列仪式活动,传递文明简约的新风尚。注重结婚意义和体验的新人们不用斥巨资寻求仪式感,但同样能为幸福奠下基础。
上述负责人透露,目前广州持续积极推进婚俗改革,荔湾、黄埔和花都区婚姻登记处升级改造和搬迁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其中,荔湾和花都区婚姻登记处新址紧邻湖畔,计划打造古色生香的婚姻主题场景。此外,广州将建设多维度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平台,在全市十一个区创建“花城有爱”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驿站,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送到社区,送进千家万户,贯穿婚前、婚后。
新地方
婚姻登记不再只是领个证的地方
记者走访了解到,无论是彩礼、婚礼、还是婚宴,或是其它婚庆形式,一对新人贯穿结婚前后的花费和预算,大多是围绕着仪式感做文章。人们希望通过营造仪式感,在这生命的重要节点留下美好的记忆,同时也传递出自己对一份感情的重视。在广州,人们愈发注重控制结婚成本,同时也在婚姻登记处找到了不一样的仪式感。
“婚姻登记处不再只提供单一的‘领证’服务。相反,婚俗改革恰恰是从这里开始。”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广州把打造“最美婚姻登记处”作为推动婚俗改革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新建、改建、扩建“一区一特色”的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其中九个婚姻登记处面积超1000平方米,在咨询引导处、候登大厅、登记室、颁证室等硬件基础上,开展包括“婚俗文化展示”“打卡拍照”“集体婚礼”“户外颁证”“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等一系列婚姻服务活动。作为每一对新人结婚的必经之地,婚姻登记处的浪漫布置和活动服务,无形之中,回应了市民对仪式感的需求。
“荔湾、黄埔和花都区婚姻登记处也将迎来新地方。”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荔湾、黄埔和花都区婚姻登记处场地建立时间较早,在场地面积、环境氛围和设施设备等方面有待提升,目前升级改造和搬迁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其中,花都区婚姻登记处新址选取了花都湖岭南园,将充分利用园内具有岭南文化特色自然景观,设立主题特色婚姻颁证厅,建设婚俗文化长廊,开展各类公益集体婚礼和婚庆旅游活动,推出婚庆产品和服务等,努力实现婚俗改革工作和“甜蜜经济”发展双促进。
新服务
幸福看的不是排面,而是技巧
在大多数婚姻登记处,市民都可以看到“婚姻家庭辅导室”独占一角。过去,大家提到辅导,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接受辅导的人婚姻出现裂缝,但随着婚姻服务的完善,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结婚不仅是“感性”的行为,一对夫妻未来有多幸福,看的不是结婚一刻的排面,而是步入人生这一重要时刻之时,是否做好了准备,转化身份,和另一半相伴相依,相互扶持,相互成全。这需要专业人员引导和启发,而婚前辅导,正是婚姻的必修课。目前,广州统筹19个成员单位建设多维度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平台,在全市11个区创建“花城有爱”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驿站,以婚姻登记处为高地,深入社区,送进千家万户,贯穿婚前、婚后。
“社会专业力量加入是强化辅导服务的重要途径。”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如海珠区“为爱绽放·共享幸福”项目、荔湾区“美荔家缘”项目、天河区“守护家庭,见证爱情”专家型婚姻家庭辅导项目、黄埔区“守护幸福婚姻”项目、番禺区“爱·家·圆”婚姻家庭辅导项目,此外,南沙区“爱·南湾”项目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白云区“家庭驿站”花都区“亮姐工作室”、从化区“唯爱妈咪联络站”等通过民政、司法、妇联等部门协作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除了民政部门在推广辅导服务外,记者了解到,市中院成立“少年家事诉调中心”,推动开展涉婚姻家庭案件当事人的法治、心理等辅导服务;市司法局设立婚姻家庭人民调解组织,团市委推出“炼爱学堂”婚恋课程,市妇联推出“舒心驿站”项目,积极排查化解婚恋和家庭矛盾纠纷。如今,全广州市十一个专业团队,律师、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专业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队伍50多人,婚姻志愿服务队伍300多人,以及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专家库,一共举行线上线下活动100多场次,服务1.2万多人次,6.5万多人次受益。
采写: 南都记者 代国辉 通讯员 李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