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21:42:34来源:法律常识
一位阿姨捧着一束鲜花来到了刘献国家门口,小心翼翼将花放在了门把手上,然后仔细整理了花束后转头离开……
近半年,玉泉派出所民警刘献国总是能在家门口看到一束鲜花,问了周围的邻居大家也都不知情,“这就奇怪了,到底是谁送的呢?”刘献国心里也纳了闷。
为了找出“真相”,刘献国查阅了监控,一眼看到监控中送花的阿姨,这才想起原来是她...
卖花的老奶奶跟他是“熟面孔”
找了几次花,奶奶都记在心里
说起这位卖花奶奶,她也算是玉泉所的“熟面孔”了。刘献国2年前刚到曙光社区,就听同事们讲起帮奶奶找花的事情,没想到后来自己成了和奶奶打交道最多的民警。
这位今年70多岁的奶奶之前从老家来杭州帮女儿带孙子,平常“闲不下来”的奶奶就喜欢推着个推车,在小区附近流动卖花。刘献国的家也恰好就在这附近,他还帮着奶奶找了三次花。
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上半年,奶奶在家楼下放了几盆多肉,等她想要收拾上推车卖的时候,这下不好了,多肉盆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刘啊,快帮我找找花。”丢了悉心呵护那么久的宝贝,第一时间,着急的奶奶就想着求助刘献国。通过查找沿路监控,刘献国发现原来是走过的路人顺手带走了。刘献国马上上门劝解,找回多肉物归原主。
在同事口中,奶奶一直是个热情的不得了的人。每次找回花后,奶奶总会拿一束大大的鲜花送到所里以示感谢 ,在得知刘献国就住在求是村后,奶奶就时不时挑几朵好看的花给刘献国送过去,怕刘献国不收,就选择了暗暗送去。
就像监控里看到的那样,用手小心地拨弄好最美的样子才默默走开。“有时是百合、有时是玫瑰……”几经推辞无果,刘献国也不愿意拒绝老人的心意,“我经常不在家,上次我老婆看到也喜欢得不得了,叫我赶紧买点生活用品给奶奶送去。”
他还帮另一位奶奶挽回20万损失
对方也给他送来一大箱零食
事实上,给刘献国送来“小心意”的,还有另一位奶奶。
就在几月前,陈奶奶(化名)给刘献国发了一条短信,“小刘啊,你门卫那里有一纸箱,午休的时候抽空取一下”,刘献国打开一看,里面装着满满一大箱子零食,这让刘献国有些哭笑不得。
陈奶奶因为家庭原因卖了房子,暂时独自一人住在辖区一家酒店,刘献国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陈奶奶花了20万投资了一个养老项目,经过分析,这个项目很有可能是诈骗。
刘献国多次上门与陈奶奶沟通,希望陈奶奶能够趁早将钱取出来,及时止损,最后奶奶听从了建议,收回了投资的钱,挽回了损失。
后来,刘献国每天都会发信息问候奶奶,除了反诈工作上的需要,刘献国也会抽空陪伴陈奶奶,“其实老人家一个人也挺孤单的,我们隔几天就会见个面,陪着聊聊天其实奶奶就很开心了。”因此,陈奶奶将刘献国当成了亲人,时常发消息邀请刘献国一起吃饭,刘献国工作繁忙,只能婉拒。
有几次,老人家还打电话来说“小刘啊,要不我买几个菜去你家做给你吃呀?”刘献国当然不好意思,只能口头心领了老人的好意。可没想到,陈奶奶就直接托人将一大箱子零食送到了派出所。
收到奶奶的心意让刘献国既欣慰又无奈,奶奶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感谢,是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认可,但是零食是万万不能收下的。刘献国再三考虑后,认真挑选了奶奶需要的生活物品给她们送去,同时感谢了奶奶的心意,“以后不要这样啦,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他的微信名让人过目不忘
大伯大妈都知道这个小伙子
其实,本报之前已经多次报道民警刘献国的故事,他是一位社区民警中的“反诈大V”。刘献国把自己微信打造成反诈骗的“专用号”,几乎每隔一两个月,刘献国就会把自己微信名字改一改,碰到什么诈骗类型,就在名字里增加上去。久而久之,“网贷”“刷单”“快递”“理赔”“网恋”“投资”......微信好友越来越多,自己的微信名也越来越长。
小区里的大伯大妈见到刘献国,都会说一句,“刘警官,你的微信名真当蛮发魇的!”
除了瞩目的微信名,他还很会经营自己的朋友圈。他除了分享一些案例之外,还会花点功夫,把自己和居民们的亲身经历写下来。
民警自己讲故事,他也会邀请一些遭遇诈骗的居民自己来讲讲,然后发在朋友圈里。他也会分享一些大家关心的事实新闻,并给出一些较为专业的点评,让居民们能够在看朋友圈的同时学到一些法律知识。
记者 李俪 通讯员 马一鸣
来源: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