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法网烟台律师,烟台市海阳市人民法院

时间:2022-11-26 12:41:03来源:法律常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宜

【政法工作烟台行】社会发展,法治护航。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近日,“政法工作烟台行”系列活动启动。烟台市委政法委组织新闻媒体深入各县市区、政法单位进行采访报道,展示全市政法系统今年以来的亮点。

「烟台」海阳法院:织密“十张法网”助力县域法治

近日,“政法工作烟台行”活动开启海阳站,记者走进海阳市人民法院,深入了解“法网工程”相关工作。

为推动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海阳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于今年启动实施“法网工程”,共建立了法治宣传网、村居解纷网、司法服务网、多元调解网、调解培训网、司法建议网、类案推送网、示范诉讼网、纠纷排查网、司法协动网“十大网络”。

“法网工程力求让司法与执法、普法、学法、守法、用法互动共赢。通过委托律师成功调解案件,就是‘法网工程’中的其中一网,也就是多元调解网。我们依托诉讼服务中心打造‘解纷服务超市’,引入律师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让更多矛盾纠纷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海阳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王石刚介绍道。

其中,在织密法治宣传网中,海阳法院以法庭审理、诉讼服务、司法公开、法院文化宣传、法官说法等多种载体和方式,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具有地方影响力的法治宣传教育品牌。坚持普法从娃娃抓起、向基层延伸、向精准迈进,实施“天平润苗”工程,定期到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保护和教育引导。开展“送法进社区、进村庄、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协会、进军营等法律N进”线下普法活动,积极营造“普法、学法、守法、用法、执法、司法”的浓厚氛围,大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为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海阳法院设置了普法宣传区,并悬挂了诉前鉴定须知、诉讼风险告知等普法刊板,放置了法律书籍,供当事人阅览。除向当事人宣传法律外,还宣传法院工作和法官事迹,强化司法公开力度,让当事人对法院工作有全方位的了解。海阳法院还配置了一台触摸一体机,当事人通过简单的点击操作,即可了解法院简介、风险提示、法院网站等内容,查看庭审直播、裁判文书等信息,以这种自助、便民的宣传方式,进一步揭开法院面纱,拉近法院与群众的距离。

「烟台」海阳法院:织密“十张法网”助力县域法治

海阳市人民法院返聘退休员额法官宋雪英现场调解 (图片来源:胶东在线)

在织密多元调解网方面,全市18个镇区街道,每个镇区街道均有一名班子成员和3名法官或法官助理作为法治联络员,同镇区街道一级、二级网格员强化协作,共同做好所联系镇区街道的诉源治理工作。每名法治联络员均制作了“法网工程”联系卡,在走访镇区街道时随身携带并发放,对于一二级网格员反馈的问题,严格落实首接负责、跟踪落实、及时回复的工作要求,超前提供法律服务,努力完成提出司法建议、指导人民调解、多元化解纠纷、开展普法宣传等“法网工程”工作任务。

海阳法院同海阳市委政法委、海阳市司法局联合制定了《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意见(试行)》,凝聚多部门多元化解力量,打造“党政主导、综治协调、源头防范、诉非联解、多元共治、司法保障”的基层解纷模式。在纠纷进入法院后,对于相邻关系、土地承包、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健康权等适合三级调解网络员(村级服务助理)调解的特定案件,由海阳法院一级网格员(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助理)依托“分调裁审”平台,将案件网上推送至镇级综治中心二级网格员(镇街司法所主任),由综治中心继续分流至三级调解网络员进行调解。对于不适宜三级网格员调解的案件,则分流至诉前调解程序,由驻法院人民调解员或委托、委派行业调解组织、专业调解组织调解。

在织密司法建议网方面,海阳法院坚持以典型案例、司法建议、规范性文件等形式释法明规,及时发送调解组织,适宜公开的及时向社会公开。积极指导市场主体完善争议解决机制,加强与银行、保险等行业的沟通协作,在格式化合同中约定仲裁、送达地址等条款。今年以来,海阳法院已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20余条。

海阳市人民法院院长张玉涛介绍称,今后海阳法院将把“法网工程”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实现多网交织、多措并举、多元共治,力求以法网助推法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来源:胶东在线)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