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6 23:26:59来源:法律常识
一、信息渠道
(一)微信公众号
与就业App
一些公众号如青法在线每天会转载汇总律所的招聘、实习信息,更新及时,但是发布者大多是一线城市的知名律所,因此求职门槛相对而言可能比较高。如果大家更倾向于去某个城市实习,也可以关注地域导向性更强的公众号,这类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更全面,岗位要求也没那么严苛。
公众号每天推送的信息有限,相较之下,就业APP上招聘信息的体量更大,可以按地区、行业、职位、薪资等分类检索,适合想广撒网的人。以BOSS直聘为例,与转载他方招聘信息的平台不同,BOOS直聘上的信息是用人单位自己发布的,也就是说,求职者可以通过直接私信联系到HR,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进一步沟通。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类似这样的APP不在少数,用人单位鱼龙混杂,因此求职者需要将平台的口碑也考虑进去,避免上当受骗。
(二)各省、市律师协会
官方网站
一般来说,各地律协官网都会设有“律所招聘”板块,有不少中小型律所会在此发布招聘信息,招实习生、律师助理、实习律师、授薪律师的都有。不同地区招聘信息的数量可能不同,如深圳律协就比广州律协的要多很多,但凡是能在律协官网发布招聘信息的,至少真实性能够得到保证。
(三)律所官网、
官方公众号
如果已经有目标明确的律所,推荐去其官网或者公众号上查看招聘、实习信息,通过提供的邮箱投递简历以及自荐信,精准度更高。即便信息已经过期,或者部分岗位不太符合要求,这里依然建议大家勇敢地去试一试,在简历上突出自己其他方面的优点。有些律所会将这些求职简历保存备案,待到日后有用人需求时会再联系求职者。
(四)律所活动
一些律所会主办案例分析、辩论赛等活动,或者组织律所开放日,可以以此为契机进入律所实习。当然这属于曲线救国的策略,是否值得为此花费时间还需要慎重考虑。
(五)法学院实习培训基地
专业实习是法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不少法学院会寻求与律所合作建立实习培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过去实习。这些律所通常与合作的法学院具有一定渊源,或者关系较好,因此在校生可以找师兄师姐要一份往年本院的实习点名单,依据名单自报家门投递简历,成功性可能会更高一些。
(六)校招、宣讲会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律所来学校校招、举办宣讲会,通过宣讲会可以更好地了解律所,大概判断出该所的执业领域、行业地位、团队概况等,非常推荐大家参加。今年由于疫情,绝大多数双选会都改为线上举行,因此在学校的就业网站上或许还能找到律所之前发布的宣讲会视频。即便宣讲会早已结束,在校生也可以选择心动的律所投递简历,申请短期实习。
(七)熟人内推
通过熟人内推,可以极大地减少实习申请的难度,有时甚至就是几句话的事。如果双方不太熟或者你不好意思开口请托,可以退而求其次,委婉地请对方帮忙留意招聘信息,看到时随手给你推一下。潜台词大家都懂,愿意帮你的自然会积极帮你联系,不愿意的也很好下台,彼此不会尴尬。如果是短期实习,非常推荐熟人内推这种方式,因为这样可以被律师看重,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如果是长期实习,则建议慎重选择。因为挂证实习乃至执业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详见下文),有时熟人推荐的律所并不一定适合你,一旦涉及利益冲突会很尴尬,其他人待不下去了可以熬满一年拿到证后拍拍屁股走人,但是你碍于人情可能更难开口。
二、律所实习中常见的坑
在律所申请短期实习与长期实习,期望值应当有所不同。前者是为日后就业丰富履历,因此律所的名气与口碑是要优先考虑的,而后者是在为执业做打算,考虑的因素应当更加实际。众所周知,律师需要经历几年非常难熬的成长期,但并非这几年熬过去之后未来就会前途一片宽广。现实是残酷的,如何弯道超车避免野蛮生长,是每个新人律师都迫切知道的,而有不少同行在一开始就不幸掉进了坑,被迫走了许多弯路。
(一)派驻岗位
所谓派驻岗位,就是去律所的顾问单位(公司、政府部门)常驻办公,以便对方的法律咨询及时得到解答。一般来说,被派驻的单位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在里面可以学到企业管理模式、与各部门打好交道等等。但是身处派驻岗位,无法跟着律师学习办案技能,属于被放养的状态,这对日后的独立执业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非常不推荐。
(二)业务岗
所谓业务岗,就是去医院、看守所等地为律所延揽案源,美曰其名开拓市场。这类工作有一套自己的话术,门槛极低,连没学过法律的人都能做,根本不可能学到办案技能,时间长了你会怀疑自己到底是实习律师还是做推销的。当然,和当事人沟通的能力倒是会长进不少,但也仅此而已。
(三)专门做打假维权业务
所谓打假维权,并不是消保法上的知假买假,而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一种流水线式维权业务。例如,拿着某知识产权人的授权,在淘宝、天猫上搜寻侵权的店家,再去公证处做网页证据保全公证,然后写起诉状递到法院。这样的案子标的额并不大,但往往侵权的店家特别多,每一个案子的法律关系单一,不同的只有受理法院、被告以及赔偿额,操作手段都是一个模式的,如同流水线作业一般。做这类案子,根本不可能学会办案技能,纯粹是被哪来当廉价劳动力。虽然打假维权获利颇丰,但那是也是进了律师的腰包,因为你不能独立办案。并且由于案件众多,没有难度,可能连提成都不一定会有。
(四)规定服务期
律所是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单位,许多律所担心将新人培养成才之后,新人会选择跳槽更高的平台,因此实习前会在合同中规定1-5年的服务期。除非是平台特别好的律所,否则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入坑容易脱坑难,谁知道进去之后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我曾就服务期的问题请教过一位主任律师,他认为真正靠谱的律所应当靠情谊与待遇留人,而不是企图用一纸效力不明的协议来约束自己的员工。
(五)不给工资,不缴社保
如果能去知名律所进行短期实习,那么不给工资也值得去。可如果是挂证实习,律所依然不给工资甚至不给缴纳社保的话,就要慎重考虑该所招聘的诚意了,很有可能对方只是利用实习律师想学办案技能的心理,剥削廉价劳动力。再转念一想,给实习律师合理的待遇,既是对对方的认可与尊重,也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彰显。这种连实习律师都要剥削的律所,很难指望其未来的发展能有多好,不去也罢。顺便一提,前些年有很多律所在实习期不仅不发工资,还要反过来收实习律师的钱,美曰其名缴费式课程。稍微有点良心的律所会在入职前就将这件事说清楚,但也有律所会等到入职后再提出来。反正不是强制的,律师都挺忙,主动开课你不学,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教。
(六)不注重知识管理
某些团队的某个律师可能很强,积累了很多业务知识和实操经验,但是团队内没有固定的培养模式,甚至没有自己的知识库。实习生进去所能学到的东西,一是靠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二是通过师傅只言片语的指点。这种指点或许很有帮助,但是不可避免地会不完整,更别说不是所有的师傅都乐于指导新人了,更多的恐怕还是提防徒弟抢饭碗、抢客户的吧。当然,如今线上学习成为热潮,领络可以学到诉讼技能,梧桐树下有很多非诉课程,一些基础的知识都能通过自学掌握,因此这个坑我觉得还好。
(七)有留用机会
有很多大所在招聘信息的末尾会附上这样一句话,“有留用机会”,看似是一种福利待遇,实际上只是想让实习生勤恳踏实工作,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毕业生拿着微薄的薪水,终于兢兢业业地熬到实习结束之后,却因为各种理由被劝退。有留用机会,就是说也有机会不能留用咯。当然,本就不能留用的实习生可以不顾忌这些。
三、法学生应当选择怎样的律所
在律所申请短期实习与长期实习,期望值应当有所不同。前者是为日后就业丰富履历,因此律所的名气与口碑是要优先考虑的,而后者是在为执业做打算,考虑的因素应当更加实际。在投递简历之前,需要先考虑选择大所还是小所、做诉讼还是非诉。这些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只能说是否适合自己,下面我将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谈谈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诉讼还是非诉
诉讼与非诉是从业务领域对律师的一种基本划分,前者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律师形象,在法庭上挥斥方遒;后者则几乎不出庭,主要与团队处理一些如股权架构、公司并购重整等偏商事的业务,工作状态更像是上班族。
诉讼律师与非诉律师都需要通过法考与律师职业资格考试,但一般来说非诉律师的准入门槛更高,对学历与外语有很高要求。与之相对应的,非诉律师的起薪也远高于诉讼律师,不必在成长期为生存担忧。但从长远来看,非诉律师毕竟是给团队Boss打工,涨薪空间有限;而诉讼律师的收入来自于案源,与自己的能力挂钩,撑死有本事的,饿死没能耐的,上限挺高,下限极低。
靠案源吃饭的诉讼律师,一般在独立执业之后处理的案件类型都比较杂,什么都要会一点;而非诉律师与团队协同工作,分别负责庞大流水线中的一个环节,专业但是片面。因此两者的成长路线完全不同,诉讼律师需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办案技能,将案子做精做细,同时广泛参与社交活动。那些真正能赚到钱的案子,当事人选择你的唯一理由就是信任,而不是你收费低廉亦或者办公地点在法院、看守所的旁边。非诉律师对自己日常负责的板块非常熟悉,但若是想从打工的变成雇人打工的,还需要将求知欲扩大到案件的全貌,了解得越全面越好。
(二)选择大所还是小所
在其他行业,大平台意味着名气大、前途广,最重要的是高福利高薪资。而在律师行业,或许实习期大所更容易满足新人的生活所需,但是对于那些能够独立执业的诉讼律师来说,案源报酬才是收入的大头,平台大小并非决定性因素。
大所拥有更加完善的管理体制与培训机制,团队培训可以帮助实习律师快速成长,但身处这样的制度内,个人难免受到更多的约束。小所简单灵活,大多采用师傅手把手带徒弟的模式,一个人品好专业硬的老律师对新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律师终归还是少数。除此之外,大所往往精细化分工,实习律师进去之后一般跟的是专门做某个领域业务的团队,因此可以在该领域有更好的成长,但对其他领域则难免感到陌生。小所即便有部门划分,但是律师还是各种案子都能做,因此跟着师傅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业务,可惜都很难精通。
综上所述,与其纠结到底选择大所还是小所,不如尽量为自己选一个靠谱的团队或者师傅,这一靠运气,二靠眼力。在面试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建议大家多和律师聊一聊,有时在三言两语间,就可以基本判断对方的态度与性格。除此之外,律所的口碑也是重要考虑因素,在这里我推荐一个网站——看准网,稍微有点名气的律所都能查到,里面员工评价虽然不一定客观,但很真实,另外或许还能找到该所的面试信息与工资信息,对于求职者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