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毕业可以找律师吗,律师遇到职业发展瓶颈时,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时间:2022-11-27 02:47:55来源:法律常识

01.


上周,一位在公司化律师事务所执业2年多的律师朋友,向我发来了一个灵魂拷问:


你经常帮别人出主意,也帮我分析分析?是继续待在公司化律所发展还是到传统所去?


也就是说,这位朋友问我的问题是——何去何从?说实话,一时间,我真不知道如何回复。因为,这个问题不简单。

经过2天的思考,我回复她,还是留在公司化所。同时,给她打了2个小时电话来说明。


朋友纠结的,到底是什么问题?

下面,是我的思考,也和大家共同分享。


02.


首先,补充一下这位朋友的背景信息。

她毕业于XX政法大学,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跟了一个传统所的大牌A律师。因为大牌,自然也没什么可以让她独立承办的案件,更没时间教她一些具体的实操方法。


她认为A律师有学识、有专业、有风采,但自己的小困惑,仍然不敢去问,自然也什么都学不到。

在跟随A律师的过程中,为了生存,她基于自己家里的资源,也有了一些不是很高质量的案源。这些都没有办法找A律师,所以,她有了和同所其他律师合作的机会。


她合作过两位律师,一位是做婚姻家事比较多,有教师背景的中年女律师B,一位是什么案子都接,什么当事人都敢忽悠,曾在北深执业过的男律师C。

B和C的路数完全不同——


B对待当事人细致入微,加之教师的经历,只喜欢做案子,在谈案方面,没太大兴趣,也不作过多承诺;C恰恰相反,善于包装,好像什么案子都不在话下,自己完全不懂的业务,也敢给当事人许诺。然而,有意思的是,B的案子真没C多。

这位朋友与B的合作模式是,她来接,B来做。与C的合作模式是,和C一起去谈,自己做,C再出庭。


就这样,在毕业2年多的时间里,前前后后做了小20来个案子,既目睹了A\B\C的不同招法,也沉淀了自己的职业底色。


她认为,自己成不了A,也觉得B会有瓶颈,更觉C不靠谱;所以,内心对于职业的另一个倾向选择是,去公司化所(像公司一样管理经营的律师事务所)。

她很优秀、可塑性强,也很习惯公司化管理,在公司化所,每天固定早晨会、晚汇报,每月出庭有时20多次,拿固定薪资。早出晚归,临睡觉前忘记写日志,还要起来补写。因为,内部规定,没日志就没工资。


高傲的律师光环,她早已不顾及,客户随叫随到,领导随叫随到。即便如此,她仍然觉得,公司化律所好牛,同事好牛,能学到好多东西。


可是,2年多了,她开始动摇。


主要原因在于,她发现,原来不如自己的律师,都挣得比自己多。自己其实也有大把的资源,却都无法变现。而且,越来越只会做这一类案子,出来后不一定适应大杂烩的市场,怎么办?

她的困惑,我很能理解。不仅律师,换做其他行业,也是一样。

本质上就是两个问题:


1. 对于工作,我该选择「稳定低收入」还是「不稳定高收入」?

2. 对于自己,我该考虑「兴趣」还是「能力」,选择「专精」还是「通博」?


03.


我是这样思考以上这个问题的——


① 行业趋势

法律服务行业有没有趋势,毋庸置疑,我们都非常笃定,未来十年一定是法律服务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在这个行业内,什么样的律所是趋势?是包干制、传统提成制,还公司化律所?一定会是像其他行业,注重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律所才会是行业趋势。

② 头部收入

我请这位朋友判断了一下律所的「大佬们」,是公司化所的大佬收入高还是传统所的大佬收入高?她不加犹豫地回答,前者。


同时,朋友认为平台越大,级别越高,收入的涨幅越是递增的。只要舞台在增大,前途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③ 以终为始

很多知识类服务的职业,如律师、医生、研究员等,最黄金的年龄是「50」岁。


所以,我问她,如果,从后往前推,假设后边的运气不济,有一个天花板在50岁的时候等着你,那个时候,你仍然能够保持“来之既战,战之必胜”的状态,靠的是什么?她回答是:专业、经验、资源,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每5年换一个律所,还有3次机会,专业、经验、资源,你希望先沉淀什么?她的选择是专业。


其实,这就是”以终为始“考虑问题的逻辑了。先考虑50岁的样子,就明白关键不是当下要赚多少钱,而是进入合适的发展轨道。只要有助于进入事业的快车道,稳定和收入,其实都不是问题。


其次,对于自己,兼顾「兴趣」和「能力」,先「专精」,后「通博」,多倾听内心的声音。


在和朋友讨论的过程中,我问她,你是学理科的,为什么会选法律专业?后来为什么做律师?


朋友回答,单纯觉得研究案例很有趣,自己还特别喜欢关系简单、数字多的案子,而且,从小就喜欢和人争来争去。


在这个简单的回答里,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有兴趣,二是有天分、有能力。


① 兴趣,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因子


真正让你感兴趣的东西,是能让你不吃饭、不睡觉也愿意花时间的,找到兴趣非常重要。如果你选择感兴趣的事儿作为职业,不容易感到工作辛苦,也更容易做出成绩。


很巧合的是,目前她所在的律所,把法律服务也打造成了可批量的”产品“,所以,类型案子特别多,关系特别简单,数字计算特别复杂。好在,她丝毫不觉得吃力。


我认为,这就是兴趣所在。


② 天分和能力,是职业选择的不可忽略


有的人,凭着一股拼劲儿和对梦想的坚持,就能感染身边的人一起奋斗,做与众不同的事,让年长30多岁的投资人都可以无比信任,这是典型的具备从0到1的能力。


而我就不一样,我更关注细节,有足够的耐心,对一些微妙的变化会有较深刻的认知,因此,我知道自己也很典型,可能不适合从0到1,但具备从1到10的能力。


有的人适合创业,有的人适合守业。同理,天分和能力的不同,能让有的人适合市场,有的人是适合销售,有的人适合服务。


朋友说,“我的天分,更多表现在现场调解或是庭审,总能不让自己吃亏”。


“从你个人来看,对那些关系简单、数字复杂的类型案件感兴趣,在与客户沟通、对手争论方面有天分。理想上,有没有能够让你长期保持这种状态的律所?” 她想来想去,发现最接近的就是自己所在的这家律所。


道理很简单,公司化律所的特点是,有品牌、有产品、有分工、有协作、有管理制度,像公司一样经营。同时,朋友所在的这个律所,推出的「行业化法律服务产品」也是自身兴趣所在。


她可以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并且有能力和天分把它做好,越来越“专精”。一旦坚持下来,就会在职业赛道里呆得持久,职业的修养也会不断加深,未来会遇见更多可能。


所以,对于朋友而言,留在公司化律所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


04.


我敢肯定,下一个5年,朋友会再次遇到瓶颈。


那时,我的这个逻辑就不一定成立了,再次考虑选择「专精」还是「通博」?也许,朋友会想:要不要学一点「管理」,向综合管理岗过渡,去挑战驾驭更大的盘子呢?


最后,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


1. 当遇到职业瓶颈时,首先,要分析自身的纠结究竟是什么。几乎无一例外,对于工作,是选择「稳定低收入」还是「不稳定高收入」;对于个人发展,是考虑「兴趣」还是「能力」,选择「专精」还是「通博」;


2. 选择工作,稳定性和收入不是最重要的,一定记得看行业趋势,看头部收入,懂得以终为始;


3. 对于个人职业规划,首先,努力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分析在这个兴趣上,是否有「天分和能力」。其次,早期先「专精」,后再考虑「通博」。


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文章来源:哲响


律师遇到职业发展瓶颈时,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