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帮忙找律师,聋哑人律师谭婷

时间:2022-11-28 02:55:43来源:法律常识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7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的报道。

无声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有人回答,是黑白分明的世界。

一句真诚的“我太感谢你了”,和一句充满讽刺的“我‘谢谢’你”,对于聋人而言,都是一个意思。在他们眼中,所有“谢谢”都是善意,不会有戏谑、讽刺等其他含义。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正因如此,误解、矛盾,才能轻松隐匿在黑白之间的无声地带。

谁能为他们带去一束光,照亮无声地带,让聋人看清世界的同时,也被听到?

2020年,作为中国第一位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聋人,谭婷在16.2万考试合格者中,在全国近3000万聋人中,举起了她的手。

“普法是一辈子的工作”

“我的使命,就是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无声的角落里。”

备考3年,成功通过法考后,面对铺天盖地的采访、无数耀眼的聚光灯,谭婷屡次提到这句话。

不过,有人也提出质疑:“她连庭都出不了,何谈正义?”

就连她自己,也曾拿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找老师唐帅求助。“我通过考试后,又能干什么呢?我都没有办法出庭。”虽然谭婷可以说话,但因为听障,需要依靠手机语音转录才能顺利交流。

唐帅是中国第一位为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手语律师,他深知如今聋人获得公共法律服务的难点,不仅在寻路无门,更在法律意识淡薄。

离婚怎么离?怎么才能让别人还钱?由于不懂法,一些简单的问题都能成为聋人生活中极大的困扰。

唐帅回答谭婷:“出庭只有几十分钟,但普法却是一辈子的工作。普法的意义远大于出庭。你就是星星之火,既可以为聋人群体普及法律知识,又可以带动更多人为聋人提供法律服务。”

星星之火,谭婷记住了。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她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账号,定期推出普法短视频和直播讲解。越来越多的聋人找到谭婷。现在,谭婷手机里的微信好友人数已经将近4000人,全是找她咨询的聋人。而她帮助过的人数,远大于这个数字。

很多聋人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有时间咨询,所以谭婷时常需要在夜间接听视频通话。咨询人数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

在镜头前,两人无声地交流着。有时候几十分钟,有时候几小时。

尽管咨询不收取任何费用,她却丝毫不因额外的工作感到负担。“这怎么会是负担呢?每一次帮到别人,我都很开心啊!”说这话时,她的脸上浮现出温暖、爽朗的笑容。

谭婷分享了近期的一个咨询案例。一位聋人因为听信朋友的话,在借贷平台上帮朋友借了钱,一心以为这笔钱最后是由朋友直接偿还,与自己无关。当聋人发现问题时,还受到朋友威胁,“如果你找律师,那你就是共犯”。

聋人找到谭婷。谭婷马上联系律所里的律师,帮他打赢了官司,钱最后由其朋友赔偿。

面对因为不懂法而被他人“钻空子”的聋人朋友,谭婷打心底为他们着急。“聋人朋友其实很需要法律知识的普及。上次有位朋友专门过来感谢我,说要不是我,他都不知道原来高空抛物是犯法的。”

谭婷以前帮助过的人,现在也在跟着她一起学法律。上个月,一位住在江苏的聋人守在谭婷的直播间,问她是否还对自己有印象。在他说出自己名字后,谭婷惊讶地用手语问道:“这么久了,你还记得我呀?”

这位聋人也随即回复:“你帮过我,我当然记得。我非常感谢你,有机会我要来重庆请你吃饭。”

原来,2018年这位聋人遇见抢劫,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和沟通不便,无法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警察解释清楚。他辗转联系到谭婷,经过数小时沟通,谭婷帮他写了事情经过,让他打印下来交给警察,成功立了案。

当聋人朋友感动于谭婷的认真时,谭婷也总是被他们的真诚感动。“聋人朋友很朴实,有的会把自家种的水果寄给我,有的就像这样一直记得我。这些小举动成为我坚持的动力。”

谭婷和同事的努力,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唐帅说,大家在直播间问的问题也不一样了,以前可能问怎么离婚,现在会问离婚后夫妻双方的财产如何分割。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作为中国第一位通过法考的聋人,谭婷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学霸”。

听到这个称呼,谭婷大笑起来,连忙否认。她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8岁因为一场医疗事故丧失听力。那时,她二年级还没有读完,只能每天在家看其他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

“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去上学啊?”她反反复复地问父母。

父母总是说:“等你把药吃完了,就可以去了。”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虽然年纪还小,但她渐渐明白,学校可能回不去了。

“那段时间,我还经常做噩梦,梦见自己背着书包去上学,但听不到大家说话,被校长赶了出来。”谭婷说,当时她每天心里都特别难受。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成了她的希望。她每天翻着字典,对着拼音自己学认字。

13岁时,父母了解到西昌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于是将谭婷送过去学文法手语。

一开始,她被要求从二年级学起,但她坚持要去上五年级的课程。她觉得自己年龄大,去上二年级不合适。老师和父亲都不同意,她想方设法“抗议”。父亲拗不过她,找老师说情让谭婷读了五年级。

虽然一开始跟不上,但是她把生活中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成功成为班级第一。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读书肯定要努力,如果我不奔跑,谁来替我奔跑呢?”说这话时,她脸上又一次露出温暖的笑容。

后来,谭婷转学到乐山特殊教育学校时,已经能从七年级跳到高一了。

求学过程中,她一直在加速奔跑。求知若渴是一方面,另一个原因是她“不想父母太辛苦,虽然读书不要学费,但是生活费、路费也是钱”。

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开过拖拉机,做过木工;而母亲除了种菜卖菜,还要为家事操劳。“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他们一直都非常支持我读书。他们觉得女生应该自立自强,学习更多知识,做到经济独立。”谭婷说。

2013年,她通过高考进入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同年级4个考生中,只有她一人考上本科。也正是那一年,她的父亲去世了。

“我那时整个人都不行了,崩溃到大哭,人直接昏了过去。”谭婷说。

父亲去世了,但谭婷知道,求学路还要继续,并且必须继续。

在她接触的聋人里,女性聋人常常被轻视,婚姻被认为是她们最好的归宿。有的人不识字,也不懂什么叫“领证”,就被家里人带去民政局,稀里糊涂在结婚证上签了字。

但谭婷一路走来,父亲对她的前途从没有半点犹豫。

“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句话一直深印在谭婷心里。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中国第一手语律师”的困境

2017年,谭婷大学毕业,她首先考虑的是要不要去当老师。

同年,唐帅情绪陷入低谷,“中国第一手语律师”的头衔压得他喘不过气。

唐帅可以做第一,但他不想做唯一。可是现实是,他既是第一,也是唯一,许多聋人办理案件都会想办法来找他。

他想过改变,曾经把一批年轻律师送去学手语,希望可以培养更多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从业者。

“半年时间过去,我发现他们学了等于没学。”唐帅解释,“首先,手语分为‘普通话版’和‘方言版’,你如果只掌握文法手语,很有可能无法和只掌握自然手语的人沟通。其次,他们不懂聋人思维,会手语也没有用”。

唐帅精通手语,是因为他的父母是聋人。“我的初心就是来自我父母,我对聋人群体有一颗同理心。”

聋人朋友称呼唐帅,不用“唐律师”,而用“唐法师”。唐帅解释,因为大多数聋人当时都分不清律师、法官两个身份,索性“合二为一”,简称“法师”。

“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们是尊敬我的,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们有多需要帮助。”唐帅无奈地说,“但我只是一个平凡人,没办法为所有聋人提供帮助”。

一个深夜,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唐帅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惊人的想法:“为什么不让聋人来学法律呢?只有聋人最懂聋人啊!”

说干就干。第二天,唐帅就动用了自己在业内所有的资源,联系到中国4所法律专业顶尖的学校,试图找出正在学法律的聋人。但是他失望地发现,没有一个学校的法律专业招收聋人。

聋人考上本科都难,就算选了法律专业,又由谁来教呢?

“我自己来吧。”唐帅开始了他第二次尝试,2017年面向全国聋人,招收律师助理。

唐帅可能没有想到,他为聋人做的事,如同一颗掷入水中的石子,已经激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谭婷就是被“涟漪”影响的一朵“浪花”。她看过相关报道,知道有位唐帅律师,一直在为聋人发声,但从未想过自己会和他产生交集。她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惊喜地报了名。

“我当时想,唐律师这么厉害,为我们聋人发声,我要跟他学习。”谭婷说。

那年,唐帅一共招聘了30名聋人律师助理,谭婷是其中之一。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备考之初犹如“听天书”

一开始,谭婷并没有想过参加法考,或是从事相关职业。

改变她的不是唐帅,而是一群又一群来找唐帅咨询的聋人。

“我有时候看见他们着急,我也跟着着急。我很想帮他们,可是他们问的问题,我也不懂。”谭婷说,看见所有聋人都围着唐律师一个人转,她恨不得把唐律师“拆”成几个,“一个聋人分走一个唐律师”。

看见聋人把手语律师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谭婷迫切地想学习法律知识,帮助他们。

谭婷知道,通过法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但哪怕对健全人而言,法考都不是易事。她不仅不懂法,更不懂法的逻辑。

打开视频,打开书本,谭婷最初觉得自己在“听天书”。她举例,看到“法人”两个字时,她还以为是一个具体的人。后来上网查资料,才知道“法人”是组织,而非一个人。最难理解的是法律背后的逻辑,比如,律师为什么要给坏人辩护?

通过学习,她才明白,“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也有被法律保护的权利”。

如今说起这些轻轻松松的她,3年来,却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6点起床,11点睡觉。

“我基本上靠看视频学习,有字幕的视频还好办,没有字幕就只能自己看书。看书看不懂,我就只能一遍一遍再看。”谭婷说。

曾经准备了两年法考的网友小叶看了谭婷的事迹深受感动。他表示,法考的科目数量多、内容大,时常需要把视频开成2倍速、3倍速,快速过完内容。“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有字幕的辅助,大概懂意思了就过。我无法想象,谭婷怎么对着视频一遍遍消化这些生涩的内容。”小叶说。

第一年,谭婷的主观题差10分,第二年差4分。虽然每年都离目标近了一步,但是在第三年时,命运又和她开了一次玩笑。考试前一周,谭婷的母亲确诊为癌症晚期。

她想放弃考试,但是母亲却坚持让她参加。

每次谈到母亲,称自己是“小太阳”的谭婷,还是会忍不住落泪。她一边流泪,一边回忆:“一辈子居住在大凉山的妈妈,在求医时才第一次知道汉堡长什么样,看到高楼大厦都特别惊讶。”

今年,谭婷有了自己的女儿,这也让她更清楚母亲的辛苦,也更加感激母亲的支持。

父亲、母亲、唐帅、聋人朋友……一路上,谭婷都不是独自在奔跑。也正因为一路上获得了数不清的支持与爱,如今在接到一个又一个咨询电话时,她都会耐心解答。

“谭婷的成功,给了我很多信心,让我觉得这件事是有人可以接着做的,同时也给了很多聋人信心,让他们多了一个渠道发声,同样也有榜样可以学习。”唐帅说。

从2017年到现在,迎着“正义之光”向律所走来的谭婷,最终也成为其中的一束光。这束光更为特别,直接照进了聋人群体的无声地带。她用她的可能,换得了一种更大的可能。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越来越多的“谭婷”将出现

谭婷如同一个杠杆,撬动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激起的不只是涟漪,而是更大的波浪,将影响更多人。

谭婷通过法考,就是巨石落入水中的那一刻。许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出现了。

唐帅主动联系到他的母校西南政法大学,希望能够从学校层面,开始培养一批既懂法律又会手语的新时代复合型法律人才。

“谭婷就是我做这件事情的底气,我可以大胆地说这件事是有必要,并且可行的。”唐帅说。

2021年1月,西南政法大学2020级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正式开班。这不是一个临时的兴趣班。实验班是固定专业,学制为4年,学生需要优中选优,上千名新生中只遴选40名学生进班学习。

谭婷和唐帅目前均是该实验班的外聘教师。唐帅笑道:“实验班的同学需要修满16个手语学分,手语考不过毕不了业。”

去给学生们上课的谭婷,感到非常开心。“他们都比我优秀。看见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来帮助聋人,我也更有力量了。”

作为首届实验班的学生,20岁的马文睿同样也被谭婷的热情和事迹感染着。“在进入实验班前,我和父母都观看过谭婷老师的视频,深受感动。当我知道她会来给我们上课时,心情也很激动。”马文睿说。

谭婷老师也受到班上学生的一致好评。她开朗、热情,能迅速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从不吝啬鼓励和夸奖,并且有问必答,她的课堂总是“热热闹闹的”。在教导手语的过程中,她也经常跟学生讲述聋人如何思考,该如何和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推广公共法律服务是我的初心。进入这个班之后,我也更加明确自己的使命。希望我可以让更多听障人士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马文睿说。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此外,唐帅律所所在的重庆市大渡口区残联也主动联系到唐帅,希望能购买他们的普法服务,让手语普法能够触及更多聋人群体,同时也提出为特困聋人群体在法律服务上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几年时间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参与其中,他们共举“同一把伞”,为聋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唐帅再也不是中国唯一一个手语律师。在不远的未来,谭婷也将不再是中国唯一一个聋人律师。

如今,律所的一位助理已经通过了法考客观题考试,有望成为中国第二位聋人律师。

“当然,两个手语律师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按照1万个聋人需要有1个手语律师的比例,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社会上出现3000个手语律师,3000个手语检察官,3000个手语法官。”唐帅说。

关于未来,正在读大二的马文睿也深知前方有许多挑战,但她认为:“挑战也意味着一种方向,才能让我们知道应该在哪方面发力,更何况还有谭婷老师这样的榜样给我们力量。她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都能成为律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为了这3000万聋人努力呢?”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