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01:00:36来源:法律常识
近日,一份《关于南大彩云尖山支教队提前结束支教的声明》发出后,引发广泛关注。《声明》称:自今年7月13日起,江苏南京大学彩云尖山支教队到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尖山乡尾坝村山顶小学支教以来,出现多起女队员被当地游民骚扰事件,包括言语骚扰、行为骚扰、偷看换衣、偷内衣裤等,支教队还发现当地游民申某偷拍女队员洗澡,并将偷拍视频传播。(7月26日《春城晚报》)
从新闻看,女支教队员在村里遭骚扰,是少数村民为之。最为舆论关注的洗澡被偷拍一事是未成年孩子所为,其母一度还为孩子的不法行为下跪道歉。之所以先摆出这样的事实,并非是欲替犯错的人辩护,法律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天经地义!不过,舆论切不可将孤例、个例事件上纲上线,进而放大到“农村人”身上,要知道言语的粗俗、品行的低端只是人性的“越界”,与身份、地位、所处的环境无关。
其实,现实生活中拿点盖面、以偏概全的例子并不鲜见。比如云南黑导游事件偶发,一些不法导游强迫游客购物、消费,公众就对云南导游嗤之以鼻,让其他好导游也跟着受冤屈;曾经出现过青岛“天价虾”事件,游客就认为青岛老板黑心,去旅游不敢再点虾,让做正经生意的老板也受损……把个例标签近乎“暴力”地贴向一个地域、一类人群,长此以往,人们的潜意识中就会对一类人群形成一种固有印象,从而区别对待,让很多人跟着“躺枪”,被污名化。同样,南大彩云尖山支教队员在云南小山村的遭遇,也属小概率事件,最好的处理方式自然是就事论事,严惩责任人,给受害者一个交待。
然而,透过这件事情深入观察,支教队员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异域风土民情,也是需要提前做好的一门功课。因为大多数支教队员的生长、生活地与支教点距离遥远,不同地域间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大相径庭,甚至语言上的不同,还会闹出“鸡同鸭讲”的尴尬。在云南当地方言中,“妹儿,来家里耍”,毫无疑问就是邀请来家做客的意思。可将这句话放到北方语系来理解,就带有挑逗、骚扰的意思了。可见,“耍”被女支教队员误解为侮辱,着实是吃了对地方文化了解甚少的亏了。
此外,坦诚的沟通交流也是支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村民,要开放包容、开门迎客,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支教队员,让其在学习中放宽眼界视野,快乐成长。于支教队员来说,语言上的交流障碍在所难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这就要求要有主动沟通的耐心,切莫单方猜忌和误解,不然只会伤人伤感情。正所谓“信任好比玻璃杯,需要双方小心经营呵护。”
一言蔽之,支教是个人或组织帮助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学子的公益行为,应被无条件鼓励和支持。南大彩云尖山支教队员为山区孩子“送教上门”,还带来爱心书包、鞋子、衣物等,这些善心善举都当被无限发扬和推广。遗憾的是,本来好事一桩却被少数人破坏。不过事件发生后,当地公安、教育等部门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对当事人作出法律严惩,特别是对偷拍视频的申某给予“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处罚,起到了一定的震慑效应,希望当事人能够“吃一堑长一智”,规规矩矩走好今后的人生路。
文/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