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16:37:13来源:法律常识
答:
分两个立场描述这事:客户角度 和 律所角度。
客户角度说,如果没有熟悉的律师,那都是陌生的律师。
陌生的律师,大致上有三种:
1、非律师销售
2、律师销售
3、律师
先说最常见的,律师,就是市场上最多的,自己谈案子自己办案子的。
因为都是第一印象,都是凭眼缘,基本就是只能凭着形象气质谈吐来选律师。如果是大案子,性质特殊的案子,比如想找个意大利语律师去意大利谈奢侈品代理合同,那就需要转介绍。
如果是小案子,比如寻常普通人打个普通官司,普通人的能力根本没得选,只能选:老的,气场足的。然后每个普通人点不一样,有的人想律师有关系,有的人看重律师性别年龄,有的人看重律师描述的支付方式,有的人希望律师做承诺。这些点最后都是转化成印象的好坏。
如果你想避免,因为自己搞不清楚专业问题,选错律师,无非就是两条路,第一,选只做单一产品的律所或者律师,第二,选价格贵的。就是谁案子多又贵又专选谁,因为已经干过的业务多就是多,专就是专,杂就是杂。西服可以买,办公室可以租,关系可以吹,唯独案子没办法造假。
比如说,交通事故,我们知道每个所都做,你可以有至少三种选择,第一,法院门口走一圈,第二,去一家大所,第三,在医院等着有人上门塞名片。
一般来讲,塞名片那个最靠谱,为什么,交通事故这个产品,对大部分律师来说都能做,无非做得多或者做得少。到急诊室塞名片的,一般都是只做交通事故的,因为符合这个产品基本的营销原则,这个塞名片的背后一般都是一群常年大量做这类案子的律师,那么被坑(虽然依然有可能被坑)的概率就相对低了。
再比如说,离婚。几乎所有的律师都接离婚案子,但是你要是想避免这个律师拿你练手——因为你找的这个律师一年三十个案子做了三年,可能总共只做了五个离婚案子,他就和一年三十个全是离婚案子哪怕只干了一年的律师没得比。
到了大型挂靠所,有两个律师,不是同一个团队,咱们都见了:他俩同一家所,一个是什么案子都做的,一个是只做离婚案子的。两个都会讲自己很专业。客户你没有办法比较谁更专业的前提下,凭自己的常识、眼缘或者价格判断不出来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谁做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刑事辩护。谁做,就淘汰谁。
再比如说,找个刑辩律师,一样道理,谁代理民商案子,就不找谁。
并不是说什么都做的律师收费一定低,也不是说刑辩律师就一定不忽悠人,只能说在取舍的时候,尽量选择下限高的。
所谓下限,就是避免自己花30万律师费,找了一个做了10年培训学校老师,考了司考执业没两年,什么案子都接,看上去一表人才,实际上刑事案子一个没做过的律师。他可能拿了你的钱,连刑事案子有三个阶段,需要去会见,需要找检察院谈认罪认罚都不懂,一直熬到开庭他去出个庭,坐在辩护人位置上一句话不说。
然后就是销售,销售共同的特点,就是你见到他,但是他不办你的案子。
现在销售无非两种,一种是律师销售,他自己不办案子,案子全给别人做,一种是非律师销售,自己不是律师,案子是律师做。
以目前的行业生态来看,大规模采用非律师销售的所,甚至整个营销团队全部是非律师的所,基本质量难以保证。
第一个问题,就是非律师销售普遍会,做承诺,降价格,乱定方案。不能办的说能办,做不到的说做的到。反正验证这些谎话要几年时间,丢给下面律师律师也不敢反抗,于是就从一开始就错下去。
这种团队一般是三年一个周期,就是三年这些案子因为兑现不了承诺,就开始达到投诉的高发期了,有的产品,投诉率高达30%~40%,想想看,10个客户有至少3、4个都要去投诉,而不仅仅是不满,以至于律所要严防死守,在接待客户的区域就进行物理隔离,这个投诉就到了多么可怕的程度。
非律师因为有大量业务,可以“卖”给律师,也不会爱惜律师的品牌和名声,一旦出了事,拔腿就可以走,而司法局又管不了他们:司法局只能管律师,管不了非律师。律所也一样管不了他们,这个年头,有案源的就是爷爷,光是有业务能力的就和孙子一样。所以律所经常是明知道投诉也要硬吃下来,只是因为这些非律师销售能带来眼前的案源。
律师销售,在行业内是个稀缺资源,如果是2B业务,律师不办案子拉案子,就是合伙人干的事,也就是说你从市场角度说他是销售,在律所角度管这种人叫老板,叫资深律师。我们讲,一个律师,他不擅长卖东西是大概率,如果他又能当律师,又是个好的销售,这种人就是律师中的能人,这种人多难遇到,多难培养,多难留住。
所以通常来说,有证但是不办案子的律师,往往比有证办案子的律师的办案能力强。之所以总有人讲这些律师能力不行,主要就是在一些底层律师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说创收高的老律师都是“忽悠”和“关系”。
如果忽悠那么容易,如果关系那么简单,不需要能力,只要躺着就能忽悠和关系,我就给你们讲,今天市场上就不存在没关系不忽悠的律师——因为没有案子的时候,如果只要忽悠就有案子,没有人一个会没案子。
律师销售同样在市场上混,他和非律师销售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一旦忽悠客户,他不能拔腿而去,客户是追着他的,不会追底下办案的律师。客户都懂这个道理,没有小弟接待客户,拉了业务领导干的,都是领导拉业务让小弟干的,所以客户通常会认为销售是办案律师的领导。律师销售自己也挂靠在律所,从咨询开始提供的就是法律服务(这是合规的),非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反而是不合规的,司法局就能管到销售环节:一个律所主任拉了案子,你就说这人收了钱不办事,你投诉他,他如果对每个客户就这样,那这个律所主任一年光投诉得多少?作为直接面对投诉的人,大部分所主任都是办案能力实力过硬的,他不重视生产他就被干死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说营销能力强,可能营销,老主任拉业务年头太多了,办案子业务生疏了,但是如果你真拿他下面干业务的小弟和这个老主任比业务能力,只要老主任不干别的就关注一个案子输赢,小律师大概不是老主任的对手。
如果我是一个客户,不考虑前面说的价格、专业,光是在三个身份中让我选一个,自己谈自己办的我不选,不是律师我也不选,我就找那个律师自己不办案子的。前者我觉得他没团队,不可靠。不是律师,我就担心是骗子所,在这种所干活的律师不可靠。是律师销售,就说明这个律所能留住这种人才,才敢委托。
按照这种标准:金杜、君合这种所,业务逻辑符合行业规则,基本的底线还在线的,在我不了解,没有关系,不能分辨专业的时候,才能被我筛选出来,而避免了委托到,我不是歧视谁啊,我就是说挂靠所没办法满足我对律师能力下限的需求:我怎么知道你是龙是蛇?
但是还有第四种,就是不接案子,但是办案子的律师。
我自己找律师的时候,经常找别的团队的办案子的律师,就是某种意义上绕开了上面的老板,直接找到了下面的业务骨干。这样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业务基数:比如已经办了几百个刑事案子,同时,又省了钱。
比如说哈,亲朋友遇到牢狱之灾,帮家属找律师。
北京、上海、杭州的超级刑辩律师,一个案子50万、100万、200、300万,多贵的都有。我不会真的花200万请主咖。但是我愿意花个10万请他下面的小弟。这样既省了钱,又保证了我的业务需求。
但是能找到这种律师,本身也是基于一定的行业内的积累,对普通人来说,这是基本做不到的。
最后我说说站在律所角度判断律师是否靠谱。
“靠谱”,按我的理解,就是符合了案件的需求,该赢的不输,会输的有希望赢。咱们不可能说找到一个古美门,有主角光环,100%赢,这不现实。
比如我是律所,我手里有个案子,我要给这个案子选律师,因为我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我有专业能力区分律师与律师不同的水准,我的维度是什么:
第一,就是过去合作的业绩,看这个律师有没有明显的缺点。
比如,懒,马虎,撒谎。这些都必须没有,而且是要合作了数年之后,这些问题都没有。这个律师最好是在你给他分配案件之后的这么多年里,从不偷懒,从不马虎,从不撒谎。你可能觉得这很难,但是对律所来说这就不难,无非是从几十万人里选,少说符合这个标准的占一大半。难的是你确实要和他合作那么多年。
第二,就是过去合作的业绩,看这个律师有什么地方特别突出。
经验维度上,办没办过类似的案子,比如一个洗澡时租客触电的纠纷,大概率没有人有机会办这种案子,但是如果你干的年头够多,只做某一个类型的案子,比如你做大型租赁公司的法务,你就高概率会遇到。你办过其他律师没办过,这就是优势。
专业维度上,每个律师下限接近,但是上限不同。比如说同样是针对银行的诉讼,律师们会设计查处银行违规批贷的问题,大部分律师都会根据经验找到商业必须竣工才能发放的规定,但是有的律师就能做到从刚性兑付上做文章。
智慧维度上,也是一样的情况,律师行业有句话,叫legal mind ,business sence。一个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了,有这么多代律师都能把这句话口口相传,如果这件事很容易做到,他就压根是天经地义的,以至于不需要特意编程名言。实际你就是看到几十万人的行业,legal mind比比皆是,business sence凤毛麟角。这就和我说,律师销售大概率是人中龙凤一个道理,而凤凰本身就标志着她脚下是梧桐。
谈判维度上,有的律师谈判能力很强,有的律师谈判能力很弱。大部分案子,背后是一个纠纷,案子不一定等于纠纷,但是解决了纠纷一般都能解决案子,这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谈判能力强,就是达到目的的能力强。
客户维度上,上面那一堆,加一起可能都不如客户这个维度强来的管用。因为你律所总是识货的,就必须上面说的刚性兑付,你的团队十个律师里面可能也就出这一个,比别人聪明,比别人专业,但是他大概率不比别人擅长维护客户,就是光是你律所喜欢他,客户不喜欢。而客户不喜欢的律师,你再怎么认可,你也要帮他擦屁股,客户喜欢的律师,不但不用你操心,还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业务,作为律所,肯定是喜欢能把客户关系处理好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