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如何定案,论述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时间:2022-09-22 02:12:06来源:法律常识

交通肇事罪的几个问题研究一: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与地位

近日,蚂蚁刑辩团队承办一起交通肇事罪案件,案情如下:

在一个雨夜,张某驾驶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与电动三轮车相撞,三轮车发生侧翻,三轮车车主李某因抢救无效死亡。

经交警部门调查,张某当晚饮酒,在雨天行驶未降速,且属于肇事后逃逸,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张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张某在供述中称,发生事故时坐在副驾的王某看到情况紧急,伸手转动方向盘,严重干扰了张某驾驶。检方起诉书指控张某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蚂蚁刑辩团队认为张某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本案作无罪辩护。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需满足致一人死亡或三人重伤,同时承担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两个条件。本案致一人死亡事实清楚,因此,无罪辩护的关键就在于张某是否需要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蚂蚁刑辩团队将从本案出发,连续多期分享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办案经验和辩护思路。

第一期

交通事故认定书在交通肇事罪中地位与性质

办理交通肇事案件,《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案件中极为重要的证据,绝大多数案件都是直接以《交通事故认定书》中所认定的责任作为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的依据。

那么,《交通事故认定书》究竟属于何种证据种类?是否属于免证事实?能否进行质证?法院能否直接援引其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

1、《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何种证据类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该规定明确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但对于其在刑事诉讼中属于哪一类法定证据类型,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其属于勘验、检查笔录;有人认为其属于鉴定意见;有人认为其属于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具的意见;有人认为属于公文书证。

笔者更倾向于其属于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具的意见,因《交通事故认定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更符合鉴定意见的特征,但交警部门又不属于鉴定机构,显然不能出具鉴定意见,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其定性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具的意见。

2、《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需要质证?

“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经过庭审质证”,无论《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何种证据类型,均需要依法进行质证,只有事故认定赖以成立的证据经过庭审质证无误,才能评判责任认定的合法性、合理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二条规定:“ 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审查、核实、认定证据”,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做出的责任划分、伤残评定确属不妥的,则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

可见,《交通事故认定书》不能当然地作为定案依据。同时,《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警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具的文书,其标准往往不能达到办理刑事案件的要求。对于此类证据,切不可采用“拿来主义”,法院应当采取更为严格的标准对此类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审查事故认定的程序是否合法;审查事故认定的事实与其他证据间是否存在矛盾;审查事故认定的责任是否得当。

法院经审查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属不妥的,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其不予采信。

3、《交通事故认定书》同样应当符合证据的三性

所谓证据的三性,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交通事故认定书》虽为交警部门制作,具有较强的可信性,但并不代表一定准确。

从客观性而言,《交通事故认定书》是由交警人员根据自己交通背景知识做出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对于同一交通事故,根据每个人对认定标准的理解不同,很可能在责任认定上出现不同认定。

在合法性方面,交警在事故认定时是否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收集证据、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等方面均需要审查。

很多人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必然与案件具有关联性,便不对关联性进行审查,实际上未必。本案的《交通事故认定》遗漏评价了与责任认定具有重要关联性的一个要素,也就是第三人干扰驾驶这一因素。我们认为,关联性不仅要求证据与本案有关,还要求不能遗漏与案件具有关联性的评价要素。

综上,《交通事故认定》虽由交警部门出具,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但其性质仍是案件证据,需要经过法庭质证,对其证据三性进行严格审查,若不符合刑事案件标准,甚至存在明显不妥,则应依法排除。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