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天可以取保候审吗吗,啥事取保候审

时间:2022-09-22 06:24:12来源:法律常识

去年4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把“坚持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推进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列为2021年工作要点,这一刑事司法政策有效地扭转了我国审前羁押人数过多,普遍适用暂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的普遍化现象。

根据2022年2月24日《检察日报》刊发的《少捕慎诉慎押》可知:2021年,诉前羁押率下降至42.7%,比2018年下降了12.2个百分点,无逮捕必要不捕人数占比首次超过50%。无独有偶,2022年4月27日《法治日报》刊登的《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实一年间》中的数据显示:2022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4.3万人,同比下降27.3%;不捕8.6万人,同比上升21.2%,不捕率38.1%,2022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逮捕率降至61.94%,同比下降11.25%,其中,普通犯罪逮捕数下降幅度最大,达29.6%。

与此相对,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适用率显著上升。那么,什么是取保候审呢?取保候审的条件、方式有哪些?被取保候审人又需要遵守哪些规定呢?

取保候审的概念

取保候审的那些事儿

取保候审,是指司法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等情况,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以确保其配合司法机关办案而不对其实施羁押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此外,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同时,《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还规定了不能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前述(三)(四)情形例外);人民检察院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方式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方式有两种: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但不得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与保证金保证。

所谓保证人保证,是指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并出具保证人,保证被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配合办案。作为保证人,须符合以下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一般而言,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无法提供保证金,也无法提供符合上述条件的保证人的,司法机关会变更强制措施对其羁押。但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刑事诉讼法》作了例外规定: 人民法院对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被告人接受社会观护。

对于不履行监督、报告义务的保证人,将被处以1k至2w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将追究保证人刑事责任。

所谓保证金保证,是指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到指定账户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配合办案的保证方式。

对于交纳保证金后顺利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不配合办案,保证金可能会被部分或全部没收,并有可能变更强制措施。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同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另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对于取保候审期间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取保候审的那些事儿

上述解读系就特定案例而言,笔者虽尽最大努力追求内容的准确,但不排除存在错漏的可能,以上内容不作为法律建议。如需专业意见,请就个案咨询。另,相关图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取保候审的那些事儿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债权 伤残 条件 鉴定 工资 程序 补助费 刑事案件 拆迁人 兵法 期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客户 当事人 企业 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