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10:18:08来源:法律常识
法制日报记者 章宁旦
“法律诊所”内的驻点律师与前来咨询的居民。
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建设二马路东三街1号的二楼,建设街“法律诊所”就设在这里。
“我邻居的违章建筑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我该怎么处理?”“年纪大了,想给子女留下一份遗嘱,但又不知道怎么写才合法,麻烦劳律师教教我。”……
居民(右)在“法律诊所”向驻点律师咨询法律问题。
11月10日的下午14时,急冲冲赶来的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驻点律师劳静珊,刚在 “法律诊所”里坐下,还顾不得擦一擦额头的汗珠,前来咨询的社区居民就开始接踵而入,让她忙得不亦乐乎。
由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律师的“诊断”,这个广东首个“法律诊所”越办越红火,每逢周三下午“开诊”,来这里的人就络绎不绝。
《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越秀区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首创律师在综合执法部门驻点办公参与案件处理和在公平竞争制度审查中引入律师事务所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实现律师参与政府决策、执法常态化管理;通过开设 “法律诊所”、推行多元化调解等举措,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法律问题。通过“政府搭台,律师唱戏,群众享用”的模式,越秀区就此探索出一条推动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让居民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政府建设新路。
驻队律师参与一线执法
破解城管难题
2017年8月,越秀区创新城管执法模式,在白云街、北京街率先开展“律师驻队”试点,由签约律师事务所指派一名专职律师常驻街道城管执法中队。
不久前,在处理某小区业主在楼顶违法建筑过程中,越秀区白云街道城管执法中队遇到了难题:因为业主有较强的抵触心理,对执法部门采取消极不配合的方式。
此后,该执法中队通过驻队律师向业主发出了一封律师函,明确阐明了其违法行为将承担的法律后果,督促其配合执法工作,按期履行法律义务。业主接到律师函后受到很大的触动。
日前,在驻队律师与城管执法队、派出所、居委会、物管公司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业主配合城管执法部门开展违建查处,该违建案件得到顺利解决。
律师(中)正在与城管队员一起查看执法现场。
据介绍,除在政府部门协助处理日常执法工作,驻队律师还需要随队参与一线执法,对行政执法进行提前研判、现场分析,指导执法人员依法取证,以第三方身份对执法对象进行法治教育,促使群众自觉配合执法。实践中,驻队律师以第三方身份对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一改行政执法“冷冰冰”的形象,对当事人更具说服力,更有利于化解执法争议。今年5月,该项制度在全市推行。
记者注意到,通过聘请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行政执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是越秀区推进法治政府的一大抓手。
越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赖志鸿介绍,越秀区为区领导配备各有专长的顾问团队,提供个性化定制的跟线法律服务,发挥“专家”作用,把好依法决策关。驻点律师配合部门做好政府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把好法治审核关。参与一线执法的驻队律师,以第三方身份向相对人进行普法教育,促使执法双方自觉守法,把好规范执法关。
“比如说,今年年初,在一项区政府投资决策过程中,政府法律顾问在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审核时,发现该项目预期发展计划不符合规划要求,调整难度较大。区政府根据政府法律顾问的建议及时叫停了该投资项目,避免政府投资风险。”越秀区法制办副主任钟涛说。
越秀区辖内现有180余家律师事务所3600余名律师,两者数量几乎占据全广州市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人数的半壁江山。实践中,越秀区结合区情,广泛调动区内丰富的律师资源,统筹协调、规范管理,以开展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和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形式,创新多元化法律服务管理方式,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实现了政府与群众、律师的三方共赢”。
记者发现,由于专业律师参与行政执法,有效降低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出台规范文件的决策风险和成本,全面提升了决策质量,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了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在基层执法中得到全面落实。
社区法律顾问让老上访户
息访依法维权
“我买的房子,付了一半房款,却因为卖方在签约前将房产抵押给了银行,导致无法过户,我该怎么办?”9月26日,因房屋买卖纠纷而长期上访的王先生坐在了建设街“法律诊所”驻点律师劳静珊的面前。
劳静珊在详细了解案情,查看了其提供的相关证据后,分析说:“根据您的具体案情,现在过户已不可能。由于这家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进入诉讼程序,要求该公司退回房款并赔偿损失。”
听了劳律师的建议,王先生表示会和家人商量下一步诉讼维权的事宜。
记者了解到,2014年6月,越秀区建设街与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共同打造的全省首家社区“法律诊所”,由于有专业律师“坐诊”,不仅社区内的居民有事就来“求诊”,还吸引了周围社区的人们慕名前来。此后,这一做法在全区各个街道推广。
实践中,越秀区坚持“广泛遴选、双向选择、择优签约、就近服务”原则,经过公开遴选,现签约21家律所约150名律师驻点全区222个社区。在确保每个社区有一个法律顾问团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派不同专业特长的律师组建顾问团队,确保每个团队核心有一个业务对口的律师。
“法律诊所”驻点律师正在为居民就法律问题出具法律意见。
在外国人较多的登峰街设立专门的外国人法律服务工作室和聘请责任心强、外语水平高的律师提供服务,帮助“老外”尽快融入广州。越秀区社区法律顾问还通过微信群、QQ值班等线上平台,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米”,“一键解决法律问题”,让群众“往上跑”改为“网上跑”,不出家门就能解决法律难题。
社区法律顾问除了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传统服务形式,还以各种方式主动加强法治宣传与普法力度,让群众在享受优质法律服务过程中培养法治思维,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使越来越多群众潜移默化形成了懂法、信法、用法的意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区社区法律顾问累计已提供免费法律服务18000余项。引导居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
加装电梯邻里起纠纷
律师调解员巧化解
日前,随着越秀区马棚岗某居民楼的加装电梯工程完工验收,这里的居民们喜笑颜开。但在此之前,他们中的大多数却都经历了从喜悦到焦虑的一波三折。
该居民楼一共九层,是一栋老旧房改楼梯楼,居住者多为退休的老年人,超过60岁的老人就有数十位,加装电梯成了大多数业主的心愿。经过多年的努力,今年5月,在获得了相关部门施工许可,施工队开始进驻施工。就在这个时候, 1楼的王女士却突然提出异议,并阻止施工,与邻居们的矛盾就此升级。纠纷发生后,马棚岗社区居委会邀请社区律师金沙一同参与调解。
不久前,经过金沙律师的反复磋商与调解,双方最终成功和解。
社区法律顾问(左二)正在为小区加装电梯进行调解。
夜晚,社区法律顾问加班为小区加装电梯发生纠纷的居民签订调解协议。
据记者了解,越秀区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推行律师担任社区调解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律所组建重点行业专门调解委员会、支持律师打造个人冠名调解工作室等方式,在政府主导下,搭建了人民调解、专门调解、律师工作室调解三大调解平台,探索走出一条专业化、规范化、高效率的基层调解新道路,使群众由“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向“有问题找律师”转变。仅2018年上半年,全区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民间纠纷1777宗,调解成功率达99.7%。
以“旧楼加装电梯”工作为例,通过社区法律顾问提前介入,采取为分歧业主解法释法、搭建双方沟通平台、制订合理的补偿方案等形式,两年来顺利推动全区212台电梯加装。“越秀经验”得到中央、省、市媒体的专题报道。
区人社局、总工会、工商联共同组建区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首批聘请11名律师担任中心调解员,承担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中心成立8个月以来,共调解案件110宗,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为律师行业树立起了正派积极的形象,从而增加了在政府与群众对其的信任度,进一步激发了律师行业的执业信心,让广大律师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反哺社会、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