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5 05:50:29来源:法律常识
“我今年48岁,未做任何整形。”
这是答法官问时,劳荣枝说出的第一句话。
随后又自我陈述,师范毕业,小学老师,是傻白甜,还很诚实。
从来没有想到会卷入这样的事情中……
她多次掩面而泣。
检方有工作人员在庭审之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无奈,她真的演成了傻白甜。
本该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再严肃不过的故意杀人罪二审,却爆出再离谱不过的热搜条目。
此情此景,与一年前一审宣判的金句何其相似:
“我不服,我相信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我要上诉。”
好笑吧?
4起案件,7条人命,逃亡20年,但劳荣枝依旧是个“傻白甜”。
劳荣枝何人?
在坊间,她是1996到1999年间,联合法子英、绑架抢劫、杀人不见血的美女蛇;
在庭上,她是针对证据缺失,把罪责推得一干二净、声称自己受胁迫的被告席钉子户。
但是,Sir今天不想多聊案情的凶杀部分。
因为,凶杀部分实在扑朔迷离。
年代久远、证据缺失,才导致劳荣枝的故意杀人情节迟迟无法确定。
也因此,劳荣枝在一审中就声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受法子英胁迫。
并且,在二审中直接翻供,一切关于蓄意杀人的指控都拒不承认。
所幸,绑架、抢劫,已经证据确凿。对此,劳荣枝在二审中也供认不讳。
Sir依然相信法律最终会给出公正的裁决,此时围绕案件过程的细节不宜过多探讨,干扰视听。
但劳荣枝在二审中无视法庭严肃性,呈现出来强烈的表演欲,并在社交平台上引起部分跑偏的关注,这才是让人觉得不寒而栗,需要引以为戒的。
现实照进影视作品,殊不知,劳荣枝与法子英的案件影响恶劣深远,折射出人性幽暗的寒光,早已在数部国剧中或多或少地浮出水面,震撼世人。
今天姑且简单盘点一下,也是想说清楚:
有些表演欲有毒,生人勿近。
01
红蜘蛛
关注劳荣枝二审的网友或许在直播里注意到,自诩傻白甜的劳荣枝是左右互搏,自打她身穿防护服走进法庭时,似乎就已经开始了一连串早就准备好了的“表演”。
除了一贯的示弱博同情,她这次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哭是哭了,可怼起检方也是非常直接,语速快,声音利索。
比如检方质问你为何跟法子英出逃后去过那么多地方。她的回答是要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果可以,还想去华盛顿。
检方质问,你为什么要事事都向法子英汇报。回答是,你可以去问法子英。
够了!诸如此类的回答,明显就是劳荣枝知道现场有部分受害人家属和媒体在旁听,顾左右而言他,绕开核心问题,扰乱视听。
将二审部分情况复述在此,就是想说明劳荣枝已经在做一场处心积虑、试图争夺流量和关注度的丑陋表演。
而令人唏嘘的是,她在影视剧中的投影却始于美艳。劳荣枝绑架、抢劫的作案模式,叫仙人跳。
而仙人跳的必要条件,是美色。
劳荣枝怎么样?
平心而论,不差。
还有那张所谓出圈的夜店圣诞派对宣传照,她的状态也是不错的。
2000年,一部名字就很骇人的国剧播出了,它就是《红蜘蛛》,副标题是:十个女囚的临终告白。
其中就选取了劳荣枝案。剧组选角时在颜值方面可一点都没客气,就是要制造强烈的反差感,越美丽越堕落。
有气质出众的大家闺秀,刘琼。
有清秀可人的风尘女子,张周兰。
当然,也有以劳荣枝为原型,身材惹火、媚骨天成的米兰。
有了美色的加持,引诱就变得水到渠成。
首先,是锁定目标,大款出入的机场贵宾休息室最好。
其次,是吞服药丸,假装晕倒,投怀送抱。
最后,发生了关系,骗取了信任,就进入屡试不爽的绑架勒索环节。
《红蜘蛛》里,借鉴了劳荣枝案中最经典的一幕——狗笼杀人。
张姓大款兴冲冲来到米兰的出租屋,美人却连娇带嗔,不依不饶:
狗笼缺个门,就要你给我拧的门!
莺啼燕语,哄得大款春心荡漾,满口答应:
你放心!我用最粗的铁丝给你拧个门,保证让狗出不来!
谁是狗?
一杯水下肚,天旋地转。
再次醒来,屋内陌生男子的尖刀已抵向自己:给你家里打电话,30万!
方知,这色欲拧成的钢筋狗笼,关的竟就是自己。
最后的结局,也被网友称作神还原。
屋内的陌生男子,米兰的男友,因贪财而掉入警方的追踪布控。
心思缜密的米兰,见男友未归,当即撤退,毫不留恋。
临走,她也没忘了勒死狗笼中苦苦哀嚎的张姓大款。
人命算什么?
只要对自己不利,就须除之而后快。
无论是《红蜘蛛》里的米兰,还是真实案件里的劳荣枝,都是以美作案。
然而,真正的元凶,就是美吗?
没那么简单,米兰的狩猎是步步为营,吃准的恰恰是人性中的虚荣和占用欲。
你能看到米兰与男子搭讪的手段,不是赤裸裸地将欲望摆上台面。
而是服药将自己迷倒,不经意间流露最脆弱无助的模样。
你也能看到飞机上被问及是否孤身一人,她泫然欲泣,文青发言:
纯洁无瑕、弱不禁风,甚至还有点小文艺。
这是傻白甜一词尚未流行之前的鼻祖状态。
而这,也恰恰是二十年后劳荣枝一审时的状态。
“他死了我原谅他,我恨我自己”,纯洁吧?
“我是温柔、善良、胆小”,柔弱吧?
至于二审时的“没有整容”,又何尝不是一句试图精准击打的狡辩:她当然知道这句话能够多大程度上剥夺对案件本身关注的目光。
二审中,她多次提及媒体和旁听人员的在场,以及自己的案件会上“今日头条”,以至于法官和辩护律师提醒她不要跑偏。
这袒露出来以供观看的“表演欲”,是劳荣枝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被人指点过的模仿?这些幕后都无从知晓。
但绝对肯定的是,劳荣枝是路径依赖,她就是要讲一个只有自己相信的故事,为公众布下一个情感上的“仙人跳”。
配方、味道,都熟悉得令人心惊,就看有没有人真的会相信她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弱者。
热搜条目似乎证明了这一种危险的倾向正在发生。
请务必打住。
02
红嘴唇
她在牢房里依然保持着黑天鹅般诡谲的气场,在得知有警方要重新审理旧案,跟她谈话时,她居然做出一个极为抓马的动作。
用力咬破手指,让鲜血流出来,然后用指腹摩挲嘴唇,就像刚刚抹上新开的口红。
这一幕画面就出现在今年3月在各大平台上播出的网剧《猎罪图鉴》里,豆瓣7.5分,还算不差,并且让主演金世佳、檀健次小火了一把。
该剧是单元剧,两三集聚焦一个案子。
刚才描述的这一幕很显然就是借鉴了真实的劳荣枝案,扮演者也是个性格美女,演员高叶,出演过不少泼辣角色,尤其是在《我是余欢水》中演的就是工于心计的“美女蛇”。
与《红蜘蛛》重点展示案情本身不同,新出的网剧则为劳荣枝开了一层文艺的滤镜,聚焦的是美女蛇入狱之后。
并且,也做了一些颠覆性的改编。
劳荣枝为了保命可从来没有袒护过法子英,恨不得把锅全部甩过去;
而在剧中,女犯则对男犯爱得刻骨铭心,甚至愿意用高智商去保护监狱外藏身匿迹、伪装成网约车司机的男人。
但是为什么看得出女犯是有借鉴过劳荣枝案呢?
一个是她与男犯的关系,是互为寄生的,女人提供智商,男人提供暴力;
还有就是这欲盖弥彰的表演欲,哪怕女犯自以为是出于“爱情”,但面对檀健次扮演的警队画像师,就忍不住开启了诱惑模式,满足她内心深处控制人的自负和贪欲。
从这个角度看,这也是劳荣枝的特点。
剧中有一个设计是男逃犯虽然在监狱外暂时没事,但选择了开网约车经常盘旋周围,他知道如果女人没有被放出来,自己就是安全的,这个女人是值得信赖的。
这样的剧情也是为了让观众会些许同情女犯,相信她还真的是被爱蛊惑的聪明傻瓜。
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好像恰恰相反,更接近“天真”的其实是法子英。
他在被捕之后把一切大包大揽,为女友劳荣枝洗脱一切罪名,甚至在临刑前,都在打探劳荣枝的消息。
而听到劳荣枝还逍遥法外,他笑了。
也许是男性本能的虚荣心被满足了,我居然保护到一个弱女子。
或许真的有爱。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四肢发达,崇尚暴力的他能够为出身简单、自负美貌的劳荣枝,提供的最大,也是唯一的价值。
而反观受益人劳荣枝,享受到法子英无往不利的暴力所带来的优越感,极大地打破了她早已腻烦的平淡生活,开启了放纵、邪性的冒险。
在法子英伏法之后,她也继续着这种生活方式,对声色浮光依然眷恋。
对此,她并不感谢法子英,而是将灭绝人性的罪行全部推卸给对方。
03
红眼睛
或许是巧合,又或许,人类的命运真的相通。
在美国历史上,同样有这样的一对亡命鸳鸯:邦妮与克莱德。
在同名影片中,最耐人寻味的当属两人的相爱。
自比电影明星,对乡下人克莱德爱答不理的邦妮,在克莱德展示开枪之后,饿虎扑食般拥吻他;
而白天靠着枪杆所向披靡的克莱德,却会在深夜因性无能黯然神伤。
所求、所欲,皆是一杆枪所赋予的生杀大权,那接近造物主的至高权力。
而有了这至高的权力,他们那无法实现的梦想——以自己的美貌或雄性魅力凌驾众生——也就获得了十倍、百倍的代偿。
一个残缺不全的男性,和一个自命不凡的女性,就在这组团生杀予夺的过程里,获得了双向的满足。
羁绊深沉,罪行也随之积重难返——恰似劳荣枝与法子英一样,他们走上不归路,杀红了眼。
心满意足的邦妮与克莱德,期待在镇上过上太平日子。
经典黑色电影中,等待他们的是下个路口警察埋伏的百发子弹。
原型故事的结尾更加惨烈,1934年5月23日,枪声大作,邦妮和克莱德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什么就被打成了筛子。而枪声如此密集激烈,参与伏击的警察们在事后几小时内耳朵都听不见声音。在他们的福特车里,警察发现了一个萨克斯、三支勃郎宁自动步枪、锯短的长枪、一把点32自动手枪、一把点45左轮手枪和大约3000发子弹。
他们死后,社会争议不断,报纸销量暴增,有疯狂的粉丝视为精神偶像,也有受害人家属联合抗议电影的浪漫化处理。
但有一点是客观的,邦妮与克莱德成为一种现代文明的符号,高度概括某一类人:
几乎所有共同选择堕落、走上不归路的情侣都可以认领他们的名字。
进入21世纪,现实的结尾中逃亡20年的劳荣枝于厦门落网,而彼时的她,不仅有了男友,还过上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哪怕落入法网,劳荣枝都不肯从风花雪月的荒诞中清醒过来,只要活着,带血的生命碎片还在,她就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好女孩。
在法庭上,她尽情地自私地表演,哭红了眼。
有用吗?等待劳荣枝的,又会是什么?
庄严的法律会给出答案。
但眼下,劳荣枝的表演欲已经成为一种渗透着血与谎言的讽喻:
罪恶有时候会以浪漫之名,偷袭人们脆弱的理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雅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