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案可以找同一个律师所律师吗,怎么搜索案件的判决书

时间:2022-12-06 00:24:59来源:法律常识

从本周二开始,有关类案检索的新闻不断刷屏。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并于今日开始试行。

对法院来说,类案检索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保证同案同判;对律师来说,研读判决书已经是提高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这个新规还有什么影响呢?

我想,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类案”的载体 —— 判决书,作为重要的法律数据来源,将会发挥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1.司法判决书是什么?

在「得到」App 中,有一门付费课程《刘晗·法律思维30讲》,主讲人刘晗老师提到一个八卦:

「得到」App 创始人罗振宇老师,曾经在央视担任过《经济与法》这个节目的制片人,罗老师就和我讲过,做内容,永远都缺好选题。那如果没有好选题怎么办?罗老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到法院去查判决书,一份份看,从判决书里发现那些反常识的案子,那肯定就是好题目。

这个方法很聪明,因为对于一个从来没学过法律的人来说,判决书就是理解法律的一把钥匙。

判决书是什么?

它是司法系统处理一个案件最终输出的结果,但它又不仅仅是写给当事人看的,还是给全社会的一个交代,要不然现在判决书也不会公开。

从2014年判决书上网开始,中国裁判文书网已经上传了 9800 万份判决书,访问总量高达 470 亿次。

类案检索来了,司法判决书还可以怎么玩?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一份如此专业的文书,却有如此高的访问量,它一定解决了某个用户痛点。

这就好比在蒸汽机发明之前,煤炭几乎没有任何商业价值,但蒸汽机出现之后,很快就引爆了工业革命。

事实上,判决书是一个司法“产品”,它要告诉全社会,一个案子究竟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这么处理,理由是什么,这也是在提示全社会,以后类似的事情会怎么处理。

判决书中的这些内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数据”。

那一份标准的判决书承载了哪些数据呢?有几个关键词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代理律师”:这部分内容在判决书的开头部分,和当事人信息在一起,你可以很快找到。

二是“经审理查明”:这部分内容在正文里的论证部分,交代了这个案件的事实,也就是在法官眼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这部分叫做事实认定。

三是“本院认为”:从“经审理查明”往下看,你会找到“本院认为”,这是法官看到这个法律事实之后,依据法律对于这个事作什么样的评判和处理。这部分叫做法律推理。

四是“裁判结果”:也就是法院对这个案件当下的审理结果。

通过统计和分析判决书里的这些数据,判决书最主要的应用就是“裁判结果预测”,而且面对不同的用户画像,你可以发现不同的使用场景。

2.用判决书来解决信任问题

前段时间,国家鼓励地摊经济,在别人热火朝天干起来的时候,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入手。

对于这个问题,在 B 站上有个 Up 主 叫“农小宣_”,有一期视频是教做葱油拌面的,里面有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忍不住写下来:

葱油拌面的灵魂是葱油,把这个灵魂做好了,想拌啥都是一拌一个香。

类案检索来了,司法判决书还可以怎么玩?

换句话说,很多人看似缺少创业的点子,其实是缺少核心竞争力。

餐饮行业的壁垒在于“味道”,律师行业的壁垒在于“信任”。谁能更快地取得客户信任,谁就能降低售前成本,有更多的时间去创收。

从目前来看,客户和律师之间,还处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律师需要花时间精力去找客户、去说服客户,售前成本很大,获客和营销是每个律师的痛点。

因此,让供需匹配,就是一个创业方向。

事实上,这个需求一直存在,市场也在期待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有没有可能通过判决书,建立起一个类似于“支付宝”的信用体系,在律师和客户中快速建立起信任呢?


To 消费者:建立一个「智能律师对接平台」

“XXX律师,你看我这个案子,能赢吗?”

这个问题,应该每个律师都会被客户问到。

其实,客户想知道案子能不能赢,背后只有一个需求,那就是解决问题。

这个需求可以分两层来看:

一是心理需求,如果能赢,收获一份安全感,如果不能赢,我也想心里有个底;

二是如果你说能赢,具体怎么赢?如果不能赢,你有办法帮我赢吗?

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律师代表了专业,客户只能相信律师,他只能问他眼前的这个律师,我能赢吗?

但在这之前,客户遇到的一大痛点,就是如何找到靠谱的律师。

如果亲朋好友是律师,由于长期以来的信任关系,找他就好了。那如果没有律师朋友呢?上网查律师?怕遇到骗子,很难受。

目前,行业的普遍做法是提供一个平台,律师可以入驻,通过上传成功案例、在社区中回答问题等方式建立专家形象,然后上算法按照访问量给客户推荐合适的律师。

现在,如果加上判决书,律师对接平台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第一步,平台通过分析判决书中的“代理律师”、“经审理查明”、“本院认为”、“裁判结果”,就可以知道在特定案件事实下,法院的倾向于怎么判,以及哪些律师的胜诉率比较高了。

比如某个律师做了100个这类型的案子,先不论胜诉还是败诉,既然有那么多人委托他来做,起码靠谱一点吧?如果这个律师胜诉率还很高,那就更靠谱了。

第二步,通过自然语言识别等算法,客户输入案情信息,就可以初步了解案件的裁判结果。

第三步,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客户推荐合适的律师,比如胜诉率高、在同一个城市、在某个法院开庭次数多等不同维度。

在这个平台上,客户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像“XXX律师,你看我这个案子,能赢吗?”这种问题,大概率会成为过去式。

相反,客户会这么问:“我的情况是这样...我赢的概率大吗?哦,有机会,那我要怎么才能赢?啊,这么复杂,你能给我对接一位合适的律师吗?”

律师对接平台的做法遵循了一个古老的常识,即如果你为某件事情付费,你是客户,但如果你免费得到它,你就是产品。

当某个产品或服务会随着更多人的使用而变得对用户更有价值时,就产生了网络效应,而这又会对增长产生飞轮效应。

与真正的律师费相比,平台对消费者几乎是免费的,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盈利,比如广告,当然也可以收取订阅费,但也会很低。

对于已经开始期待 "免费 "服务,并且通常不太关心隐私方面的公众来说,免费且好用的产品无疑会带来更多的用户。随着用户量级的增长,平台还可以往知识服务、媒体服务等方向发展,产品外延非常广。


To 律师:制作大数据报告、行业标准合同、出版著作

客户找律师的痛点,从反面来看也是律师的痛点。

律师和医生一样,客户找过来,首选一定是专家,越资深越好。

你说你是专家,凭什么?

要包装自己,可以用成功案例来背书,但由于法律行业的咨询特性,每个律师的带宽是有限的,职业生涯最多做100个案子(当然小案子会多一些),这意味着年轻律师起码得熬上个几年。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进入大所来获得背书。因为在客户看来,大所就是“信用中心”,你能进大所,说明你更靠谱。相对的,进大所的要求也更高。

由于个人品牌的背书少,律师需要去读研究生,取得高学历;去上商学院,结交人脉,获得各种title;自己写公众号,花钱去打广告,这些都是成本,甚至北京还有个规定禁止律师个人打广告,很难受。

这时,判决书的作用就出来了。

司法裁判结果是对法律风险控制的终极检验标准,分析足够样本量的判决书,出具大数据报告,是展示律师专业性的好物料。

笔者曾经以“股权激励”为关键词,筛选了全网2461份判决书,发现员工诉求多种多样,而且每一类诉求又能进一步细分,但大部分可以在事前进行风险规避,可以给客户传递专业的形象。

类案检索来了,司法判决书还可以怎么玩?

大数据报告看起来让人不明觉厉,而且成本较低,一个律师或者律师团队就可以完成,但客户大概率不会因此付费。

遇到纠纷的客户,找律师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学习;没遇到纠纷的客户,压根就不会想去看这么专业的东西。

使用最多的人群,没准就是律师群体本身。

因此,对于律师来说,大数据报告更多是一种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用于建立专家形象,打造律所或律师个人的品牌。

对于诉讼业务来说,分析判决书可以做成某一领域的大数据报告,沉淀为行业经验;对于非诉业务来说,直接应用场景就是合同。

分析大量判决书后得出的风险点,可以完善自身提供的合同。如果数据量够大,可以因此建立起行业标准合同,从而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当然,如果你对判决书有很深的洞察,也可以将案例进行汇编之后出版著作,目前市面上知名度比较高的有天同律师事务所出版的《天同码》。


3.类案检索来了,智能判案近了吗?

相同或相似案件,应该有一个相同或相似判决结果。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正义观,也是《意见》试行的初心。

如果类案检索制度能全面推行,还可以减轻一线法官的工作负担,司法拖延的问题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但是,作为司法的最后一道关卡,法院真的可以像律师一样,通过大数据报告的形式,进行同案同判吗?

笔者认为,由于法律行业的特殊性,智能判案从风险和实现的可能性上看,难度都不小。


事实认定的误差天然存在

首先,判决书中的事实认定部分,法官基本是不说理的。

什么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A和B辩论,A说“你错了”,B说“我错哪了”,这时A说“我不管,你就是错了”。这就让人很崩溃。

法官只是简单地在判决书中,写清楚了事实的经过,但他是基于哪些证据,通过什么逻辑认定的,法官不说。

因此,很多事实认定部分一样的判决书,只是法官“认为”一致而已,真实情况可能并不一致。

因为庭审都是看证据的,法官是根据诉辩双方提供的证据,根据自由心证做出了事实判断。

也就是说,现实中可能出现同样的事实认定,但裁判结果完全相反的情况。

由于事实认定的误差天然存在,如果以此为基础判案,恐怕有失公平。因此,《意见》从类案识别和比对、检索报告或说明、结果运用等维度对类案的使用进行了规定。

通过技术来实现智能判案,现阶段还为时过早。


标注数据长路漫漫,人工成本大

即便《意见》推荐了多种类案的检索方法,目前市面上的案例平台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但分析海量的判决书还是困难重重。

首先,知识图谱、语义计算技术、算法已经趋于成熟,但起点是数万个小时的标注数据。在法律行业,数据的标注成本非常高。

判决书作为数据来源,每篇的篇幅动辄5000字,甚至超过1万字或2万字,从中辨识出核心裁判观点及逻辑,仍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

其次,法律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规定,每个法条都对应千百种场景。事实与法律之间的运用,也是一个复杂过程。

如果没有法律人去提炼、分类、整合,并作标准化处理,将之转化为算法嵌入系统,机器就只能回答“股权回购规定在公司法第几条?有哪几种法定情形?”等简单问题,进而推送数据库内援引相关法条作出的裁判文书。至于“调解协议回购”等复杂案情,就无法作出反应了。

为此,很多学术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加速法律行业数字化的进程。

其中,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知识图谱与语义计算大会,还在报名当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总的来说,AI 技术运用到法律行业,所面临的障碍远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多。

这条路,还很长。

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合同一样,作为重要的法律数据来源,判决书将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刑事案件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