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找股改问题律师咨询费用,天津找股改问题律师咨询费用多少

时间:2022-12-06 07:30:41来源:法律常识

又一“同仁堂”要上市?津同仁堂陷商标纠纷,能否叩开IPO之门?

“同仁堂”告“同仁堂”,冲刺A股上市的“津同仁堂”前路几何?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中药老字号,“同仁堂”是典型代表之一。不过在购物网站搜索“同仁堂”,会出现“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多种选择。


如今北京同仁堂早已登陆资本市场,推出了同仁堂(600085.SH)、同仁堂国药(3613.HK)、同仁堂科技(1666.HK)三家上市公司。


天津同仁堂也在资本市场的门口跃跃欲试。2015年12月,天津同仁堂曾在新三板挂牌,股票代码津同仁堂(834915.OC),并于2017年终止挂牌,2018年开始冲刺上交所主板。2020年,天津同仁堂撤回上交所IPO材料,2021年改道创业板。近日,天津同仁堂又一次更新了《招股书》,并对深交所的问询做出回复。


与此同时,天津同仁堂与北京同仁堂的商标字号侵权官司也正在审理当中。这几家同仁堂是否“本是同根生”,又为何“相煎何太急”?



同仁堂的前世今生


同仁堂的历史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但以同仁堂为故事原型的电视剧《大宅门》曾一度风靡全国,不但拿下了当年的收视冠军,还一度成为几代人的经典回忆。


大宅门讲述了医药世家白府这个大家庭,从清朝到建国,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而发生的浮沉变化。《大宅门》中男一号白景琦的生活原型就是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第12代传人乐镜宇。


北京同仁堂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彼时乐氏家族在宁波历代行医,中医乐良得知自己祖上曾在京城做官,于是一路北上,以手摇串铃,走街串巷,行医卖药,最终定居在北京,成为京城乐家的第一代。


1669年(清康熙八年),第四代乐显扬在北京创办同仁堂药室,标志着同仁堂品牌创立。“同仁”语出《易经》,意为:“无论亲疏远近,一视同仁。”


此后,同仁堂发展一路顺风顺水,1702年,第五代乐凤鸣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开设同仁堂药铺;1723年,同仁堂开始为清宫供御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又一“同仁堂”要上市?津同仁堂陷商标纠纷,能否叩开IPO之门?

来源:罐头图库


转折点发生在1753年,当时北京同仁堂失火,几乎烧掉了一半资产。为了保证供奉御药延续发展,同仁堂只好招外人入股,这时天津张家介入。北京同仁堂与天津同仁堂的纠纷也由此开始。


市场上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当时天津经营药材生意的张益堂,是同仁堂的职业经理人,同仁堂失火后,接管了经营事务,乐氏仍保留铺东之位;一说张益堂实为乐家女婿,在同仁堂资金周转遇到问题时,入股了北京同仁堂,开始统领经营、分管制药。


2021年,北京同仁堂第十五代传人乐拯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否认了上述观点,表示“无论是业务发展记录,还是乐氏家谱,均没有关于张益堂的亲戚关系”。


真相究竟如何?天津同仁堂也没有给出具体说法,只是在《招股书》中写道,公司前身起源于清朝时期的张家老药铺,历史上曾使用京都同仁堂张家老药铺、京同仁堂和记、天津市同仁堂制药厂、天津市先锋中药厂、天津市第四中药厂、天津同仁堂制药厂等名称开展药品经营活动。


但老字号的故事还在上演。后来,乐家又拿回了同仁堂的控制权,北京同仁堂重振旗鼓,还在全国发展了很多分号,南京同仁堂便是其中之一。不过建国之后,各地陆续实行公私合营,北京同仁堂和南京同仁堂再无经营上的关系,南京同仁堂后来用乐家老号注册了商标。


天津同仁堂也被流传了下来,经过一系列的重整改名等动作,如今走到了资本市场门口。



百年之争

“老字号”商标该如何保护?


2021年6月28日,天津同仁堂第一次在创业板递交《招股书》,向A股市场发起冲击。


在《招股书》递交不足两个月,北京同仁堂就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害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立即停止使用‘同仁堂’字号、变更企业名称,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中不得含有‘同仁堂’或者与‘同仁堂’构成近似的字样”等。


回顾过往发展,这其实不是两家同仁堂的首次商标字号侵权纠纷。


最早的纷争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乐拯曾对《北京商报》指出,根据北京同仁堂的历史记录和传承家谱信息,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假冒同仁堂案件后,北京同仁堂便已公开声明同仁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1907年,张益堂过世后,乐家后人第一次与天津张家因同仁堂字号问题打起官司。彼时天津审判厅开庭审理了京津同仁堂牌匾诉讼案,最终判定北京同仁堂不得在天津使用同仁堂字号,天津同仁堂不得去外地使用同仁堂字号经营。


两家的和平发展一直维系到建国后,天津同仁堂确实也一直没有走出天津,北京同仁堂则是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开枝散叶,开设分号。


又一“同仁堂”要上市?津同仁堂陷商标纠纷,能否叩开IPO之门?

来源:罐头图库


1954年,北京同仁堂参与了第一批公私合营改造,隶属北京市药材公司。1956年,天津同仁堂也走上公私合营之路,并陆续更名为天津市先锋中药厂、天津市第四中药厂等。


两家同仁堂的第二次公开纷争发生在1988年。彼时,名为“天津市第四中药厂”的天津同仁堂想恢复原有名称,遭到了北京同仁堂的公开反对。但当时国家工商总局只保护商标,不保护字号,天津同仁堂这才得以恢复,并延续至今。


第三次纠纷则是2021年。天津同仁堂股改后,张彦森、高桂琴夫妇入主控股,变身为民营企业,正欲登陆资本市场之时,北京同仁堂又一次将其起诉,要求停用“同仁堂”字号,并赔偿经济损失5000万元。


天津同仁堂的主要产品和北京同仁堂并无重合,双方也都否认与对方的关系,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确实有很多人对两家同仁堂产生混淆。尤其从过往的商标来看,天津同仁堂与北京同仁堂十分类似。


又一“同仁堂”要上市?津同仁堂陷商标纠纷,能否叩开IPO之门?

右为北京同仁堂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查阅发现,2020年11月23日,天津同仁堂申请了“天工”的商标。


其《招股书》中表示,目前的产品包装上主要使用“太阳”商标和“天工”标识,未使用包含“同仁堂”的相关文字、图形或者组合,其所使用的商标、标识与北京同仁堂所使用的“同仁堂”注册商标存在显著区别,不容易导致混淆误认。


又一“同仁堂”要上市?津同仁堂陷商标纠纷,能否叩开IPO之门?

天津同仁堂现商标及LOGO 来源:《招股书》


但在电商网站搜索天津同仁堂的拳头产品肾炎康复片,仍然可以看到带有“同仁堂”标识的药品在售,有的药店还特别注明“新老包装随机发货”。


又一“同仁堂”要上市?津同仁堂陷商标纠纷,能否叩开IPO之门?

来源:电商网站截图


天津同仁堂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使用“同仁堂”字号具有特殊的历史渊源,系基于历史传承的善意使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对于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注册商标与企业名称的权利冲突,当事人不具有恶意的,应当视案件具体情况,在考虑历史因素和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解决冲突,不宜简单地认定构成商标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对于权属已经清晰的老字号等商业标识纠纷,要尊重历史和维护已形成的法律秩序。


行业人士认为,国家对老字号的商标、字号、厂名等,应该有一种特殊的保护政策。因为中国的老字号都是从传统商号走过来的,这些历史形成的原因,使老字号的商标与字号有些“脱节”,国家应该进行保护。


北京时择律师事务所刘云律师提到,从现有材料上看,2005-2022年,国家每年都有开展老字号发展情况的调研。很多省市也专门发了关于认定、开展、保护老字号的活动或通知。现行有效的相关法规达343部。


又一“同仁堂”要上市?津同仁堂陷商标纠纷,能否叩开IPO之门?

来源:北京律师网


2022年1月,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大老字号保护力度,保护老字号知识产权。建立健全老字号名录部门共享机制,依法加强对老字号企业名称和老字号注册商标的保护,严厉打击侵犯老字号商标权、名称权等侵权违法行为。



身陷商标纠纷,IPO会受阻吗?


其实在类似的老字号商标之争中,还有刀剪品牌“张小泉”。


与同仁堂一样,张小泉的历史也要追溯到康熙年间,1663年,刀剪匠人张小泉将祖业刀剪品牌“张大隆”更名为“张小泉”,并迁至杭州,成为发展至今的一家老字号。


1838年,张小泉的第十二代传人张祖盈为避战乱,以19根金条将老祖宗留下的基业尽数转让。此后,“张小泉”招牌几易其主,上世纪50年代,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的前身分别创立。两家张小泉的明争暗斗也就此开始。


中间打了多场官司,双方有胜有负,2014年,两个“张小泉”被同一家公司收购,张小泉的品牌纷争难题总算是拨云见月。


重整之后,张小泉开始推动上市。上市过程并非完全顺利,历经一年,因商标等问题经过多轮问询。2021年9月6日,张小泉(301055.SZ)成功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股价大涨394%。


与同仁堂不同的是,杭州和上海双方都已不是张小泉的传人。此外,两者商标权与字号权纠纷产生的核心问题是,上海刀剪总店在产品及包装、标牌上突出使用“上海张小泉”字样标识是否构成侵权。


北京同仁堂的传人未断,但目前天津同仁堂已更换其企业标识,北京同仁堂的诉讼要求是停止使用“同仁堂”字号、变更企业名称。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南京同仁堂均入选商务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


北京时择律师事务所刘云律师介绍道,发行人不得有下列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形,其中包括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证监会在对申请进入创业板的公司进行审核时,会着重考察这些公司是否具有独立性。而从商标体系层面考量,如果出现商标授权涉嫌关联交易、商标依赖于控股股东或者第三方等情况时,证监会会认为该公司独立性存在缺陷,从而否决准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请。这往往也是很多公司忽视的一个致命问题。


你怎么看同仁堂的老字号之争?你有买过这三家同仁堂的产品吗?评论区聊聊吧。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刑事案件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标准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