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4:39:28来源:法律常识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年仅32岁的遗孀宋庆龄除了为实现他的革命理想四处奔走外,还要强打起精神,来应付那些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
这些针对宋庆龄的诽谤,大部分来自于政敌的恶意攻击,他们企图制造莫须有的绯闻来抹杀她的政治影响力。除此以外,还有少部分人固执地相信,这位年轻漂亮的女人绝对耐不住感情的寂寞。
其实,早在1914年孙中山与宋庆龄交往时,就在社会上引发了议论的狂潮。1915年宋庆龄独自离家前去日本与孙中山结婚一事,更是被大报小刊描绘得沸沸扬扬。
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相信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复始之旅》一书中的记载,即宋庆龄被父亲宋查理软禁在家,在同情她的女佣帮助下,从窗户爬出去逃跑。
宋庆龄在晚年曾就此事专门致函朋友邓广殷,解释说自己并不曾被禁足,而是在早上6点钟和两名陪同人员大大方方走出家门。就在她回首四顾时,发现母亲卧室的窗帘拉开了一条缝,从而确认母亲也看到了自己,她否认私奔一事:“我只是没有得到家里的同意。”
正当宋庆龄为了孙中山同家庭起强烈冲突之际,在日本的孙中山也因这桩婚事遭到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对。他的战友们一致认为,孙中山与发妻离婚,再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夫人,会有损其英明神武的形象。
根据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的回忆,起初,战友们公推陈其美、许崇智两人去劝孙中山。孰料,他们遭到了孙中山的怒斥:“我一定要正式结婚,不能像你们似得流连花丛之中,不讲究个人品行操守。”陈、许张口结舌,只得退出。
经过商量,他们又请出一贯洁身自好的胡汉民、廖仲恺去劝孙中山。这次孙中山的回答是:“我没有你们二位的好福气。你们都娶到了贤惠的夫人,能跟随着你们东奔西走。”这两个人又相视无语。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和宋庆龄在冲破了重重阻力后终于结合在一起。可是婚后,宋庆龄依然要面对一种流言,那就是孙中山实际上并未与原配夫人卢慕贞离婚,她只是没有名分的妾室而已。为此,国民党党内很多人并不称呼她孙夫人,而是叫她“宋小姐”。
事实的真相是,1915年9月份卢慕贞到东京后,和孙中山办理了离婚的正式法律手续,主持这一仪式的是和田瑞律师,他也是后来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见证人。
好在宋庆龄用一次舍身行动征服了那群顽固的反对者。
1922年,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率大军包围了孙中山的住处粤秀楼,高喊“打死孙文”的口号。
关键时刻,宋庆龄坚持让孙中山先走。她很清楚,如果孙中山带着一位女人,在人群中会相当显眼,逃生几率也要小上很多。面对孙中山的苦苦坚持,宋庆龄果决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
她的大无畏精神实在令人慨叹,从此,那群国民党元老开始恭恭敬敬地称呼宋庆龄为“孙夫人”。
在孙中山重病时,便已经预料到自己去世后,宋庆龄可能会遭受到疯狂攻击。于是他特意让宋庆龄见证了遗嘱签署的全过程,还在遗嘱中专门注明“吾妻宋庆龄”几个字,借此彰显宋庆龄的合法地位。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孙中山的远见。尽管在之后的几十年中,针对宋庆龄的谣言始终没有停息过,却无人质疑宋庆龄正统的孙夫人身份。
孙中山离世后不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窃取了革命果实,并打算将宋庆龄拉进自己阵营,遭到严词拒绝后便开始了一轮轮的造谣之旅。这群人深谙人性,很清楚对付一位年轻漂亮的独身女人,泼脏水是最简单又见效的手段。
他们造谣的基本策略是,只要和宋庆龄有来往的男性,不论结婚与否,统统都可以大加利用。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第一个合适的对象很快出现,那就是曾担任孙中山外事顾问的陈友仁。
宋庆龄和陈友仁为北伐时期志同道合的革命者,战友情谊甚笃。1927年,宋庆龄与陈友仁和他的两个女儿一同前往莫斯科访问,这个素材给了那群心怀叵测之人绝佳的攻击机会。10月间,许多中国和外国报纸大幅刊登出宋庆龄要同陈友仁结婚的消息。
毫不知情的宋庆龄当时刚刚从高加索地区愉快地度假归来,一下火车就有人拿着《纽约时报》向她祝贺,她一听内容登时昏厥了过去,随即家族遗传的荨麻疹大发作,从精神到肉体都倍受折磨。
说实话,宋庆龄虽然外表温柔婉约,是传统中国女子的模样,但她在国外接受过最新式教育,丝毫不受封建思想束缚。她最为担心的是,这些谣言会扰乱和抹黑自己与孙中山所献身的事业。
1928年春天,出于对形势的全盘考虑,宋庆龄决定以治病为名前往德国柏林,通过与陈友仁分隔两地的事实,打破二人“结婚”的谣言。
在德国,宋庆龄几乎每天都与最信任的好朋友邓演达深入探讨中国的前途问题,这些交往又被人大加利用。
这一次,宋庆龄坚强地承受住了一切暴风雨。在邓演达1931年11月29日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后,每隔10年宋庆龄都会公开发表纪念这位老朋友的宣言。
尽管流言击不垮宋庆龄,可她在余后的人生里,却始终有个心结,那就是与孙中山的婚书遗失一事。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和宋庆龄签署了一式三份的婚姻誓约书,分别由孙中山、宋庆龄和日本律师和田瑞保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12月23日宋庆龄撤离上海前往香港。由于途中不能携带重要文件,她便把婚书存放在莫里哀路寓所中的保险柜里。
原本宋庆龄认为,日本人会讲点起码的道义,谁知凶残的日军将寓所中的全部物品都窃走了,其中就包括这两张婚书。
宋庆龄很看重她与孙中山的十年婚姻。二人婚姻的美满,是对他们漫长而艰难的革命生涯的最好补偿。所以,结婚证书的遗失,是压在宋庆龄心头沉甸甸的一桩大事。
为此,她四处托关系,也找了不少国际友人帮忙,但婚书的消息却始终石沉大海。
事情的转机出现于1962年,在婚书足足遗失了25年后,一位来自山西的持有者找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表示愿意将孙、宋的结婚誓约书转让给博物馆。
拿到博物馆的这件誓约书原件长11.25厘米,宽17.25厘米。它此时已不是一张纸,而是装裱成了一幅长长的手卷,显然已经被人当成文物进行过观赏。
可是在鉴定时,有关人员发现了三个疑点,从而判断这张婚书极有可能是假的。第一,誓约书上写的日期是“1915年10月26日”,而不是“25日”;第二,宋庆龄的签名写的是“宋庆琳”;第三,在三个署名的人当中,唯独宋庆龄没有盖印章。
1962年8月11日,历史博物馆将誓约书照片寄给宋庆龄,请她鉴定真伪并解答疑问。
很快,宋庆龄就答复说该婚书是真品。她详细回答了有关日期的问题,因为日本风俗以双日为吉日,故她和孙中山接受了律师的建议,将25日写为26日。但对另两个疑问,宋庆龄未做答复。
后来根据有关人员考证,在誓约书上用“琳”,是因为宋氏三姐妹曾经改过名字。三姐妹的名字最开始是“林”,后改为“琳”,最终才改作“龄”。
在美国读书时,她们使用了“宋爱林”、“宋庆林”、“宋美林”的名字,宋庆龄毕业后不久,三姐妹的名字由“林”改为“琳”。大姐宋霭龄1914年结婚时,报纸上刊登的消息中将她名字写作“宋爱琳女士”,次年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恰好处于使用“琳”字的时期。
最后一个疑问解答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宋庆龄是匆匆忙忙离开上海的,她不可能心细到还要随身携带着图章。宋庆龄对后两个疑问轻轻带过,估计只是不想旧事重提以免再旁生枝节而已。
这件失而复得的重要文件,使宋庆龄十分兴奋。她期待着历史博物馆尽快展出这件文物,让大家能目睹这一铁证。可是两年多过去了,“誓约书”始终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
通常,宋庆龄很能沉得住气,但这次,她再也坐不住了,专程于1965年2月26日致函历史博物馆,询问为何还没有公开誓约书。
3月5日,历史博物馆复函,称将在1966年举办孙中山诞生一百周年展览时陈列。在此期间,他们将把婚书作为珍品进行保藏以免损害。
收到回函的第二天,宋庆龄兴冲冲地致信老朋友黎照寰:“现在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历史博物馆在你的朋友去参观时并没有展出我的结婚证书了。从今以后谁想去看原件,向我们申请一张卡片后就可以看了。”
3月10日,她再次致函黎照寰:“那些恶意中伤我的人,在明年看到这份原始证明时,其好奇心就会得到满足了。”“证书上的所有一切都是规范的,年代为1915年,日期为10月25日。如果他们认为那份证书是假造的,那么他们可以去东京市政厅查看婚姻登记。”
透过字里行间,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位遭遇多年无端攻击的女人内心刻骨的愤怒!
千等万等,终于到了1966年11月孙中山诞辰百周年的时候,却因为形势的发展,原定举办的展览被取消,誓约书也失去了和公众见面的机会。
直到1980年3月18日,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赵金敏同志才将这份誓约书原件,送到北京后海的宋庆龄住宅请她题字。时隔40多个春秋,重新见到誓约书原件,宋庆龄百感交集,端端正正写下了“此系真品”四个字。
这一次的题字十分重要。因为在一年后,宋庆龄就告别了人世,如果没有白纸黑字的确认,不知以后又会生出多少波澜。
198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的前夕,经办这件文物的赵金敏在《文物天地》杂志上刊登文章,详细介绍了《誓约书》的状况、内容和宋庆龄的答复。就在文章发表后没几日,宋庆龄便永远离开了这个是非纷扰的世界。
1982年,宋庆龄故居向社会开放。在宋庆龄的生平展览中,陈列了《誓约书》的复印件,随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宋庆龄漫长的一生中,充满了曲折坎坷。结婚后不到十年,丈夫就离她而去;从那以后,为了坚持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她又毅然与家人决裂……因此,对她而言,最无法忘记的就是刚刚和孙中山在日本结婚的那段相对安逸的短暂时光,那份婚书承载了她一生中最甜蜜的回忆。
庆幸的是,这份神秘失踪25年、又被博物馆收藏了20年的婚书,总算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
文 | 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