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07:27:43来源:法律常识
来源:【现代教育报】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今日,2022年北京市中招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出炉。记者注意到,今年655分以上(含加分)学生中,海淀区最多,为517人,其次为朝阳区127人。此外,西城区61人,东城区55人,丰台区33人,石景山区12人。
今年,本市继续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中招录取总分为660分,计入总分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和体育与健康,其中历史和地理、化学和生物分别选择分数高的一门计入。
今年中招按照“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分区评卷”的方式进行。因此,不同区之间的分数段并无可比性。
今年,北京市各区通过全学段全招生、延伸学段办学、民办校转公办校等举措不断扩增优质学位,进一步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更多学生家门口上好学校的需求。
有人说,这是普娃的春天来了......那么这些逆袭的渠道,到底有何特点呢?考生和家长又该如何选择呢?
01
按一体化办学
设计新学段招生
今年秋季开学,海淀、大兴和经开区都将各有一所“新”学校招生。位于海淀北部地区的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是一所隶属于海淀区教委的十二年学制学校,2017年起招收首批小学生,2019年开始招初中学段学生。按照办学规划,从2022年秋季开始,该校高中学段将首次招生。
据介绍,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高中部今年将招收两个高中班共90人,新入学学生可根据个人和家庭需要申请住宿,学校将根据学生成绩组建实验班。学校与人大附中本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校长周建华表示,为了给优秀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学校将从入学新生中遴选出10名成绩优秀学生到人大附中本部“留学”,“留学”学生享有和本部学生一样参加分班考试、报考人本实验班等资格。
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由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参与筹办的十二年建制公办学校。今年,该校计划面向经开区、海淀区首次招收90名高一学生。
据悉,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将沿袭“十一系”学校部分教育模式,在“选课走班”模式、没有行政班的情况下,学校的学院制实现面向“选课走班、去班主任化、混龄”的学习者群体的垂直打通。
坐落于大兴天宫院地区的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其高中部今年也将首次招生。
学校于2019年建校,隶属于北京市大兴区教委,是一所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统一管理的十二年制公办学校。首届高中在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南校区办学,与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小学和初中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02
特色办学
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 “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不断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其中,在教育服务上更是不断有新动作新作为。
今年9月,毗邻西南二环、位于丰台区孟家桥南街的北京丽泽国际学校将迎来首批高中学生。丽泽国际学校在继承原北京十二中国际部办学班底和经验的基础上,又在国际教育项目上进行了开拓创新。丽泽国际学校的创办弥补了丰台区国际学校短板。
在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同时,北京市也在积极推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实施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推动远郊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也推出了不少有力有效的举措。
今年9月1日,平谷区新建学校“北京市平谷区农业中关村学校”将启用,其高中部也将迎来首批学生。平谷区农业中关村学校由平谷区委区政府统筹,北京市教委和知名企业、集团支持,在原峪口中学的基础上更名注册而建,校长由北大附中原校长王铮出任。
王铮表示:
平谷区农业中关村学校的建设是平谷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要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改进教育教学,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乡村教育注入新动能。
03
延伸学段办学
增加优质学位
日前,海淀区教委对外公布今年新增高中招生学校名单,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名列其中,格外受到社会关注。这两所学校原来均为纯初中校,今年向上延伸学段办高中并首次招收高中学生。
清华附中上地学校建于2006年9月,原名北京市上地中学。2012年6月,学校由清华附中承办并冠名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学校今年获得高中办学资质,拟在9月份招收2个高中教学班,这也意味着学校正式迈入完全中学行列。
首师大附中第一分校成立于2010年,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海淀区承办的第一所分校,同样也是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学校通过与首师大附中本部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课程、统一培养、统一教研、统一评测、统一培训”,通过“六统一”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高位、创新发展。与清华附中上地学校一样,该校近年来的中考成绩也十分亮眼。
在海淀区乃至北京市,像这两所优质学校一样“功成名就”向上延伸学段办学的学校不在少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15年向上延伸学段办初中,成立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同是位于海淀区的清河中学2021年向上延伸学段办高中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在延伸学段办学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实现九年一贯一体化学校管理以及如何实现九年一贯课程建设。”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学校执行校长任艳华坦言。
可见,对于延伸学段办学学校来说,师资队伍建设、衔接课程设置和跨学段管理是三个重要的挑战,这成为了当前大家的共识。
如何化解延伸学段办学带来的师资建设难题?为了能够让“新队伍”尽快上手,除了积极送老师们参加各种培训之外,清河中学还与北京交大附中东校区、北京医学院附中、中国农大附中等学校开展了初中“校际联研”活动,确保每个学科教师都能与其他两至三所学校的老师共同开展备课、教研。
在清河中学副校长潘艳萍看来,培养一批既能胜任高中教学,又能顺应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师资队伍,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据她介绍,清河中学还借助海淀区开展“教师交流试点”工作之机,与北京二十中开展教师交流活动,如英语学科的年轻教师在北京二十中拜师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内部还开展跨学科、跨学段教研活动,克服了高中学段各科教师因为人数少在教研等方面出现“单兵作战”的不利因素。
04
规范“公参民”
新增更多优质公办学位
按照教育部等八部门2021年下发的《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今年北京市8所学校由民办性质转为公办。
这8所学校有7所位于海淀区,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建华实验学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
1所学校位于顺义区,为顺义区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
今年5月底,海淀区对外公布推进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工作情况。10所具有“公参民”办学性质的学校中,7所将转为公办校,3所继续保持民办性质。海淀区将努力保证师资和管理队伍的稳定,进一步提升相关学校的教育水平。规范“公参民”学校管理将为海淀区新增约1万个公办优质学位。
据了解,此次“民转公”的7所学校均属办学水平较高、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从2022年秋季新学期开始,这7所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将免收学费,高中阶段在校生将按照公办高中标准收取相关费用。在招生方面,4所新设立的区属公办学校将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新设立的公办学校的入学工作参照新建校执行”,更多地惠及周边的人民群众。
在海淀区民转公的这7所学校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3所学校涉及高中教育,将为2022届初中毕业生带来更多利好。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研究分会副理事长马学雷表示:
目前的教育政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转公办以后这些学校招生和收费将和公办学校一致,更好地惠及了学生和家长。
北京“公参民”后续治理可能会实现全覆盖的趋势,所有“公参民”学校都要按照相关法律和意见进行整改,不能公、民混同,更不能破坏教育生态。“公参民”治理就是为了办让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健康发展,彰显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人民性。
05
“校额到校”
让更多初中校享受利好
在义务教育学段,还有一个与高中学段优质学位扩增相关的利好,就是“校额到校”政策在初中校实现全覆盖。
近日,石景山区教委公布2022年中招享受“校额到校”初中校名单。从今年9月新一届初一年级起,石景山区实验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古城中学等17所初中校享受校额到校政策。按照公布名单,校额到校政策已经覆盖到全区所有初中学校。除石景山外,东城、西城、海淀等区也先后发布消息称,自2022年9月新初一年级起,区内所有初中校都将获得2025年的校额到校计划名额,包括特色校、民办校、九年一贯制校等。
石景山区同文中学校长夏伟平表示:
“校额到校”政策实施以来,学校的生源质量有了很大提升,附近小学的家长不再舍近求远,报名选择其他初中校了,学校的京籍学生也越来越多,中考成绩稳步提升。“这与2015年我刚担任同文中学校长时完全不同,那时候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孩子来这所学校,而今附近小学的学生一毕业家长很自然就把孩子送到同文来了。”
夏伟平说,生源质量的变化也进一步激发了老师们的积极性,老师们更有成就感,干劲也越来越足了。“毕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每位老师的愿望和追求。”与之相对应的是,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在夏伟平看来,取消推优生、特长生等,实施“校额到校”政策,尽可能保证了每所初中校站在了同一个育人起点上,有利于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起点均衡(如享受同样的招生政策等)、发展的终点各异,才算相对的公平。”
点击阅读全文看
2022年北京各区中考一分一段排名
文字:赵艳国 李继君
部分素材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张秋颖
美编:郁美静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