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买房找律师做公证起法律效应吗,从落地生根到深耕细作 多部门合力“把脉开方”宁夏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减轻群众诉累

时间:2022-12-07 07:33:50来源:法律常识

平安,彰显基层社会治理的格局,折射城市人文的温度。

了解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用心调解纠纷、用爱化解矛盾,依法依规办事、解决群众困难……近年来,全区各地在平安宁夏、法治宁夏建设中,积极应对社会转型带来的矛盾,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实践。针对当前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成因复杂化、调处难度大的特点,我区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元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新格局,既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效力,又缓解了公安警力紧张、节省了司法成本、减轻了群众诉累。

优势互补

多元化调解工作格局有力度

“公司经营困难,我们连缴纳诉讼费都很吃力。”当事人面露难色,法官暗下决心,争取将纠纷化解在诉前,避免诉讼费给双方带来的经济压力。

近日,银川市西夏区法院受理某公司与某单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为了让案件尽快解决,法官邀请具有多年调解经验的特邀人民调解员,共同协助新聘用调解员多次居中调解,同时联系某单位负责人出面协商。“你方再拖欠工程款,对方公司会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人民调解员从情理方面入手调解,法官从法律角度释法析理,最终在法官和人民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某单位向某公司支付38万元工程款。

近年来,全区法院搭建与综治、公安、司法等法律服务联动机制,加强诉讼与仲裁、公证、行政复议的程序衔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人民调解组织、特邀人民调解员在线联动调解纠纷。自治区司法厅联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矛盾纠纷诉前调解与诉讼衔接办法,设立交通、物业等专业人民调解室,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进驻法院线上调解平台,开展诉前调解,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诉讼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全区各地多点发力凝聚共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格局日渐明晰。

2012年以来,我区先后印发通知、下发文件,就大调解工作的组织体系、平台保障和运行机制,人民调解在纠纷化解多元平台、多元主体、多元方式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作出规定。不断规范人民调解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办理程序,强化考核管理,形成常态化排查、法治化调解、规范化运作的调解工作新机制。

从落地生根到深耕细作 多部门合力“把脉开方”宁夏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减轻群众诉累

自治区司法厅联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检察院等12个部门下发《关于完善我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针对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等多发高发、专业性强、调处难度大的特点,联合综治、公安、法院、民政、妇联等部门下发文件,先后与卫生、交通、劳动、物价、消费、妇联等重点行政部门成立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基本形成以人民调解“四张网”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多元调解工作格局。

联调联动

定分止争让群众感受法治温度

“自从有了社区警务室,我们心里很踏实。”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植物园村一位村民说。

社区警务室在日常治安巡逻期间,集结村干部、辖区企业员工、热心村民和有威望的老党员成立义务巡防队,充分发挥队伍“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入户走访了解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处置治安警情,为乡村社会面治安管控构建起多方联动、一呼百应,村民自治、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联调机制,让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满。

自治区司法厅联合自治区公安厅出台《关于建立完善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机制的意见》,在全区推广和建立人民调解和公安行政调解相互衔接、良性互动,及时调处各类民间纠纷的工作机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建立健全公调对接、交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在公安、交警、人社等部门设立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有机衔接。探索实施“警司联调”模式,在部分乡镇(街道)实行派出所与司法所联合办公,搭建矛盾纠纷高效处置直通平台,实现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联动对接,通过合理引流,民警出警率日均下降10%以上。

全区法院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引入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助力修复家庭关系,推行判前辅导、案后帮扶,去年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4844件,调解率为34.6%。深入实施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签发人身保护令36件,在施暴者与受害家庭成员之间竖起“隔离墙”。

多元调解

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

“谢谢,要不是你们,还不知道我们的纠纷啥时候有个结果。”在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西路司法所“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当事人向调解人员表达谢意。

西夏区某商城的消防管道漏水,导致商户张某的窗帘店、商户贺某的服装店内服装和房顶被水浸泡。商户与商城物业公司就损失赔偿进行沟通,未达成一致,于是向“一站式”调解中心求助。了解情况后,调解中心与派出所、社区开展联合调解。最终,商城物业公司赔偿窗帘店损失2800元,对服装店房顶进行粉刷维修。

为群众提供解纷多元化选择,实现访、调、诉、审“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自治区司法厅印发《关于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建设的通知》,在全区创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239个,要求各地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等综合平台,有序引导各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进驻调解中心,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联动机制,形成调解合力,扩大调解的社会效应。积极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司法行政资源,为调解工作开展提供专业化法律支持。

自治区司法厅指导各地在基层法院设立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28个,对适宜采用人民调解方式化解的纠纷,通过诉前告知、诉中委托、诉后确认等方式,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实现诉讼与人民调解程序的高效对接,有效减轻当事人的诉累,缓解法院办案压力。贺兰县法院德胜法庭诉前人民调解室2021年办理法庭委托案件2118件,占法庭民商事案件的52%,调解成功680件,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自治区司法厅与自治区信访局对接,共同推进访调对接工作。下发《关于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的通知》,在市、县、乡(镇)三级成立由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人民调解专家库,为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提供智力支持和调解建议。在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立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接待岗或信访接待窗口,收集、调解信访矛盾,变上访为接访、上访为下访,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目前,全区共建立信访事项人民调解组织70个,设置信访事项调解窗口(室)162个。

记者手记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事关平安宁夏建设、社会基层治理大局。我区政法各机关单位、各行政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相互衔接,形成了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元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新格局,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既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效力,又有效节约行政和司法成本、减轻了群众诉累。当事人、法官、民警、人民调解员、社区工作者等,或在调解室,或在田间地头,或在企业工厂,讲法、评理,促一个个纠纷烟消云散,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实现邻里和谐、社会平安,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温暖。(记者 杨秀丽 文/图)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离婚协议书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刑事案件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