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04:30:12来源:法律常识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艺文 通讯员 韦雨丹)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普及,劳动者维权意识逐步提高。遇到劳动纠纷时,如何高效便捷地维权?今后,全市劳动者劳动维权又多了一条“绿色通道”。12月6日,南宁“智慧人社”劳动维权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同时南宁市劳动维权受理服务大厅正式启用,让维权成本继续降低、维权时间大幅缩短、维权效果立竿见影。
缩减维权流程 让维权更简单
据了解,为破解“劳动纠纷越来越多样化,案多人少”的难题,南宁市人社部门于今年8月探索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受理前台合并为“劳动维权受理服务大厅”试运行,截至11月底,累计收到申请和投诉资料1996份,当期劳动监察办结率100%,无超时办结问题。南宁市“智慧人社”劳动维权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于11月1日起试运行,截至目前,共收到各类维权申请1043条,其中系统自动分派至劳动监察网络796条,分派至劳动仲裁机构74条,分派至调解组织16条。
在线下,劳动维权受理服务大厅可以充分发挥监察、仲裁机构各自职能优势,整合法律咨询、案件受理、文书送达等多项业务,实现劳动维权咨询、受理、分类“一门通办”。新机制将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原有的14类案由,231种请求事项,梳理为7类52项请求事由,制定劳动监察、仲裁案件分派规则,以更“全”“新”“快”方式为群众提供劳动维权服务。
在线上,用人单位、劳动者和各级人社部门、相关行业机构均使用一套信息平台申请和办理劳动关系业务,集成化程度高,减少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头跑、多处找”。通过一“码”受理,实现系统对投诉线索自主识别、自动分案,基层调解为主的工作目标;同时劳动维权信息化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推出线上庭审、线上送达、线上笔录、线上执法等多项新应用,极大提高维权效率。投诉后,劳动者在手机端可实时掌握投诉受理情况和处置进度。
陆先生是南宁“智慧人社”劳动维权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试运行体验者,他被公司强制离职,且在职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他在采访中直言道:“这是我第一次劳动维权,但在劳动维权一体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操作时感觉很简单,每一步都有提示,且提交完材料之后,平台会推荐相匹配的处理方式。”
强化“一体化”联动 劳动权益更有保障
在推动劳动维权融合受理、案件智慧分派方面实现案件精准分流,即根据劳动者维权诉求,信息平台自动、精准分派案件至调解组织、监察、仲裁机构分流处置,为劳资双方提供连贯完整、全周期的维权服务链,较好解决了监察和仲裁案件衔接难题。并更加注重发挥案前“多元调解”的优势,调解员依托“南宁人社”微信公众号、移动执法终端实现劳动纠纷掌上受理调解,并结合南宁市在全国率先探索的“司法确认”“绿色支付令”等多部门联合化解模式,努力将纠纷又“快”又“好”地化解在基层,打造劳动纠纷多元化解终点站。
南宁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德宁表示:“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合并后,通过资源整合、数据融合、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人社部门可以根据案情进行引导,努力将案件在调解环节处理好,为老百姓劳动维权节省时间和精力。”
建立信息平台后,还可以实现劳动关系风险精准预警和及时化解。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模块,对内重点关联社保、监察、仲裁、就业等部门数据,对外引入国家欠薪线索平台、自治区住建部门的“桂建通”平台等信息,构建23类自动预警风险模型,风险标记为黄、橙、红等四个等级预警,依托科学精准划分网格,由维权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劳动监察网格管理人员终端巡查、处置,实现监管三级(网格、区、市)督办,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劳资纠纷预防闭环。信息平台还突出对重点群体和行业的关注和服务,通过大数据比对,将农民工、建档立卡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三期”女职工、新业态人员等列为优先服务对象。并将强首府重点帮扶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快递行业等列为重点关注领域,以及时指导、规范企业用工,确保行业良性发展。
(作者:记者 唐艺文 通讯员 韦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