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代理拆迁赔偿律师哪里找,拆迁安置对象有权享受拆迁安置补偿吗

时间:2022-12-08 06:33:36来源:法律常识

拆迁安置对象有权享受拆迁安置补偿

原告倪MJ,男,1993年1月29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宝山区。

委托代理人李某某(母子关系),女,1964年9月4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宝山区。

被告王HY,女,1937年8月18日出生,汉族,户籍地上海市闸北区。

被告倪KL,男,1961年7月14日,汉族,户籍地上海市闸北区三泉路XXX弄XXX号XXX室。

被告林GF,女,1963年4月26日出生,汉族,户籍地上海市黄浦区。

被告倪KQ,男,1967年3月18日出生,汉族,户籍地上海市闸北区。

被告杨MH,女,1969年12月2日出生,汉族,户籍地上海市普陀区。

被告倪CR,男,1995年7月28日出生,汉族,户籍地上海市普陀区。

原告倪MJ与被告王HY、倪KL、林GF、倪KQ、杨MH、倪CR共有纠纷一案,本院于2015年7月1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由代理审判员吴双独任审理。

后本案依法转为普通程序审理,本院并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12月2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原告倪MJ的委托代理人李某某到庭参加诉讼。

被告王HY、倪KL、林GF、倪KQ、杨MH、倪CR均未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倪MJ诉称,原告是被告倪KL和案外人李某某的儿子,被告王HY和倪CH(于2014年5月17日报死亡)是夫妻,系被告倪KL、倪KQ的父母,倪KL和被告林GF原系夫妻,被告倪KQ和杨MH原系夫妻,是被告倪CR的父母。

1996年,原、被告居住的本市宝山区庙行镇朱家宅XXX号房屋(以下简称系争房屋)开始动迁。

至1999年,共安置原、被告及倪CH等8人,分得房屋6套。

由于原告当时年幼,为保障原告的利益,原告的母亲李某某(已于1994年8月与倪KL经法院调解离婚)作为原告的监护人与倪KL签订了协议书,约定将原告可享有的分配面积调到倪KL户头参与分房。

同时,倪KL也出具书面保证在原告年满16周岁时,还给原告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屋。

但是,倪KL在分得动迁安置房屋后,并未向原告返还房屋,却已将名某房屋出售,现倪KL名某已无房屋,无法兑现向原告返还房屋的承诺。

原告认为,六位被告在动迁分房时多得的份额,是由于其占用了原告的动迁份额,但在原告有能力处理自身资产之后,被告又将本应属于原告的房产变卖,侵吞了原告的动迁利益,使原告蒙受巨大损失。

故原告诉至本院,要求判令被告倪KL偿还原告房屋动迁安置利益人民币105万元(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

被告王HY、倪KL、林GF、倪KQ、杨MH、倪CR均未应诉答辩。

经审理查明,原告系被告倪KL与案外人李某某之子(1994年8月,李某某与倪KL经法院调解离婚,原告随李某某共同生活)。

倪KL及被告倪KQ均系被告王HY与倪CH(于2014年5月17日报死亡)之子,被告杨MH、倪CR分别系倪KQ的妻子、儿子。

1996年5月,宝山区庙行镇朱家宅XXX号私房开始动迁,李某某与倪KL签订协议书,约定,因前进村旧宅改造动迁,倪MJ可享有分配建筑面积34平方米,经双方协商,原应随李某某分配,现把倪MJ的分配面积调到倪KL户头参加分房,并保证在倪MJ年满16周岁时给一套二室一厅住房,今后产权归倪MJ所有。

1997年11月26日,倪CH签订《私房拆迁征求意见书》,选择按照保留房屋所有权,按细则规定互补差价的方式进行动迁,并确认安置人口为8人,其中独生子女2人,照顾户口1人。

1997年12月16日,倪KL(乙方)与庙行房地产公司(甲方)签订《房屋拆迁保留私房产权安置协议》,约定,乙方原居住朱家宅XXX号私房,建筑面积305平方米;甲乙双方同意互换房屋产权,按互换房屋面积、质量结算差价;甲方以6套房屋换给乙方,计建筑面积403.26平方米等内容。

最终,系争房屋此次动迁共分得的房屋为6套,分别为本市闸北区保德路XXX弄XXX号XXX室(建筑面积68.65平方米,以下简称501室)、502室(建筑面积88.96平方米,以下简称502室房屋),本市闸北区三泉路XXX弄XXX号XXX室(建筑面积82.17平方米,以下简称301室房屋)、302室(建筑面积57.55平方米,以下简称302室房屋)、41号102室(建筑面积48.55平方米,以下简称102室房屋)、39号401室(建筑面积61.43平方米,以下简称401室房屋)。

1998年12月8日,倪KL签署《保证书》一份,其上载明:“庙行乡前进村动迁办公室倪MJ的母亲李某某(监护人)倪MJ户籍所在地庙行乡前进村朱家宅2号因九七年动迁,根据庙行乡前进村动迁政策应分配住房34m2面积。

现已被我倪KL(倪MJ生父)于九七年底已被占有,我共分到住房二套二室一厅面积内。

由于木已成舟,无法重新分割,我本人特保证如下:我保证在儿子倪MJ年满16足岁时,给其一套二室一厅住房,建筑面积约86m2,产权归倪MJ所有。

”2012年,原告将上海庙行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诉至本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宝山法院),要求其赔偿原告未受到安置所遭受的损失70万元。

该案审理中,宝山法院追加了上海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业公司)作为共同被告,并通知王HY、倪KL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王HY、倪KL未到庭参加诉讼)。

同年7月24日,宝山法院作出(2012)宝民三(民)初字第708号民事判决,认为原告属于王HY一户的动迁安置对象之一,上海庙行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和宝业公司已对其进行了安置,其动迁利益可另行向相关人员主张,并据此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该案审理中,宝业公司到庭辩称,动迁时,倪KL与李某某已经离婚,李某某与倪KL协议约定,将倪MJ与倪KL一起安置,故王HY一户安置对象为王HY、倪CH夫妇、倪KL、倪MJ及倪KL再婚妻子林GF、倪KQ、杨MH、倪CR,共8人,共分得6套产权房。

王HY一户8人每人享有30平方米成本价三方之一价格购房的权利,加上2个独生子女每人4个平方米的购买面积,共计可以成本价的三分之一价格购买248个平方米。

宝业公司根据王HY等的口头要求将501、502、102室房屋房地产权利过户给倪KL,301、302、401室房屋房地产权利过户给倪KQ,当时对房屋权利如何登记无需被动迁人出具书面承诺,宝业公司对如此登记也无书面依据。

之后,原告就该案判决提起上诉。

2012年10月30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另查明,关于6套安置房屋,501室、502室房屋已于2001年由王HY同时出售给倪KQ,倪KQ又于2003年、2006年先后将两套房屋出售给他人;301室由倪KQ于2003年出售给他人;302室由倪KQ于2007年出售给他人;401室由倪KQ于2001年出售给他人。

上述5套房屋目前均登记在案外人名某,102室则登记在王HY名某。

审理中,原告还提供了若干落款处为宝业公司盖章的手书材料,称该材料为原告自宝业公司取得,内容为系争房屋核定人口情况、安置房屋情况、结算方式等。

其中一张抬头为“原协议”的材料显示,期房F#二室一厅301室72.52m2(倪KQ)一室一厅302室51.48m2(倪KQ)E#二室一厅101室现调A#102室48m2(倪KL)C一室一厅401室51.48m2(倪KQ)保德路XXX弄XXX号XXX室68.65m2(倪KL)502室88.96m2(倪KL)合计381.09m2。

审理中,经原告申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委托上海大雄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对502室房屋于2009年1月29日的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

该公司出具的《上海市闸北区保德路XXX弄XXX号XXX室住宅房地产估价报告》显示,估价对象的房地产市场价值为93万元,折合建筑面积单价为10,454元/平方米。

对此,原告称,系争房屋动迁分得的六套安置房屋中,根据当时的家庭协商分配方案,有两套是归倪KL的,但具体登记时的情况原告并不清楚。

原告起诉后,至交易中心调取房屋信息时才发现6套房屋中除了一套102室还登记在王HY名某,其他5套都已转让给了他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客观上倪KL已无法履行承诺,故原告要求参照评估价,由倪KL偿还原告动迁安置利益93万元。

以上事实,由原告提供的(1994)宝民初字第1001号民事调解书、《动迁居民情况调查表》、《房屋拆迁安置协议》、《私房拆迁征求意见书》及附表、《房屋拆迁保留私房产权安置协议》及进户协议、补充协议、《房屋拆迁安置协议》、《居民情况调查表》、《保证书》、(2012)宝民三(民)初字第708号民事判决书、《协议书》,上海大雄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的《上海市闸北区保德路XXX弄XXX号XXX室住宅房地产估价报告》,以及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予以佐证。

本院认为,根据宝山法院生效判决查明的事实,原告属于系争房屋动迁时王HY户的安置对象之一,有权享有动迁安置利益。

从倪KL签署的《协议书》、《保证书》的内容来看,结合宝山法院前案审理中宝业公司到庭陈述的情况等,本院有理由相信,动迁时就原告的动迁安置利益,倪KL与原告当时的监护人李某某确曾达成过协议。

根据该协议,原告有权在其16周岁时主张倪KL偿还一套面积约86平方米的二室一厅房屋。

现原告考虑客观情况,主张参照6套房屋中的一套面积为88.96平方米的二室一厅房屋在原告16周岁时的市场价,由倪KL偿还原告该动迁安置利益,该方案并无不妥,本院可予支持。

但鉴于双方协议中已明确需归还的房屋面积约86平方米,故本院参照评估单价,酌情确定倪KL需偿还的动迁安置利益为90万元。

被告经本院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视为放弃己方诉讼权利,相应的法律后果由被告自行承担。

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倪KL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原告倪MJ本市宝山区庙行镇朱家宅XXX号房屋的动迁安置利益90万元。

如果付款义务人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4,250元、评估费4,185元(原告倪MJ均已预缴),均由被告倪KL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魏思奇

代理审判员吴双

人民陪审员陈名玲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法律分析: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雷敬祺律师

1、法院之前的判决书具有直接证明效力;

2、拆迁安置对象有权享受拆迁安置补偿;

3、房屋补偿可以折价为货币分割。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劳动者 交通事故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债务人 协议 自诉 房屋 土地 补偿费 案件 债务 北京征地拆迁律师事务所前十名 离婚协议书 公司 债权人 合同 甲方 最低工资标准 交通 车祸 工资 补助费 刑事案件 债权 伤残 程序 鉴定 条件 拆迁人 期限 兵法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搜狐 标准 交通肇事 解除劳动合同 财产 补偿金 当事人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