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02:22:04来源:法律常识
婚前婚后协议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制定婚前协议的主要目的是对双方各自的财产和债务范围以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实现作出约定,以免将来离婚或一方死亡时产生争议。
一、哪些可以看作婚前个人财产?
婚姻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如婚前个人储蓄、房产等资产;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丈夫或妻子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二、如何签订婚前协议?
签订婚前协议方法如下:
1、夫妻双方自行签订婚前财产的书面协议;
2、聘请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来起草或者审核婚前财产协议;
3、夫妻双方可以到公证处申请公证婚前财产协议;
三、哪些可以被视作夫妻双方共同财产?
1、工资、奖金。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基于劳动而获得的报酬和基于劳动而获得的工资以外的报酬,其性质都是劳动报酬,包含货币和有关财物。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劳动报酬在以各种形式出现,如红包、津贴、房补、互助金等不同名义出现的收入越来越多,数额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应视为工资、奖金性收入,应当纳入工资、奖金范围,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生产、经营的收益。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主要指农村中的农业生产和城市里的工业生产以及第三产业等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收益,有劳动收入,也有资本收益,如股票债券收入、股份、股权等。
知识产权的收益。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基于知识产权而获得的财产收益,仅指基于知识产权而获得财产权,而不包括知识产权的人身权。
3、继承或赠予所得的财产,但《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这里说的继承所得的财产,是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在存续期间,依照法律规定接受被继承人死亡时留下的合法财产,包括法定继承和所取得的财产;赠予所得的财产,是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接受赠予人无偿给予财产的法律行为取得的财产,赠予所得的财产必须是已经取得所有权的财产,比如受赠予人进行所有权变更登记、实际取得财产等。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没有实际取得财产权的,赠予合同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赠予财产,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形是指“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财产”,故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财产应当认定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4、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除上述四项财产以外,应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这个灵活规定,是因现实生活中的财产情况变化较快,除了上述规定的几种共有财产外,还可能会出现其他未列明但又确实应认定为共有财产的情况,作出这种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填补列举式立法与现实存在之间总会有距离的不足,以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审判实践中,对个人婚前财产的孳息及增值在婚后取得的否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问题,应该不同情况分别处理,所得孳息、增值,如果婚后完全未付出劳动的,可以认定为婚前财产,而对 5、婚后付出了劳动的孳息、增值的则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四、什么情况下的离婚协议有效?
离婚协议书必须为书面形式,由夫妻双方当事人签字,并经法庭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认可,才具有法定效力。有效的离婚协议书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2、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3、不侵害国家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4、依据该离婚协议书办理离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