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00:31:48来源:法律常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的律师来之前,我不会回答你提出的任何问题。”TVB里的这句经典台词,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这句话也着实让普通老百姓对律师这个职业心生敬畏。
但是,踏上维权之路的你会聘请适合自己案件的律师吗?你聘请的“律师”,是真还是假呢?
2020年,涿州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冒充律师身份进行诈骗的刑事案件中,张某冒用律师身份,共实施诈骗行为8次,诈骗金额达5万余元。日前,张某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那么本案中张某是如何冒充律师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摇身一变
33岁的张某,无业人员,从徐水区来到涿州市,随着地域的变换,他的身份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张某来到涿州后,便发现了涿州这个小城市中被俗称为“公检法一条街”的政法街,在这条街道的路口坐落着一座高层,公寓式的房间有很多都挂着出租的招牌,张某选定其中一户,租用下来。之后,张某便对出租屋进行了简单的装修,简单摆放了几张办公桌,将法律服务流程图、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记录悬挂在墙上。他又通过网络广告打电话购买了一个刻有“河北某某律师事务所合同专用章”字样的印章,同时又精心设计并打印了一沓标有“张某首席律师”明显字样的名片。这些“行头”傍身,使他从无业游民摇身变成了“河北天平律师事务所”的首席律师。
宣传造势
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为了招揽“顾客”张某对其身份开始大肆宣传。他的宣传方式可非同于路边分发小广告,他把宣传目标锁定在了涿州城区内的各大医院,张某进入医院住院部,向住院患者、来访人员、甚至是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发放名片,并且叮嘱道,“如果要有索要赔偿的事情,可以委托给我,我是律师,可以帮你们很快拿到赔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行骗过程
截止至案发前,张某冒用律师身份,共实施诈骗行为8次,诈骗金额达5万余元。被诈骗的对象大多是因工伤、或因交通事故在医院住院的病人或病人家属。
以第一起案件为例。
2017年冬,王某男在打工时摔伤,但包工头迟迟不支付其相关费用,在医院住院期间,和清洁工大姐聊天时,清洁工递给了他一张名片,并和他说,张“律师”的官司打的挺好的,当时家里出了事就找了张“律师”,很快就获得了赔偿。
“获赔心切”的王某男听信了清洁工大姐的话,按照名片上的电话号码,拨通了张“律师”的电话,在电话中简单的进行了交谈,张“律师”邀请他到律师事务所进行详谈。通过面对面的咨询后,在张“律师”的夸夸其谈中,王某男觉得眼前这位“律师”有很强的人脉资源,值得信赖。便毫不犹豫的同其签订了“委托代理合同”,张某在合同上盖上了“河北某某律师事务所合同专用章”,并在委托律师一栏盖上“张某印”。随后通过支付宝支付了张某5000元律师费。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过程,期间王某一直同张“律师”保持联系,但得到的答复是各种理由的等待。
直至2020年5月份,张“律师”莫名失踪,失去了联系,王某男到其律师事务所找寻,被告知张某是个假律师,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王某才得知上当受骗。
检察官小妙招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法治观念的进步,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聘请律师”这一行为也司空见惯,怎样避免找到“假”律师呢?检察官给您出招,教您如何辨真假!
第一,要到专业的律师事务所聘请律师。
第二,要查看是否有律师执业证,律师资格证是申请律师执业、从事律师职业的资格凭证。
第三,查看律师执业证中年检日期是否在有效存续期间。根据《律师法》的相关规定,成为执业律师后,律师资格证每年要进行年检注册。
第四,可以到当地律师协会申请,或登录当地司法局官网核实律师身份。若查无此人,可判定,该人为“假”律师。
检察官温馨小提示
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糟心事儿,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是好事,但维权路上要谨慎。聘请律师,需要到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找合适的律师,而不是盲目听信旁人的介绍,更不要落入“黑”中介的陷阱。专业律师,有着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办案经验,而不是靠人脉关系打官司。那些不能对案情进行分析,而不断表明自己同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有关系,满口打包票的“律师”,一般不靠谱。
多咨询、勿盲目,谨防掉入“假律师”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供稿|涿州市检察院 张志雪
来源: 花山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