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01:04:21来源:法律常识
亲人被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刑事拘留后,最着急的莫过于家属,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家属陷入巨大的恐慌情绪里,不知所措。可对于关在里面的亲人来说,家属是他唯一的希望。作为家属,这个时候不仅不能慌乱,还要给关在里面的亲人足够的慰藉,帮助他稳定情绪,共同面对眼前的困境。
如果亲人被刑事拘留,家属应当这样做:
第一,正确认识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规定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里。《刑事诉讼法》里一共规定了五种刑事强制措施,分别是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以及逮捕。拘留是其中一种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被拘留的人一般会羁押在看守所。羁押的目的通常是为了防止毁灭或隐匿证据、串供、逃跑或者再次犯罪。但被刑事拘留并不意味着一定构成犯罪,而只是具有犯罪的嫌疑,所以我们通常称呼其为“犯罪嫌疑人”。
第二,及时和承办警官联系,了解相关信息。
公安机关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必须制作拘留通知书,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家属在接到拘留通知后应及时和承办警官联系,了解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时间、羁押的场所、涉嫌的罪名等,同时还应保留承办警官的联系方式。
第三,去看守所给亲人存钱存物。
被关进看守所的亲人,一般都会产生悲伤无助的负面心理,家属在这个时候给在看守所的亲人存些生活费、送点衣物,是很重要的心理慰藉。存钱存物其实就是让亲人知道,家属已经知道他被刑事拘留的消息,并在关心他,避免嫌疑人在看守所过度紧张焦虑。需要注意的是:存物的时候注意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衣物,不能有扣子、拉链等;存钱每次一般不能超过2000元,在看守所每周一般仅允许花200块钱用于购买日常所需,且目前大部分的看守所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只让存钱不让存物,日常用品都可以花钱在看守所里面买。
第四,尽快委托专业刑事律师,不要盲目的相信关系,谨防上当被骗。
亲人被刑事拘留后是请律师还是托熟人关系?现实中很多家属病急乱投医,谁能承诺把人“捞”出来,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殊不知多少骗子就盯着这样的家属,最后被骗钱骗物不说,还耽误了取保的最佳时机,悔之晚矣。在遇到亲人被刑拘的情况,咨询专业刑事律师,及时委托律师介入,会见亲人了解案情,提供专业法律帮助,才能最大程度争取到最好结果。
刑事案件同一般的民事案件有很大的区别,家属越早委托专业的刑事律师介入越好。按照刑事案件“公-检-法”也就是“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来说:
(1)侦查阶段: 为什么说刑事案件律师越早介入越好,对当事人越有利,就是指案件在侦办阶段当事人可能被采取羁押或其他强制措施,从而失去了全部部分人身自由。办案单位亦处于收集证据和寻找突破口阶段。从当事人的角度,突遭大难失去自由,亟待专业人士分析利弊指点迷津,疏导心理,重建信心;对于刑事诉讼和办案单位而言,侦查阶段是刑诉初战,几乎决定案件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因此,办案单位有可能为定罪而无所不用其极,律师如能第一时间介入案件,不但对当事人是雪中送炭一样的巨大帮助和心理安慰,同时对对办案单位依法办案也能起到监督作用。因此,刑事案件律师越早介入越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极大的现实作用。
(2)审查起诉阶段:在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阶段,由于在该阶段办案证据要向辩护律师依法开示,因此在本阶段越早委托专业刑事律师介入,越早调阅案卷,就越有利于尽早廓清迷雾梳理案情,从而确定辩护方向,找到案件突破口。同时,由于在该阶段律师有机会全面了解案情和掌握控方的证据体系,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办案单位提交理据充分的辩护意见和质证意见,从而有可能争取取保候审等阶段性成果或不起诉等最终结果。
(3)法院审判阶段:法院审判阶段是律师全部刑事辩护工作和作用的集中体现,也是控辩双方最后的对决。面对复杂专业,使用法言法语交流的庭审过程,有经验的刑事律师除了当庭发表有力的辩护意见和质证意见外,还能在庭审中起到指导当事人正确应对控方盘问和法庭讯问,提出合理诉求等充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作用,从而尽最大努力达成律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有罪从轻,无罪释放。
亲人被刑事拘留,第一时间聘请律师维护被羁押亲人的合法权益,才是家属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