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8:37:21来源:法律常识
2020年
是自然资源事业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
这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宏观经济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历史罕见
……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这一年,四川省自然资源系统
勇于担当、勇开新局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
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
为2020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天,我们来看看
21个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都取得了哪些成效吧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开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编制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重要规划,完成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编制,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研究形成建立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初步构建体现新发展理念、彰显公园城市特质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践行公园城市“首提地”使命担当,探索公园城市理论研究,深入实施“中优”战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深化城市设计,完善公服配套,提升公园城市功能品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出台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化解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积极回应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开展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拆迁安置房“分房即发证”、新成交地块“交地即拿证”工作。全市不动产登记受理274.7万余件,日均受理量1.1万余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前三。完成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处理项目1015个,房屋338938套。
自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抓空间规划。加快重点规划编制,形成《自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方案(第三稿)和内自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初步方案。试点推进村规划编制,完成县域内行政村分类,启动村规划编制试点31个。
抓服务保障。制定“土八林五矿三”16条优惠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消化存量土地421.8公顷,处置闲置土地99.37公顷。加快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全面启用不动产电子证照。
抓资源管理。完成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内52.6公顷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狠抓专项整治行动,拆除14个违建别墅问题项目,完成206个“大棚房”问题整治整改和“回头看”,查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占用耕地5507.26亩。
抓防灾减灾。启动避险搬迁三年集中攻坚行动,荣县大冲口崩塌、老君坝滑坡2起地灾成功避险,有效避免27户99人因灾伤亡,地灾防治连续八年“零伤亡”。森林火灾防控空前加强,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指标内。
抓深化改革。全域实施深化增减挂钩试点,完成项目拆旧复垦6783亩。积极申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牛佛镇成功进入全国试点名单。探索实施社区规划师试点,首批选派25名社区规划师进驻20个街道120个社区开展规划相关工作,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建设。
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防线”。全市实现汛期地质灾害“零死亡”目标,米易县白坡彝族乡张门扎山洪泥石流成功避险经验受到厅充分肯定。
成功申报全国首批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2020年12月,攀枝花成功申报全国首批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并入选自然资源部公示全国首批50 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遴选名单。
“五未”土地清理处置专项行动初见成效。全市2014至2018年的供地率较2019年的61.5%提高到80.25%,提高了18.75个百分点。
着力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全市31个“大棚房”另案处理问题在全省率先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100%。5个违建别墅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在全省率先通过省专项办审核并上报国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成果以“双零差错”通过质检审核,成功与国家系统汇交,摸排成果质量排名全省第一。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四川攀枝花野外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该基地是全国首批命名建设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全省首批天府科技云服务科普惠民共享基地,为全省首家钒钛磁铁矿领域科普惠民基地,2021年1月,被自然资源部评估为“优秀”等级。
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规划引领,构建国土空间“一张图”。完成中心城区公园城市规划和山体保护专项规划初步成果,研究布局泸永江融合发展合作示范区和泸东新城,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徐徐铺展;支持泸州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泸县、合江经开区扩区调位取得实质进展。
管控约束,拧成资源保护“一股绳”。实施土地整治20.3万亩,新增耕地1.2万亩;高压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有序推动存量分类处置,“零容忍”坚决遏制增量,多部门网格化巡查监管机制不断完善。
要素保障,激起高质量发展“一池活水”。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 “一地一策”精准推动低效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泸永高速、渝昆高铁等重点基础设施、民生和产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推进“放管服”改革,系统审批时限压缩269个工作日、材料减少86项,混合用地改革全省试点先行;建成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大厅,在全国率先建立“信用体系+不动产登记”违法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生态优先,统筹保护修复“一盘棋”。完成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内96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修复面积1596亩;纳溪白节镇纳入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探索启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叙永县纳入长江重点生态区治理范围。
人民至上,织密风险防控“一张网”。建成地灾防治管理实景系统,“人防+专防+技防”新模式全省交流推广;全面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置5万余户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以情动人、集成政策成功化解征地拆迁信访积案,执法案件评查获全国优秀。
德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落实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制定出台《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服务,促进全市经济稳定增长措施》;对全市141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进行封控隔离,对36家以食用为目的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实施退出或转产。
抓好跨区域协同规划编制,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同推进完成《成德眉资“三区三带”空间规划》《成德同城化空间发展规划》编制,建立成德眉资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工作联系机制,签订成德眉资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合作备忘录,启动《德阳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
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0年实施治理工程21处、排危除险47处、清淤维护加固工程10处;转移受威胁对象5万余人次,劝返游客7000余人,成功避险4起,避免了196户425人因灾伤亡。
提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2020年12月9日提前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共计6233套,涉及搬迁人数12918人。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微信、支付宝在线支付不动产登记费服务;开通网上预约、在线查询服务,实现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先后6次压缩不动产办证时间,存量房转移登记实现了“1小时办结”,从交件到领证最快仅用6分钟。
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空间规划控品质。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聚焦“跨入Ⅰ型大城市行列”目标,形成《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初步方案。其中,“双评估”和“双评价”的“绵阳经验”先后被自然资源部和权威媒体“规划中国”在全国推广。
服务项目促发展。全面承接省政府省级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权,项目落地提速50%以上;报请市政府出台《绵阳市强化自然资源保障促进经济稳增长十六条措施》,为12家企业办理延长疫情期间土地出让价款缴纳期限和免交疫情期间滞纳金申请,为企业减负约3.38亿元;报征土地4.18万亩,居全省第一,实现300个省市重点项目“一对一”服务。
安民便民保民生。健全“市、县、乡、村、社、点”六级地灾防治体系,立足“早撤快跑”,摸索出“六早、六撤”地灾防治工作经验,实现地灾防治十年“零伤亡”,并发行地灾防治原创歌曲《守护》,沥现防灾心路;推行“互联网+”审批模式,推出不动产登记网上大厅、“i绵阳”手机APP等线上平台,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向银行延伸,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变为“一次都不跑”。
广元市自然资源局
打好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局党委全面加强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保障了机关工作正常运转,保障了全市砂石建材市场复工复产。
打赢了脱贫攻坚歼灭战。对口帮扶的剑阁县龙台村圆满完成国家脱贫验收。倾力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广元市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五个一”帮扶工作“先进集体”。
打响了“四大攻坚战”。在全省率先出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工作方案》;完成70个2016年至2019年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验收,超目标任务量194%;争取城乡增减挂钩项目立项批复68个规模22552亩,实现市域所有乡镇项目全覆盖;违建别墅、违规确权“河滩地”等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图斑成果全部上报国家整治办;489个非煤矿山环境综合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强化了规划领域规范化管理。全年召开规委会15次,审议规划方案180个,及时将重大项目用地纳入控规调整和总规局部调整,解决了项目无法定规划支撑问题。
持续优化了自然资源营商环境。工改依申请事项进驻政务大厅达100%,材料减免率达76.31%。持续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般不动产登记办理已全部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
遂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以高质量的规划引领遂宁建设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开展遂潼一体化及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空间战略规划研究,《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总体方案》在川渝率先获批。构建起“一城三区、一带两廊”空间格局和“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空间形态。
“一地一策”盘活低效闲置土地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完成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状况详细评价全国试点(全省唯一),采取“深挖存量盘活一批”“扩大增量释放一批”等九个一批方式清理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完成批而未供土地处置449.2251公顷,消化城市疑似闲置土地904.3218公顷。
实施不动产登记“暖心惠民”工程。推进不动产登记“112”提质提速,推进12个部门信息共享集成,实现资料“零提交”,启动“全城通办”。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不见面审批”推广至7家银行。采取“追办分离”等方式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全年化解涉及群众1.4万户,累计3.9万户。
打造“多合一”改革极简极速模式。成功挂牌供应工业用地“标准地”5宗,实现拿地即开工。现场踏勘用时压减在0.5个工作日内,“多审”“多证”合并办理率达95%以上,原6个证书合并为3个。建立全市统一的测绘机构名录库,承建“多测合一”项目27个,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为企业节约测绘成本三分之一以上。
内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助力“双百”城市建设。完成《内自同城化空间规划》《内自新区空间战略规划》编制;助力内江“双百”城市建设。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保障了川南城际铁路、成渝铁路扩容改造、成渝高速公路扩容改造等重点交通项目有序推进。
加快生态环境修复。启动实施沱江流域文化生态带点线面发展与保护空间布局规划工程;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程,东兴区田家镇、隆昌市普润镇、资中县双河镇申报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公示;实施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修复44.41公顷。
取得工作成效。成功承办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地质灾害防治连续八年实现“三零”目标;获得防汛减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地震灾后重建、定点扶贫、机关党建、机关党建研究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度全市矿山开发利用统计数据网上报送工作,全省排名并列第一,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等多项工作排名全省前列。
乐山市自然资源局
规划先行创建江心岛规划建设乐山样板。积极开展江心岛规划编制先行先试工作,编制完成《乐山市江心岛灾后重建规划》《乐山市洪涝灾害受灾乡村居民点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导则》,并指导受灾县(区)编制完成《江心岛灾后重建实施方案》,为灾后重建提供了规划引导和建设蓝图。
四级督察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护航。着力构建纵向贯通的四级督察体系,选派12名一级、二级调研员到县(市、区)担任规划建设督导员,负责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督察工作;县(市、区)同步向镇(乡)派驻规划建设督导员130名,并聘请村级土地信息员实行“动土必报”。
规范实施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工作。制定《乐山市主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协商收回工作实施方案》,对协商收回土地确定、收回土地告知、收回协议执行、收回土地入库管理等11个方面规范实施程序。形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政策制定修订专题调研报告》,并作为四川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研究的两个市(州)代表之一,参加了自然资源部11月在成都开展的集中调研座谈,并作了交流发言。
南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国土空间规划。南充各县(市、区)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工作“双评估”、“双评价”和全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完善工作。《南充临江新区总体方案》获批通过。全面完成《南充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局部调整,对中心城区13个片区的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道路交通、绿地布局等进行优化调整。制定了《南充市村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开展市辖三区3个村规划试点,推进21个村规划编制。
用地要素保障。实施供地分类差异化管理,用好增减挂钩、点状供地等政策。增减挂钩项目共立项107个,立项面积超4万亩,验收项目18个,产生挂钩周转指标4775亩,节余指标3580亩。全市供应建设用地363宗2.27万亩;全市出让经营性用地190宗、1.1万亩。深化放管服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总时限缩减至54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审批”,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发放不动产权利证书、证明9.3万本。
加强资源管控。划定生态红线面积62.66平方公里。全面完成“三调”工作,调查国土面积1.25万平方公里,调查图斑180余万个。全市2019-2020年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目标任务408.96公顷,涉及138个点位,治理数量和补助资金居全省首位,已全面完工。
地质灾害防范。构建群测群防工作体系,落实专职监测人员2000余名,避险33起,转移群众491户1835人,避免经济损失8.6亿元,实现人员零死亡目标。
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处置批而未供土地7700亩,完成目标任务6360亩的121.07%;处置闲置土地4549亩,完成目标任务2100亩的216.62%。实施增减挂钩项目87个、规模2.26万亩,完成复垦2.1万亩,预计获取节余指标8200亩。
强化资源保障。将耕地保护列为了政府考核内容,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数;加快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推进在建项目32个、35.01万亩,完工27个、29.6万亩,预计新增耕地1.7万亩。
强化生态修复。启动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3个、667亩;推进了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修复治理3225亩,完成目标任务2820.6亩的114%。
强化民生保障。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动避让转移群众近4万人次,成功避险4起,避免了13户32人因灾伤亡。
推进自然资源登记改革。实现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3天办结、大部分业务24小时办结;提前1年基本完成“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对114个行政审批、确认和公共服务事项实行集中办理。基本完成“多测合一”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工作。
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规划引领持续提升。创新开展全市“1+4”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已形成初步成果;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向省自然资源厅提交3个城镇开发边界方案试划成果;确定18个试点示范村,启动村规划编制;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完成《渝广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
资源要素供给有力。规范有序推进土地供应,全市累计供应各类国有建设用地163宗、面积641.27公顷;印发《广安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工作方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66.35公顷,处置闲置土地103.92公顷;完成全市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调整,规划砂石资源采矿权20处,总资源量2.53亿吨。
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试点。加快农村土地整治、两项试点项目申报实施;争取到岳池县“旱改水”试点项目,积极申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邻水县高滩镇被省自然资源厅上报全国试点镇;加快“放管服”改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登记等办理时限大幅压缩;加快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110户避险搬迁、2处治理民生工程已完成,连续15年实现地质灾害预案内“零伤亡”;加快延迟办证房地产项目登记办证,市本级18个项目已有15个项目完成首次登记,办理首次登记14980户、分户转移登记10632户。
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新冠疫情防控扎实有力。疫情爆发后,主动安排部署岗位执勤、爱心慰问、爱心捐款等活动,累计向达州红十字会捐款42574元,先后组织150余人次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时间落实全市矿山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责任,有力保障了全市砂石建材市场复工复产。推行“容缺承诺”保障项目落地,共办理工程项目各类行政许可184件,“容缺承诺”审批81件。
国土空间规划科学规范。扎实开展“规划攻坚年”行动。统筹开展39个村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规划编制试点,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成14个重大项目规划选址工作。大力实施自然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完成“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部署。
要素保障精准高效。分类施策予以用地保障,去年全市报征土地19575亩,有效保障了达钢搬迁、营达高速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保障重大项目砂石供应,全市共投放砂石矿业权32宗,累计生产规模1317.95万吨/年,砂石总矿产资源储量16325.23万吨。
民生实事大力推进。扎实开展汛前防灾“七查”专项行动,对排查出的1160个地灾隐患点逐一制定应急预案,逐一落实结对帮扶责任人118人;完成地灾项目前期工作的工程治理49处,排危除险115处,避险搬迁972户。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2020年验收土地整理项目65个,新增耕地3959.43公顷。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县(市、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1.7030万公顷。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0.92平方公里。
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地灾防治实现连续9年0伤亡。全市2096处隐患点实现“一点一预案一演练”全覆盖;安装专业监测设备559处;坚决落实“三避让”,成功应对处置51起灾险情。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助力企业融资贷款,解决了62家企业复工复产瓶颈。
高效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成立了巴中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印发了《巴中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方案》;“三调”数据成果通过国家质检,完成“双评价”“双评估”等专题研究、城区范围试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
持续推进脱贫项目实施。获批立项增减挂钩项目57个,建成新居5447套;新开土地整治工项目21个,建设规模13.67万亩。
严格保护资源。完成违建“别墅”问题整改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工作;关闭矿山7家,责令停产整顿20家;下达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39.71公顷;推出“客从远方来”地学区域品牌,成功承办2020年度中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年会。
积极探索创新。探索建立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收益权收储机制和实施城市生态修复治理;印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试点工作方案》,开展中心城区地下车位不动产确权登记试点;制定了《巴中市中心城区秀美街区街巷设计导则》,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坚持“1234”“三调”工作法,搭建高质量底图底数。围绕高质量完成的“1”个中心,力求实现调查任务按时完成、技术队伍得以培养锻炼的“2”个目标,突出市县、部门、作业队伍“3”方联动,实施统一调度指挥、规范技术标准培训、突出外业调查举证、加强监督检查压茬推进“4”项举措。作为全省唯一一个由系统业务技术骨干全过程参与“三调”工作的市,工作进度和成果质量名列全省前茅,工作方式方法得到省级充分肯定和通报推广。
坚持地质灾害防+治结合,持续厚植绿美生态本底。天全县率先在全省出台隐患报告奖励办法,得到省自然资源厅肯定并推广;完成民生实事和生态扶贫地灾治理工程6处、避险搬迁安置5户;加快完成“8.22”特大暴雨灾后恢复重建地灾防治项目实施,年度任务完成率98.5%;出台市(县)级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推动3家矿山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山区百丈镇成功入选“四川省申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乡镇名单”。
坚持以点带面,规范砂石资源开发利用秩序。试点先行,以天全县为全省试点推进砂石资源绿色开发,指导天全县启动矿规调整工作,制定《天全县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同时惩防结合,以雨城区中心城区为重点遏制砂石违法违规行为,制定中心城区砂石管理暂行办法,完善立体化违法行为发现渠道和处置模式,并主动将河道外违法违规采砂乱象挂牌督办,重拳查处涉砂案件13起。
眉山市自然资源局
坚持规划引领。高质量编制《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初步规划方案,编制成果作为样板全省交流;开展城镇开发边界试划工作,成功入选城镇开发边界国家级试划城市。
强化发展保障。批回建设用地93个批次7.2万亩(含待核费后领取批文的5个批次2335.35亩),创眉山建区设市23年之最;出让建设用地566宗3.69万亩,突破历史新高。
加强精细管理。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成功争取贵平镇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国试点,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进度全省第一;处置闲置土地3200亩、2009-2017年“批而未供”土地9700亩,处置率分别位居全省第1名、第4名。
深化领域改革。在全省首批试点建成建设用地报批三级联网审批系统,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省级用地审批权顺利纳入委托试点;创新开展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抵押贷款登记。
真情为民服务。创新辨灾识灾“望闻问切”四字法,“点对点”落实防灾避灾救灾,在今年严峻的雨情形势下成功避险6起,实现连续12年人员“零伤亡”;推行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系统、办理流程、时限要求“四个统一”,全面实现“126”办结时限标准,再度刷新“眉山速度”。
严格依法行政。在全省率先引进专业技术服务单位,落实专人驻点开展卫片执法、例行督察、违法案件查处等技术服务工作;违建别墅、违规确权“河滩地”清查整治全面完成,农村乱占耕地问题清理排查稳步推进。
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自然资源重点工作,出台保障服务8条措施,梅花鹿等特种畜禽和黑斑蛙等蛙类管理权限平稳移交,禁食类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全面退出。
● 编制完成沱江发展轴(资阳片区)空间规划、成德眉资三区三带空间规划和成资同城化空间发展规划,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初步成果,镇村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体系已具雏形。
● 调整发布征地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和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485公顷,审核审批林地90宗235公顷,组卷报批建设用地项目25个批次582公顷。
● 出台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土地收储3条支持政策,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挤进全省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前5位。
●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原系统治理,启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高质量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89.18公顷,全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高森林覆盖率0.32%。
● 推行告知承诺和容缺审批,以“多规合一”为基础的“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不断深化,全程网办率100%,时限缩短91.89%,实现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
● 地灾防治落实落细,完成工程治理7处、排危除险项目9个、避险搬迁123户,实现连续10年地灾防治“零伤亡”。
阿坝州自然资源局
地灾防治科学、有效。全面落实了5528处地灾隐患点的防灾预案、防灾措施,实现了宣传演练全覆盖,完善了会商预警制度和群测群防体系,在已发生的325起地质灾害中实现成功避险30起,避免伤亡1389人、经济损失3639万元。全力以赴,实施完成了“8·8”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工程建设和2020年常规体系建设项目,“8·20”灾后重建工程除3处变更设计的项目外其余项目全部完成。
规划编制科学、有度。以《阿坝州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实施意见》为指引,及时形成了“双评价”初步成果,拟定了科学合理的州级国土空间规划初稿。并在今年空间规划实施的过渡期,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个批次,涉及11县131个乡(镇),修改面积203.0266公顷。
用地保障主动、有力。坚持“突出重点、差别管理”原则,及时制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方案”,修订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办理效率。对657个项目进行了用地预审,涉及面积818.28公顷。
生态修复坚决、有序。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统筹抓好生态修复。2019年11月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共下达阿坝州生态修复建设任务257.67公顷。截至2020年11月全州修复面积260.04公顷,提前、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甘孜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规划编制蹄疾步稳。完成“双评价”等十个专题研究,形成规划方案初步成果;锁定全州生态“底色”,划定生态红线总面积达6.97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14.97万平方公里的46.56%。
用地保障精准有力。全州建设用地供应总量达430.75公顷;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22.54公顷、闲置土地57.61公顷,均超省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地灾防治成效显著。成功预警预报16起,避免923人可能因灾造成的伤亡;积极科学应对丹巴县“6·17”梅龙沟山洪泥石流灾害、九龙县“11·23”雪洼龙镇甲铺子村高位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完成79户避险搬迁、18处治理工程、78处排危除险等项目,在1494处隐患点安装专业监测设备。
助推脱贫有力有效。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理项目,完成38个土地整治项目的州级验收工作。
绿色矿业深入人心。建成九龙里伍铜矿等3个国家级绿色矿山。
保护修复全面加强。纳入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的3个项目、黄河流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1个项目均完成施工和初验。
凉山州自然资源局
土地综合整治再创佳绩。取得挂钩节余指标1.37万亩,实现新增耕地3.78万亩。乌蒙山连片区域土地整治重大扶贫项目通过验收,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新增耕地1.94万亩。
规划引领保障项目用地。启动开展全州空间规划编制和信息平台建设。组织上报单独选址及批次建设用地报件47宗、17.63万亩,批回建设用地42宗、6717.26亩。全州总供地524宗、面积826.69公顷。
抓实地灾防治保障民生。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4起,避免因灾伤亡431人,避免经济损失3220余万元。实施完成并验收地灾治理工程10个、避险搬迁安置200户。
夯实基础做好权籍调查。“三调”工作通过国家内业核查,调查图斑总数198.98万个,举证图斑45.91万个。办理不动产证书7.9万本,开具不动产证明3.86万份。完成农村“房地一体”外业测绘4.8万宗、权籍调查2.4万宗。
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稳步推进三轮矿产资源规划调整及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完成9县42个拟调规区块审查转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行政处罚矿山企业8家,责令停产整顿15家,关闭取缔10家。
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察。清查违建别墅37宗、88亩,退还集体土地85.94亩,没收地上违法建构筑物1宗。清查整治非法占地826宗、5600亩。加大农村乱占耕地整治,上报问题图斑73645个,遏制新增违法行为12起。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四川自然资源”,获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