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10:39:34来源:法律常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蔚晓贤马媛媛
贵州长顺到山东潍坊,相距2000多公里。8年前,潍坊女律师裴桂峰带着儿子远赴贵州长顺进行为期1年的法律援助。援助期间,她被当地贫困孩子的窘迫生活所触动,从此开始了她的公益之路。爱没有因为援助结束而中断,8年来,裴桂峰用自己的坚持不懈和朴素的爱心发动好心人与她一道,搭建起一座桥梁让这两地相连。
2012年,裴桂峰征集到字典后发放给学生们
8年前,她带着4岁儿子去贵州法律援助
10月19日下午,裴桂峰的手机上收到一条微信,她高兴地告诉同事们,前几天买的作业本已经顺利寄到贵州省长顺县了。发微信的是她在贵州长顺的好朋友李洪敏,李洪敏是长顺县鼓扬镇民族学校的老师。他告诉裴桂峰,他刚刚冒着大雨去把这次寄来的3060本作业本一本不少地搬上了他的面包车,等雨过天晴,他就去学校发放到学生手中。
2012年12月,贵州的孩子们传阅齐鲁晚报帮他们征集字典的报道
虽然相距数千公里,但因为有像李洪敏这样可以信赖的朋友,裴桂峰对每次捐赠物品的发放都非常放心。8年来,山东潍坊和贵州长顺就这样默契地联系着,而这一切,源于8年前裴桂峰远赴贵州的一次法律援助。
2012年7月,国家司法部发起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1+1”法律援助活动。闻讯后,山东鸢都英合律师事务所的裴桂峰律师报了名。裴桂峰还记得,司法部在人民大会堂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律师进行动员大会的情景,“当时山东省共派出14名援助律师,只有我一个女的。”
2013年裴桂峰在儿童节前夕为孩子募捐来学习用品
裴桂峰告诉记者,她被分配到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长顺县,那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颠簸了两天后,她到达了长顺。尽管走之前她做好了思想准备,但一下车,她还是被眼前贫困落后的面貌震惊了。
裴桂峰到长顺的任务是在当地司法所的领导下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裴桂峰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但很快她就想家想儿子了。裴桂峰的儿子当时才4岁,她的丈夫是一名老师,平时根本没有时间看孩子。为了不再因为担心儿子而影响工作,裴桂峰决定把儿子接过来。到达长顺的一个多月后,裴桂峰的丈夫把孩子送到了贵州,裴桂峰给儿子找了个幼儿园,可是每逢周末幼儿园放假,她还得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大家总能看到裴律师带着孩子一起办案的情景。
2016年,裴桂峰和她的老师朱文英教授为孩子们捐赠冬衣
裴桂峰告诉记者,法律援助期间,她顺便走访了很多山村和乡镇,亲眼目睹了当地老百姓的贫困,尤其是当她看到当地有很多贫困的孩子时,她决定为他们做点什么。
2017年裴桂峰和爱心人士为孩子募捐作业本
“是齐鲁晚报助我打开了公益之门”
裴桂峰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因为一个案子到了远离县城、地处深山的交麻乡中心学校。听校长说,这边因位置偏僻村落稀疏,孩子们大多要住校,因为是县里特别贫困的乡,孩子们每天的三菜一汤就是把土豆青菜和肉片煮成一个汤菜,浇在米饭上吃,几乎是天天如此。有的家庭贫困到有的学生吃饭穿衣都困难,家里姊妹多的,只能让其中几个上学。
一个名叫王建花的女孩让裴桂峰印象最深刻。王建花家里姐弟五人,三姊妹上学,只有老大王建花上学有人资助,弟弟到了上学的年龄,去了两次因为没钱吃饭,还是回去了。看到老三脚上烂的几乎不能穿的鞋,和只能被锁在家里的弟弟,裴桂峰忍住落泪,她给孩子妈妈留了给孩子们添衣物的钱,并从潍坊给三个孩子联系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资助,最后老四和三个姐姐一起上学了。
孩子们收到了作业本
然而,裴桂峰发现,像王建花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个例,而是有很多。“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地资助。”裴桂峰想,可以先从小处着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次,她去长顺县敦操乡法律援助路过敦操乡打招小学的的时候,学校校长对裴桂峰说,要是能有人捐点字典就好了。裴律师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孩子连本字典都买不起,有的班里全班只有一本字典,还是老师自己的。随后,裴桂峰又走访了鼓扬镇简庆小学、交麻乡交麻中心校,她发现缺字典已经成了很普遍的问题。
裴律师当时算了笔账,一本学生用的新华字典大约十一二元钱,一个学校200个学生左右,这样的话只要两千元左右,就能解决一所学校全部学生用字典的问题。而且有的学校老师表示,其实学生们不要求每人都能拥有一本新字典,就是别人用过、旧的也行。
2018年,裴桂峰、谭美华、朱文英为孩子们捐赠作业本的收据
于是“捐字典”成了裴桂峰计划中要做的第一件小事。裴桂峰向齐鲁晚报发起求助,希望能通过齐鲁晚报的报道发动热心参与进来。2012年12月,齐鲁晚报设立专栏发出了捐字典的号召,没想到短短几周的时间就收到数十位热心市民的参与,最后累计捐赠字典数千本。“捐赠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裴律师告诉记者,到她援助任务结束时,长顺县所有的农村小学、乡镇初中的学生都实现了人手一本新华字典的目标。
“这要感谢齐鲁晚报,是齐鲁晚报帮助我打开了公益之门。”裴桂峰告诉记者,当时的捐赠者主要是齐鲁晚报的读者,而这些读者也成了后来公益活动持续进行的“班底”。
2019年,裴桂峰和好心人给孩子们捐赠114件冬衣
持续8年,累计帮扶学生上万人次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捐字典成为裴桂峰组织公益活动的起点。2013年7月,裴桂峰结束法律援助任务,带着已经5岁的儿子返回潍坊。但长顺县的那些孩子们她并没有就此遗忘。
在离开长顺之前,裴桂峰结识了当地不少朋友,其中鼓扬镇民族学校的李洪敏和长顺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何明贵几乎每次都参与帮扶当地贫困学生的活动。在临走之前,裴桂峰和他们俩做了约定,等她回到潍坊后,要继续把公益活动做下去。今后,李洪敏和何明贵在当地负责调研需要捐助的学校以及所需物资,裴桂峰负责在潍坊募捐,等物资寄到长顺后,李洪敏和何明贵再负责爱心物资的发放。如此,这场相距2000多公里的爱心接力就这样持续了8年多的时间。
2020年10月10日,裴桂峰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则给贵州孩子们捐赠作业本和过冬棉衣的信息,仅仅一天就收到捐款6700元。这一次,同样是按照李洪敏和何明贵提前调研的情况做的安排,裴桂峰用这些钱从网上购买了3060本作业和114件羽绒棉服,这批物资将捐赠到长顺县的红岩小学和三台小学。
2020年10月19日,潍坊好心人捐赠的三千多本作业本抵达长顺县
裴桂峰说,一天时间有18人参与捐款,其中有一部分是8年来一直参与的老朋友,更多的是新朋友。“我的恩师朱文英老师、昌邑的胡老师、天津的刘燕女士,还有很多齐鲁晚报的老读者,他们都已经坚持了8年。”不过令裴桂峰欣慰的是,这几年有很多新人参与了进来,他们中有法官、有老师、有邻居、有所里新进的年轻律师,还有孩子们,“8年来,参与进来的爱心人士至少有300人。”
2012年,裴桂峰远赴贵州长顺法律援助,从此用爱将长顺和潍坊两地连接起来
裴桂峰告诉记者,如今,她帮扶的第一批学生中,小一点的也读初中,大一点的已经上了高中,这些年来,偶尔会有学校给她寄一封感谢信来,告诉她孩子们的近况。据统计,8年来,裴桂峰和他们朋友们累计帮扶的孩子们已经超过万人次,累计捐赠字典数千本、作业本数万本,春季单衣秋冬棉服数千件,累计募捐近10万元。
“捐赠物资只能解决他们暂时的困难,要彻底解决当地的贫困还需要国家、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裴桂峰告诉记者,这几年,受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惠及,长顺县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她希望公益活动也能持续下去,将来不光要在物质方面进行帮扶,她更希望能从精神层面给予帮助,“我设想条件允许的话,能分批组织那里的孩子们来潍坊看一看,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开阔一下眼界,这样更能鼓励他们,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和家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