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00:02:55来源:法律常识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名著《双城记》的开头用在现在也非常恰当。表面上看起来,现在选择出国留学、尤其是赴美留学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疫情未平息、留学类考试未恢复、签证排期久(时不时还有限制中国学生签证的传言)、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多地又爆发了骚乱......但危机中总是蕴藏着机遇,如果您能有一双“慧眼”,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表象,看透问题的真相和本质,就会发现:在大家纷纷放弃留学计划或持续观望的时候,如果能不随大流,反其道而行之,今年坚持申请,明年极有可能会收获颇丰。努力备考,在托福、雅思、LSAT一旦开放就以准备好了的状态去考试。这样,到明年春季就能Offer大丰收,秋季在他人艳羡的目光中收拾行囊。
下面,我们就从各个角度为大家分析:为什么2021年是法律留学(尤其是对美国顶尖法学院)的最佳时机?
在今年四月,我们发布了一篇文章留学考试接连取消!面对疫情,除了焦虑我们能做什么?,当时我们的研判是:这个申请季(即2020年申请、2021年入学)的录取难度大概会保持平稳。理由主要是:一方面,本来计划2020年入学的一批学生选择defer(延期)一年入学,会挤占部分属于2021入学的学生的名额,因而录取名额减少了;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和中美关系紧张等原因,今年申请的总人数也会相应减少。这样一来,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小,总录取难度大概维持不变。
两个月过去了,随着情势变化,我们的预估变了。这个申请季的录取难度极有可能会降低,原因是:defer一年的人数没有之前我们想象的那么多,而申请总人数却断崖式下跌,虽然分子和分母都减小,但两者减小的幅度是不成比例的。更直白地讲:今年申请,竞争远没有以往(疫情爆发前以及中美关系最好时)那么激烈,相当于是在录取难度的低位“抄底”美国名校。
首先,defer一年的人数没有那么多。当然,会比疫情爆发前的年份多一些,但远远没有到我们之前想象的程度。从我们掌握的数据(包括我们自己的签约学员和凭借在法律圈的人脉了解的许多DIY的申请者)来看,决定defer一整年入学而且学校也批准的,我们判断不会超过20%,远没有达到一半(毕竟有部分学校是不允许defer的)。原因也很好理解:既然已经计划好2020秋季入学,不到万不得已,大多数学生还是想stick to the plan;而且,大部分美国学校都给出了解决方案,比如延期一学期入学(即2021春季入学),这种方式是不会挤占下一年名额的;也可选择2020秋季入学,如果无法及时拿到签证赴美,就暂时上一段时间“网课”作为过渡。
更重要的是,今年申请人数断崖式下跌。本来计划今年申请的学生,很多都已经放弃了;即使主观上不想放弃的学生,也可能因为各种考试取消、或者恢复考试后无法在截止日期前考出满意分数等客观原因放弃。根据我们自己签约学员的数量和咨询量判断,以及在法律圈的观察,保守估计,今年最终投递申请的人数不会超过去年的一半。申请总人数的跌幅远高于defer人数增加的幅度。因此,这个申请季的竞争激烈度会低于疫情爆发前的正常年份。
总之,顶尖名校的录取从来都是“僧多粥少”。这个申请季的特殊之处在于,名校的“粥”仍然少,但同时“僧”的数量也减少很多,因而每位“僧”分到“粥”的可能性就大了。
申请学校要超前部署,考虑任何事情都要打一个时间上的提前量。今年秋季申请,明年秋季才入学;如果等到明年秋季再申请,后年才能入学。目前,欧美疫情已经出现拐点,主要国家基本上都在陆续解封和复工,许多学校都明确表示会在秋季学期恢复面授(辅助以网课的形式,即所谓“混合模式”会成为今年秋季学期的主流)。很难想象,在一年多以后的2021年秋季,疫情仍然会非常严重。
当然,我们不是流行病学专家,无法100%保证疫情在明年秋季一定能平复。但根据常识判断,结合许多疫情得到控制以及疫苗研发有所突破的消息 振奋人心,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明年秋季时疫情仍然严重到无法正常入学的可能性极低。如果担心疫情而不敢今年申请、明年入学,恐怕有因噎废食之嫌。等到明年疫情平复了(很有可能届时中美关系也好转了,后文会分析这一点),大家都一窝蜂地申请,那时(即2021申请、2022入学的申请季)的竞争就会比这一个申请季空前激烈得多,录取难度就会大大提高。如果不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到时候恐怕会追悔莫及:当初怎么不早一点申请呢?
前文 白宫5月29号签证公告对法学生毫无影响!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论非常简单:所有美国近期对中国学生签证进行的限制的大大小小的动作,即使真的实施,也仅对部分理工科专业有影响,对包括法学在内的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毫无影响(在理工类院校读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也无影响)。我们在此处复述一下前文的重点:
1. 5月29日白宫发布的《关于暂停相关中国学生与学者以非移民身份入境的公告》明确表示仅限于学习或者研究的学科和“军民融合战略”有密切关系的学生,而根据美国国务院的诠释,“军民融合战略”包括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 航空航天、大数据和民用核能等学科,和法学等人文社科专业风马牛不相及。
2. 特朗普政府及其所属党派——右翼的共和党,对中国留学生一直有一些小动作。所有这些措施,即使真的实施,影响也仅限理工科。比如,共和党参议员Tom Cotton说:美国应限制中国留学生来美学习高科技和技术专业(即所谓STEM专业),“我们可以让他们来美国学习莎士比亚和《联邦党人文集》,而不需要在美国学习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可见,即使像Tom Cotton这种最右翼、最极端、最鹰派、最“反华”的美国政客,也仅仅是不希望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科学技术,但同时大力鼓励中国学生学习美国的人文社科。原因是:中国学生赴美学习人文社科专业,对美国百利而无一害,一方面可以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一方面又可以提升美国经济(因为和理工科相比,人文社科专业给中国学生奖学金相对较少,绝大多数都是自费留学)。
3. 中美关系紧张所导致的签证被刁难、被拒签等问题也仅限于理工科专业。即便是像在911事件后美国最紧张、最风声鹤唳的那一两年间,赴美学习法律的中国学生签证也都是非常轻松就拿到了。特朗普上台后,结束了奥巴马治下的中美关系蜜月期,近几年,许多理工科学生的赴美签证都被刁难,甚至最终拒签;但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讲:我们每年送出去100-200位法学留学生,没有一个人的签证被刁难过,无一例外是顺利拿到的!
此外,网上盛传一份美国公布的中国高校“实体清单”,不少不负责任的营销号耸人听闻、以讹传讹,说是这份名单上的中国高校的学生都会被美国拒签、已经拿到签证的会被取消。这完全是无稽之谈,这份所谓“实体清单”是美国商务部公布的,针对的是贸易问题,和签证没有关系(因为在美国政府部门的分工中,签证是由国务院Department of State而非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负责的)。
邓小平曾高屋建瓴地定调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今年正值美国选举年,无论是特朗普总统本人,还是其所属的共和党的议员,都是以竞选连任为最高目标,所说的那些对中国强硬的话都是为了选票。或许许多中国学生与家长不熟悉这种选举的话术,每句话都当真,所以非常焦虑。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焦虑,大可以放宽心。那些话语在清醒的美国人或对美国政治比较熟悉的人看来,都知道是为了选举,当成笑话看看就行,“认真你就输了”。从目前民调分析,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关键摇摆州,特朗普总统都落后于民主党的拜登。拜登在奥巴马任内担任了八年副总统,他的儿子长期在中国投资经商,相对于特朗普,对中国比较友善。如果是拜登当选,那么中美关系一定会好转。即便是特朗普连任,选举期间通过一系列反华的操作该赚的选票都赚到了,在无连任压力的第二任期内,也没有持续怒怼中国的必要性了。届时中美关系缓和的可能性仍是大的。
许多国内的自媒体,为了流量所带来的商业利益,不断地报道关于美国的可怕的消息:疫情有多么严重,华人被歧视、甚至被打被杀等等,仿佛美国就是人间地狱、一旦踏入就有去无回。这些消息也不完全是假的,有少量真实的,但有严重的夸张和误导。常见手法就是抓住一件偶发小事情进行极度的夸张、渲染、联想与添油加醋。就拿一些营销号大肆渲染的华人在美国被打之类的报道举例:任何时候(包括中美关系最好的时候)都有华人被打的事件,同时也有黑人、白人被打的事件;中国人在中国国内也有被外国人打、被中国人殴打的恶性治安事件。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只要想找,每个国家都可以找到非常可怕的事件,关键是这类事情是普遍的吗?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貌吗?此类偶发的事件不能得出此时的美国会比以前更危险的结论。
如果您选择相信这些报道、或者将信将疑,不妨这样想:众所周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从来都是充满偏见的,尤其是疫情爆发后,把中国描绘成人间地狱一样;那么,中国真的像西方媒体报道的那么糟糕吗?如果您选择不去相信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为什么要相信中国的商业自媒体对美国的报道呢?其实,这两边的报道都充满了傲慢与偏见,都不可信。
至于源于明尼苏达而蔓延到美国各地的骚乱,就更不应该成为决定是否赴美留学的因素了。种族问题在美国源远流长,因为黑人遭受不公正待遇而引发的抗争可谓是此起彼伏,从没有停止过(仔细看看新闻,几乎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波类似事件)。只不过在之前中美关系好的时候,国内媒体都没有去大力报道,即使报道了,也没有像此时这么吸引眼球。现在是由于中美关系紧张,所以任何关于美国的负面报道都会受到极大的关注,所以给人一个错觉:美国之前还挺太平的,是最近才变得很可怕。
对于在美国读书生活的中国留学生,对待这种事情可谓是家常便饭:游行示威很有可能根本不会经过你所在的学校和住处;如果经过了,在暴力抗争存在的极短的时间里不出门就行。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我们从没有听说过因为种族问题引发的游行示威、暴力抗争而在美国受伤或死亡的中国留学生。更何况,这种骚乱的持续时间是以天计算的,不要说明年秋季,等到今年秋季入学时都早就消失了。
雇主是很现实的,不会因为疫情、中美关系紧张等原因就改变自己的需求和偏好,以前需要美国LLM/JD和NY Bar的,现在仍然需要,将来还会增加。
许多顶尖律所的老一辈合伙人,因为当年条件所限,没有出国留学,在他们主导律所招聘的年代里,海外学历和律师资格只是锦上添花的,或许不会那么看重。然而,老一辈逐渐淡出律所管理层。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法律人崛起、晋升合伙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以及国外律师资格。他们自己当年远渡重洋、学成归来,可以想象,他们在招聘时一定会格外看重海外学历。不必说对于外所,美国LLM/JD + NY Bar是敲门砖;对于顶尖中国律所,比如红圈所,海外学位都几乎都成为“标配”了。红圈所的应届生招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国内法学院的研究生(少数本科生)实习、留用;第二条是美国LLM(少数JD)直接招聘。近些年,第一条的比例越来越低,第二条的比例越来越高。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随着中国的崛起,需要建立世界级金融与贸易中心,对拥有跨国背景的法律人才的需求会更加迫切。那么,长远来看,疫情一旦过去,法律就业市场上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这就是2021年是法律留学的最佳时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LLM 2022夏季毕业(JD 2024夏季毕业)时,疫情导致的经历萧条会有所复苏,各大雇主招聘的人数会有所增加,同时又偏好有美国LLM/JD + NY Bar的求职者。届时,市场上潜在的竞争者数量也会比以前少,那么如果你拥有美国名校学位和海外律师资格,找到心仪工作的希望就更大了。因而,把握住2020年的申请季,不仅对申请到名校,而且对毕业后的求职都是非常有利的。
今年由于上半年托福、雅思取消,下半年何时恢复还没有准信。所以,许多学生非常焦虑,有的希望考出一个语言成绩再准备其他申请材料。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对申请非常不利的。
首先,是申请是否来得及的问题。下表是美国和香港主要院校的申请截止日期。
(除哈佛、哥大和UCLA的LLM项目公布了新的申请季的日期之外,其他学校都是上一个申请季的信息,供参考。)
英国除剑桥之外的学校都是可以没有语言成绩申请的,而且很多没有确切的截止日期,随到随审,Offer发完为止,所以表中没有列出英国学校。至于美国和香港,可以看出,即使在年底才考出成绩,也是完全来得及的;而且绝大多数美国学校允许在截止日期后再寄送更新更高的分数。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申请才更有优势,而不仅仅是追求“来得及”。美国JD所有学校都是rolling basis,美国、英国和香港LLM绝大多数学校也是rolling basis。所谓rolling basis就是先到先得,早申是有优势的,晚申就有相对的劣势。因为疫情原因,耽误了绝大多数申请者的进度,所以这个申请季,大家提交申请的时间普遍会比没有疫情的年份晚。心态上,不用焦虑,疫情影响的所有人、不是一个人。
然而,这不是一直拖延、不开始准备申请材料的借口。最好的策略是:一边准备申请材料(包括成绩单的寄送和申请文书的撰写),一边准备考试。下半年一旦恢复考试,就马上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这时,成绩单都评估好了,文书也写好了,就可以马上提交申请,在所有申请者中占据有利时机。如果等到考试结束再准备申请材料,光成绩单的寄送评估在高峰期(即使顺利)都要花费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LSAC的成绩单评估经常出“幺蛾子”,很有可能不那么顺利,尤其是在高峰期),还要准备复杂的申请文书,耗时最短也要1-2个月,晚这1-2个月提交,对申请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很大的影响。
出国留学本就是一条艰难的路,绝不是一种享受。就算是在没有疫情、中美关系也最好的时候,也要克服很多困难。如果抱着一帆风顺地申请、然后出国享受一年/三年的心态,那么在任何时候恐怕都无法称心如意。
如果想要放弃,总可以找到很多理由,疫情、签证、中美关系......今年的各种事件正好提供了放弃的完美借口。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利因素,大量本来打算今年申请的都放弃了,总申请人数断崖式下跌,这时候反倒是申请美国名校的最好时机,错过了不知道要等多少年。这就像2001年的911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是出国留学的低谷。当年那些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人,力排众议,克服重重困难出国留学,毕业后便站在了超过同龄人的起点上,现在很多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人生赢家”。
在这种艰难的时刻,如果能高瞻远瞩,“众人皆醉我独醒”,坚定信念,坚持完成申请,能取得比往年更好的申请结果。“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关键看什么心态,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