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01:54:17来源:法律常识
大脑就像人体的“总指挥官”,有条不紊地安排身体的各项机能正常运作。
但有时候,大脑也会“短路”:看到熟悉的面孔却叫不上名字;刚准备去拿东西,转身就忘了要拿什么;想事情久了就愣神、头疼……
如果这些现象经常发生在你身上,说明你的大脑可能有些“迟钝”了。
《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教你自测大脑健康的方法,并告诉你让大脑年轻的技巧。
受访专家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首席刮痧专家 张秀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 俞敏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理科主任 洪军
手部是人整体的缩影,手中指背第一、二节(如图1)对应于大脑。
当大脑疲劳、缺氧以及脑血管、脑神经功能失调时,相对应的全息穴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
因此,刮一刮中指背的大脑反射区,可以帮助检测大脑的健康状况。
检测方法:
在中指背第一、二节部位涂刮痧油后,用刮痧板或牛角梳背从中指第二关节开始向指尖缓慢刮拭。
若刮痧板下感觉光顺平坦为正常;感觉疼痛、凹凸或有沙砾、结节状物,或出现青紫色痧点,提示大脑疲劳或缺氧。
改善方法:
用刮痧梳按侧头部、头顶部、后头部的顺序刮拭全头(如图2)。
可着重刮脑后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如图3),刮至头皮发热即可,注意寻找并重点刮拭疼痛点。
经常刮拭全头和中指背部对大脑具有保健作用,可以帮助改善大脑缺氧、预防脑血管疾病,延缓大脑衰老。
需要注意的是,头部刮拭最佳时间是每天早晨或大脑疲劳时,睡前最好不要刮拭,特别是那些有神经衰弱和失眠症的人群。
要想保护好大脑,就应该正确认识它。以下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中心主任艾米·谢尔顿博士总结的大脑认识误区。
误区1:大脑只使用了10%
人们可以设法提高大脑效率和认知技能,但是“大脑中很大一部分是静止不变的自然资源”的说法不是事实,因为任何不使用的大脑区域都会凋亡。
误区2:人们总是主要使用一侧的大脑
这一误区的根源是将人类分为创造性(右脑型)和逻辑性(左脑型)的理论。
人脑的确分为两部分,各自负责不同的任务,大部分人的左脑负责语言的产生,负责处理计算和记忆;右脑则负责逻辑推理和估算。
然而,人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需要处理很多纷繁复杂的任务,无数研究证明,人们平均使用左右半脑。
误区3:酒精会杀死脑细胞
生物化学家罗伯塔·彭特尼的研究发现,纯酒精用作消毒剂,通过接触会杀死脑细胞。
但酒精通过啤酒或葡萄酒等酒水饮用时,浓度大大稀释,其“杀伤力”锐减,且人体能够及时处理掉酒精。
虽然酒精不破坏神经元,但却会妨碍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所以饮酒之后会产生眩晕感。
误区4:大脑损伤具有永久性
神经学家一度认为大脑损伤(脑细胞遭摧毁)具有不可逆性。
然而,谢尔顿教授表示,大量的研究显示,大脑细胞可以再生(医学上称为“神经发生”或“神经再生”),甚至可以在受损神经元周边重新形成神经连接。
但并非所有脑损伤都可修复,这取决于损伤的位置及损伤程度。
误区5:智商固定不变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智商并非一直固定不变。
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都是确定智商高低的影响因素。很多认知训练都会改变智商测试结果。
英国神经学家、认知健康专家基隆·斯帕沃克表示,大脑不健康会导致心理问题,平均每6位员工中就有1位有心理问题,十分影响工作效率。
为此,他提出10个保持大脑年轻的有效方法。
1、合理规划
过多的压力会导致大脑神经调节混乱,释放皮质醇和压力激素,造成早衰、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等心理疾病。
无论工作还是休闲,有序的时间和空间规划都能有效减轻压力,保证大脑健康。
合理规划时间重点不只在于工作,还可以安排一些时间放空、冥想。例如,午休时间在单位附近散散步;用吸气4秒、呼气7秒的方式深呼吸,排空大脑杂念。
2、控制血糖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放射学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脑由于需要处理过多糖分,会失去更多脑容量。
《放射学》上刊登的一项研究也表明,糖尿病不仅损伤血管,还会造成大脑细胞退化、脑容量减少,引发认知障碍症等思维和记忆问题。
40~60岁为糖尿病高发期,平时最好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4毫摩/升以下,可有效减少3年内患糖尿病的几率;吃早餐、保持营养均衡也有利于控制血糖。
3、调节激素
大脑是控制激素分泌的中枢,如甲状腺激素、雌激素、睾丸素等,激素变化反过来也会影响大脑健康。
甲状腺激素失衡可导致健忘和大脑反应迟钝。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一项研究表明,雌激素影响神经细胞和脑细胞的形成。
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女性可能会遇到记忆障碍;同样,男性也会因睾丸素水平下降而记忆力变差。
避免激素水平失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熬夜、坚持体育锻炼等。
4、培养爱好
临床研究证明,与兴趣广泛的人相比,缺少爱好的人抑郁程度更明显。除了放松大脑,爱好还能充实生活。
许多老人退休后生活变得空虚、无趣,受刺激后更容易罹患抑郁症。
每个人都应至少培养一种爱好,让大脑得到休息。年轻人可以慢跑、打球、远足等;老年人要找些相对轻松的爱好,比如养花、下棋或读书。
5、谨慎用药
研究证实,复方降压片含利血平,长时间服用会导致血压偏低、大脑血流量不足,增加抑郁风险。
很多药物作用于神经递质会影响注意力,例如感冒药、安眠药和抗抑郁药物。但这些药物的影响力一般为发挥药效的几个小时内,并未发现长久服用导致大脑损伤的案例。
如果需要长期用药,建议在吃药前先了解药物的副作用,遵循医嘱,谨慎用药。
6、倾诉交流
交流会使大脑语言中枢兴奋,血液循环增快,有利于大脑健康;交流障碍易导致忧郁和焦虑。
情绪难以自我调试时,不妨找朋友倾诉,释放不良情绪;上班族也应尽量拿出一些时间,举办家庭聚会,或参加一些亲子活动。
7、适时休息
长时间运作会使大脑疲劳、反应迟钝,影响下一项工作的执行能力。
建议上班族工作时尽量挤出一小段时间休息;每两周外出游玩一次,放下工作,给身心放个假。
8、坚持锻炼
锻炼不仅有助于调节血压,还利于大脑血液循环。
午休时散散步可有效锻炼心血管;平常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锻炼,比如,每周至少3次30分钟的锻炼,10分钟慢跑,10分钟快走,再10分钟慢跑;睡前做些瑜伽动作放松身心。
临床上很多老年人因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因此老年人锻炼一定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9、晒晒太阳
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提高大脑灵活度,增强记忆力。体内维生素D含量低的人易患中风、心力衰竭等疾病。
晒太阳可补充天然维生素D。上午10~11点阳光中紫外线较少,或下午4~5点紫外线中X光束成分较多时晒太阳,帮助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
10、多去拥抱
拥抱可以激发“快乐激素”血清素,有效调节情绪,保持大脑健康。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孤独会导致压力倍增,不利健康,尤其是老年孤独,而拥抱会减少孤独感。
生活中不要忽视身边的朋友,多花些时间和老友、家人聊聊天、喝喝茶,增加亲密感。
本期编辑、动作示范: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