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6 09:40:04来源:法律常识
提起山西三针脑血管病医院,很多太原人都有所耳闻。院长贾马志更是病人口中的神医,号称“三针下去,药到病除”。可人们不知道的是,三针医院在短短几年间,经历了从最开始的几间病房到后来的一床难求,再到去年的人去楼空,如今才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
那么,
这家医院在几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又是什么让它涅槃重生的呢?
跌
资金链断裂,破产清算
三针医院由贾马志一手创办,是一所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脑血管病治疗专科医院,自2014年成立,主要治疗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脑萎缩以及昏迷、偏瘫、失语等疾病。医院凭借着特色的“三针系列疗法”,不仅取得了一定的口碑,更是从病人群体中吸引了一大批投资人。
随着医院的发展,加盖楼房、购买设备、医院运营等事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医院作为民办非企业组织无法获得足够融资,只能采取民间借贷的形式获得资金。融资成本较高,再加之经营不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
“当初也是因为家人在此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觉得医院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治疗老年人心脑血管这些方面有独特的手法和一定的效果。后来医院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因为我很看好这家医院,所以就出资帮助了。”债委会负责人李志强说。
截至2021年,三针医院借款已超过2亿元,涉及到的债权人更是多达200多户。高额债务压得医院喘不过气来,很多医生护士相继辞职,连正常的运营也难以为继,经营彻底陷入了困境。
想到积重难返的医院现状,院长贾马志感到无力与崩溃,医院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他实在不舍放弃。
医院明显资不抵债,更多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不久后,三针医院破产案就摆到了太原中院破产审判庭米青山法官的案头。
机
“把脉问诊”,寻找重生机会
“我当时太无奈了,因为不了解破产,最开始很抵触。” 贾马志说。法官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解答让他对破产程序有了新的认识。
破产,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重生。
在传统的印象中,总是认为破产就是破产清算,认为这是事出无奈、万不得已的最后一步。但事实上,除了破产清算,还有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两种程序。其中,破产重整就是对具有破产原因但又有挽救希望和价值的企业,通过重整实现企业债务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以帮助企业摆脱困境,重获经营能力的特殊法律程序。
相比较清算和和解来说,破产重整是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审理难度大、周期长,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通过详细准确的评估调查,米青山法官发现,虽然医院目前几乎无法运营,但医院有20多年的经营历史和口碑,医疗团队还在,核心技术还在,一家民营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实属不易。米青山法官和合议庭成员们提出破产重整的思路。
由于固定资产较少,部分医疗设备也比较老旧,如果进入破产清算,即使进行拍卖,清算价也会很低,普通债权人的清偿率有可能不超过5%甚至是0。这也是合议庭选择破产重整的另一个原因。
确定重整的方向后,选择适合的破产管理人就成了关键。
管理人是推动破产程序的“加速器”。为了选择与案件相匹配的管理人,法院在选任条件中特别要求,管理人报名需要向破产企业提供100万元的共益债作为前提条件。
在仔细的甄别选择之下,2021年6月,太原中院破产审判庭指定了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担任三针医院的管理人。很快,华炬律师事务所走进了负债累累的三针医院展开了工作。
从员工工资的发放到医院正常运营的花销,100万元的共益债为医院的重生注入了强心剂。在此基础之上,管理人开始对医院的债务开展申报与确认,同时开始着手招募投资人。
在外部投资人引进困难的情况之下,为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重整道路,在经过多轮的商议和研究之后,债转股方案得到了债权人的首肯。2022年3月,山西三针脑血管病医院有限公司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会议顺利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
起
府院联动,医院破茧重生
抢救病人最重要的是时间。破产法官之于危困企业就像医生之于病人,亦是一场时间角逐战。
破产案件不仅涉及债务人、债权人、担保人和企业职工等多方主体,还往往涉及到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和分配、企业注销等多项需要政府履行职责解决的问题,需要与多个行政部门协调共同推进。
府院联动机制成为撬动三针医院破产重整的新“支点”
针对该案所涉及的税收、征信恢复、重整融资等问题,太原中院想方设法协调解决,给予最大的支持。可以使用医保支付是一家医院正常运营的关键,面对医保暂停的难题,太原中院跟省、市医保机构进行沟通,及时把省、市医保开通,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行,接待病人对病人进行救治。
在多方的努力之下,破产重整的山西三针脑血管病医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开始焕发了新的生机,真正实现了破茧重生。
“现在医院已经重新步入正轨了。”说到医院的未来,贾马志充满了信心。
END
出品:太原中院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