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7 23:07:27来源:法律常识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记者统计发现,最高法工作报告中,部分数据创下历年新高,如去年全国法院执结案件标的额、签发的“人身保护令”份数等。也有一些数字总体保持下降态势,如审结一审刑事案件数、判处罪犯人数等。
7万亿元
去年执结案件标的额首次突破7万亿元
报告提出,去年全国法院结案标的额7.1万亿元。记者注意到,这是全国法院执结案件标的额首次突破7万亿元。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9347件,审结35773件,制定司法解释28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7个,加强对全国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080.5万件,审结、执结2870.5万件,结案标的额7.1万亿元。
根据往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19年,地方各级法院受理案件3156.7万件,审结、执结2902.2万件,结案标的额6.6万亿元;2018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800万件,审结、执结2516.8万件,结案标的额5.5万亿元;2013至2017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8896.7万件,审结、执结8598.4万件,结案标的额20.2万亿元。
152.7万人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降至111.6万件,判处罪犯152.7万人
去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1.6万件,判处罪犯152.7万人,总体保持下降态势。
根据往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19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29.7万件,判处罪犯166万人;2018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9.8万件,判处罪犯142.9万人;2013至2017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48.9万件,判处罪犯607万人。
33053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053件,重刑率34.5%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全国法院共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结案率99.4%,重刑率达34.5%。
报告提出,去年,全国法院圆满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判执行任务。专项斗争以来,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结案率99.4%,重刑率达34.5%。对孙小果、陈辉民、尚同军、黄鸿发等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头目依法判处死刑,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分子受到法律严惩。
在“打财断血”方面,依法判处财产刑并追缴、没收违法所得,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373.7亿元。在“打伞破网”方面,审结公职人员涉黑涉恶保护伞犯罪案件2668件。坚持实事求是,严格依法办案,坚决防止人为“拔高”或“降格”,努力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通过三年的专项斗争,社会治安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1818件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18件
报告提出,全国法院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18件,江西、云南法院再审改判张玉环、何学光无罪。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报告连续第八年提及纠正冤错案。
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制定新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细化审理程序,保障诉讼权利,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依法宣告656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84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18件,江西、云南法院再审改判张玉环、何学光无罪。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8万件,保障赔偿请求人合法权益。
全国法院对41.4万名轻微犯罪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对1.2万人免予刑事处罚。最高法会同司法部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指定辩护律师12.2万人次。新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明确律师可以查阅作为证据使用的讯问录音录像,为律师依法履职提供充分保障。
2.5万家
对2.5万家企业暂缓强执,18.1万民商事案采取“活封”等措施
去年,全国法院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报告提出,全国法院精准服务“六稳”“六保”,依法保护市场主体活力。对2.5万家企业暂缓强制执行,在18.1万件民商事案件中采取“活封”等措施,为企业释放资金1631亿元,土地869万亩、厂房3271万平方米,帮扶3.6万家企业复工复产。
去年,法院充分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期、保民生作用,及时出台审理涉疫民商事、涉外商事海事、执行案件等4个意见,指导各级法院妥善应对疫情引发的诉讼问题,紧急为1386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临时变更财产保全措施,支持扩产抗疫。
例如,去年青岛法院4小时内组织完成听证并裁定解冻资金,使被起诉的呼吸机企业迅速投产运营。苏州、威海等法院紧急准许处于破产阶段的企业恢复生产,确保紧缺医疗物资供应。针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的履约难问题,依法准确适用不可抗力等规则,妥善审理相关合同违约、企业债务、房屋租赁等案件4.3万件,既鼓励交易,又防止显失公平。
5474件
依法快审快结涉疫犯罪案件5474件6443人
报告提出,全国法院维护防疫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落实依法防控要求,出台司法政策,惩治涉疫犯罪,化解涉疫矛盾。
报告显示,去年依法快审快结涉疫犯罪案件5474件6443人,对杀害防疫工作人员的马建国等人依法判处死刑。
197万人次
全国197万人次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报告称,去年全国197万人次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
2020年,全国法院坚持惩戒失信与褒奖诚信并重,建立失信名单分级分类管理和信用修复、正向激励等机制,鼓励自动履行生效判决,全国197万人次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
此外,区分失信与经营风险,去年深圳法院探索个人破产制度,江苏、浙江法院探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为诚信的创业失败者提供重新创业机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报告提出,去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理各类合同纠纷案件886万件,切实保护诚实守信一方合法权益。运用法治手段治理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让虚假陈述者付出代价、制假售价者受到惩处、碰瓷者落入法网、失信者寸步难行,促进诚信社会建设。
去年全国审结破产案件10132件,涉及债权1.2万亿元,其中审结破产重整案件728件,盘活资产4708亿元,让532家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重获新生,帮助48.6万名员工稳住就业。
79.3%
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增一成多,赔偿额同比增79.3%
去年全国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6.6万件,同比增11.7%。
最高法出台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等10个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方便当事人举证、缩短诉讼周期、降低维权成本、提高赔偿数额,知识产权案件判赔金额同比增长79.3%。
2169份
签发人身保护令2169份,创历年新高
报告提及,2020年,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64.9万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2169份。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2016年3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确立的民事强制措施,指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
依据近几年最高法工作报告: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7900余份,其中,2016年3月至2017年底共签发2154份,2018年签发1589份,2019年签发2004份,2020年签发2169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签发总体呈逐年增多趋势,今年的人身安全保护令签发数创历年来新高。
报告提出,各地法院探索将家暴防治延伸到婚前、离婚后及精神暴力等情形。山西、辽宁、广西、重庆、宁夏等地完善反家暴联动机制,筑牢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免遭家庭暴力侵害的“隔离墙”。
与此同时,最近几年审结的婚姻家庭案件量总体平稳。其中,2013至2017年854.6万件,年均170.92万件;2018年181.4万件;2019年185万件;2020年164.9万件。
1550人
全国各级法院查处违纪违法干警1550人,零容忍严惩司法腐败
“以零容忍态度清除害群之马。”报告提出,去年法院系统按照中央部署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最高人民法院查处本院违纪违法干警11人;全国各级法院查处利用审判执行权违纪违法干警1550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346人。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