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9 02:04:36来源:法律常识
题记:飒姐说,律师是她能想到最好的职业,没有之一。
兜兜转转,在律师圈里已有12载,我们行业里兴起过很多思潮,例如“部门法”专业发展路线、行业深耕思路、跨界“打劫”路径,本人曾经是行业深耕思路的实践者,在金融科技行业的法律服务市场也算是领跑者之一。
反思这些年的发展道路,冒昧地总结律师真正的竞争力是什么,以正视听,让新晋法律人对律师行业减少误解,少走歪路,用“阳谋”行好事。
1
可怕的学习能力
观察身边的律界翘楚,没有一个不拥有饿狼一样凶猛的学习能力(60后的律师们已使用“三阶层理论”进行辩护,90后还要坚持老掉牙的“四要件”么)。
象牙塔里的学术人士很难想象实务中,要处理好一件小小的诉讼案件,将面临多少“不确定性”,律师的工作是将不确定性框在一个有限度的范围内,让法律后果在行为人的承受能力之内。
还记得一位前辈与俺同时看上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我们先后在不同的场子宣扬各自的法律观点。面对新兴市场,敏锐的我们发现了机会,但如何才能紧紧握在手中,大费一番周折。
飒姐采取了“大水泡倒墙”的土办法(感谢李笑来先生教我托福英语时馈赠的土办法),那就是不间断轰炸,不要有一刻停息,直到今天小号还在每日更新文章,为的就是不懈怠地掌握行业内全部动态,并将行业动态进行法律化解读,同时,将即时解读迅速传播到从业者的智能手机上,供其参阅。
我的搭档老余是另外一种玩法,每周我们碰面,都会惊讶地发现他又迭代了,对于民商事法律的劲道理解+从客户技术、产品、管理部门得到的启发=结合起来结晶为新的法律果实,我们将客户的各种需求汇聚,然后,遇到新问题就拼命研究、组团琢磨,在客户的不断轰炸和折磨下,团队也被锻炼出来了,各个精壮。
So,作为数枚中年律师,我们最不怕的就是学习,我们不敢懈怠,唯有每天精进才能平和,而就是这股子学习的劲头,才是同行畏惧、客户尊敬的源泉。
2
公检法对你的尊重和认可
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律师常常被脸谱化为蝇营狗苟的金钱奴隶。
有人认为我们律师的作用有限,不如公检法的权力大,为啥偏偏赚得多?其实,律师行业是市场化的文人群体,公检法手中的“权力”不能被市场化,所以,虽然后者拥有裁量权等,前者却获得更多市场认可(体现为金钱)。所以,要想获得没有被市场化的公检法之认可,难度不小。
出于谨慎考虑,公务员群体并不会主动结交与自己侦办案件相关的律师,避嫌。但是,他们也会观察这个律师到底是什么路数,是死磕派,是勾兑派,是技术派,还是混混,这时候我们就要拿出自己的专业水准和正直人品,不谄媚,不巴结,有话好好说,当然也不要假清高,大家毕竟是法律共同体,法律专业的探讨甚至争论是必要的。
不可否认,法学院出身的我也有公检法的同学和朋友,在硕士毕业十周年聚会上,一位当年的好友走过来对我说:你知道我在某某法院当法官,所以没有一次来找我办事,谢谢你。我记得气氛很融洽,俺回答:大家都不容易,何必为难你。
至于跟警察朋友们比较熟悉,因为他们爱看俺的公号小文章或准备司法考试(如今叫法考),我也喜欢跟直爽的男子汉们交朋友,但从不找他们办私事,也不找他们办案子,偶尔聊聊读书和吐槽,很温暖。
时间久了,圈子里自然就有口碑,曾几何时,一位听过我开庭的法官,自家出事,让他老婆跨省来请我辩护,俺当时十分感动,他妻子说:他说你业务好,能把事情讲得让人听清楚。
3
“凡事有反馈”的职业素养
女律师们有时候找我来吐槽自己的婆婆,问俺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其实吧,跟咱们与当事人的关系一模一样,既要尊敬又不能让人猜疑,还得一块把事情办好。
确实有技巧,那就是“凡事有反馈”,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人家当事人还没有询问咱们的时候,就已经把事情给人家说清楚了。
飒姐读金融管理硕士的时候,有一次教授在台上讲课,专门提到了职场上最珍贵的品质就是:及时反馈,凡事有回音。
有些半路出家的朋友,对于律师的职业节奏暂时不熟悉,往往造成合作者、客户的感受比较迟缓,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同时,良好的工作习惯很重要,例如约谈提前到场、对客户态度亲切、尽量满足客户的知情权、复印卷宗绝不偷懒等等。
4
靠谱
这个世上从来不缺聪明人,也不缺能说会道的人,更不缺俊男美女,真正的稀缺资源是:靠谱的人。
啥是靠谱呢,拿李宗盛大哥的《山丘》为例,一个游子历尽沧桑,翻越一个又一个山丘,他对人性已经默然,不再期待会真的有人在山的尽头守约等待,当有一天他真的翻越最后那座山,发现真的有人守承诺在等候,那种感动与信任是从心里升腾起来的,那个守承诺的人就是靠谱的人。
我们律师工作的本质是受人之托,处理复杂的法律纠纷。既然是受人之托,那就要忠人之事。
还记得数年前的一桩知识产权纠纷,对方当事人通过朋友辗转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反水,被拒绝后又威胁伤害我的家人。
谁都有软肋,谁都有害怕的时候,但咱们的工作就是要忠人之事,怎能放弃原则,在悲愤的心情之下,还是坚定地打了那场官司,得罪了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咱吃的就是这碗饭。
5
正直善良的初心
见证了互联网金融的“萌芽-兴起-鼎盛-衰落”这个较为完整的周期,身边的朋友几乎每周都有一位身陷囹圄,能够独善其身,除了幸运,主要是还是守住了正直的底线。
要说爱财,飒姐也是个贪财好色之徒。看着身边熟人圈子,都成了某公司总裁、某某CEO、分管法务高级副总裁,拿着年薪200W+的银子,俺也眼馋。尤其是当年还有过创业梦,在单位楼下的沙拉餐厅,不止一次被P2P老板恳谈,也拒绝了N轮邀请。
如今看来,赚自己能赚的小钱钱才是稳妥的,学法律的本身就满眼里都是风险,飒姐又偏爱刑法,基本上满眼里都是刑事红线,真心不敢踩啊,我真怕,怕失去自由和灵魂。
真诚地说,建议律师行业的朋友们,各个部门法都要有所涉猎,对于保障性的刑法务必要懂一些,有些行为涉嫌犯罪,万不要铤而走险,甚至不要给人误会咱们的机会,瓜田李下,容易躺枪。
写在最后
本来小文想写成严肃的分析型文章,想来想去,有点忒“装”,还是聊家常的风格吧;本来想写写大家的做法,发现外表看别人的做法和其真实做法并不相同,与其如此,不如以自己和团队搭档的例子更真实。
说到底,我们的职业生命是有限的,虽然可以干到80岁,但是要想保持旺盛的职业干劲,并不容易,以上五点算是飒姐从业十几年的一点小积累吧,拿走不谢。
(生活是美好的,请每天怀着希望之心,努力为心中的法律理想奋斗!)
感恩读者,致敬法律!!
肖飒,垂直“金融科技”的深度法律服务者,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金融科技与共享金融100人论坛首批成员、人民创投区块链研究院委员会特聘委员、工信部信息中心《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编写委员会委员。被评为五道口金融学院未央网最佳专栏作者,互金通讯社、巴比特、财新、证券时报、新浪财经、凤凰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