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9 18:46:36来源:法律常识
市人民调解服务大厅内,调解员在接待来访群众。通讯员供图 |
胡健仪成功调解一起纠纷,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 通讯员供图 |
胡健仪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采取“亲授式”带教,和其他工作人员交流调解业务。通讯员供图 |
据中山市司法局的最新统计,全市现共有人民调解组织778个,人民调解员4979人。近5年来,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16626宗,成功调解16434宗,涉及群众51899人次,调解成功率达到98.85%;开展排查纠纷4955次,预防纠纷3034宗,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80宗,防止群体性上访308宗。
今年,广东省政府把“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作为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召开会议提出,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打造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
近年来,中山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主动融入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不断探索多元化调解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地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省前列。
●撰文:何伟楠 陈娟
古镇
服务产业
建立全市首家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组织
地处中山西北部的古镇,经30多年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庞大灯饰产业集群,灯饰产品占全国市场70%份额,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灯饰之都”。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常住人口增多,各类矛盾纠纷也处于易发高发状态。
作为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古镇司法所承担着调解矛盾的重要任务。今年4月6日,古镇一灯饰广场外墙广告贴板突然脱落,将路人砸伤,双方就事故责任划分和赔偿问题僵持不下,经过多方调解无效,最终转到了镇司法所。
事故中受伤的夏女士,今年五十四岁,十年前独自一人来到中山古镇打工,没有想到平静的生活竟会遭遇这起飞来横祸。经医院诊断:夏女士左尺桡骨远端开放性不全骨折、左拇长伸肌腱断裂伤、左桡侧腕长、短伸肌腱断裂伤、左头静脉断裂伤。经2个多月治疗,已产生4万余元医疗费,并且需要后续跟踪治疗,夏女士无力支付巨额费用,于是向灯饰广场的物业方——古镇某村经联社追责。
6月25日,夏女士与该村工作人员一同来到镇司法所。夏女士急需医疗费解决燃眉之急,而村委会由于村务决策程序问题难以预先支付赔偿款,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困境。古镇司法所调解员经过耐心调解,暂时搁置、回避双方责任划分问题,提出由村委会先以借支款方式支付部分款项给夏女士用于治疗的解决办法。最终,双方均表示接受,村委借支5万元给夏女士,用来支付此次事故治疗费用,具体的责任划分及赔偿金额最终通过法律程序解决。7月3日,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矛盾纠纷告一段落。
“相比诉讼和仲裁程序,人民调解的优势在于,其调解主体和形式都更加灵活多样,门槛较低,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是十分接地气的矛盾纠纷调解手段。”古镇司法所副所长曾志专介绍,司法所抓住古镇基层矛盾纠纷因灯饰支柱产业引发的核心规律,立足自身、因地制宜,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富有产业高关联度的人民调解工作模式。
曾志专介绍,灯饰是古镇的支柱产业,因灯饰引发的产权居高不下,同时知识产权纠纷专业性极强,调处难度较大。2017年4月,为加大对灯饰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力度,镇司法所专门成立了中山市知识产权调委会,这也是中山市首家专注服务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组织。
据统计,成立至今,该组织已调处各类灯饰知识产权纠纷300余宗,有力化解各类灯饰知识产权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灯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西区
打造品牌
成立一间“工作室”树起一杆“公平秤”
“胡健仪有丰厚的法律功底、娴熟的业务技能和独特的调解技巧,懂得群众心理,会做群众思想工作。”据西区司法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有必要培养一支专业的调解队伍。2015年,成立了全市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的“西区胡健仪调解工作室”。
2016年,胡健仪同志受聘为市人民调解工作首批专家库成员。由她创建的“西区胡健仪调解工作室”,成为西区培养人民调解员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主力担当。该工作室积极探索解决纠纷的多元化新路径,深化调解工作机制、畅通调解渠道,促进西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逐渐打造出具有西区特色的调解服务品牌。
作为“西区胡健仪调解工作室”主要负责人,胡健仪结合其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采取“亲授式”带教,全面拓展专职调解员、社区分管委员及调解志愿者的业务知识,加深对基层调解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全区调解队伍预防和化解疑难纠纷的综合能力,提升调解团队合力。她制作了一套“西区式”调解台账档案模板,促进西区人民调解业务向着规范化建设提升。
今年4月20日,辖区翠朗华苑小区业主代表专程来到西区司法所,将一面写有“公正执法热心为民”的锦旗交到该西区司法所所长吴春晖手中,对西区司法所、综治中心、住建部门迅速介入妥善处理该小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上门表示感谢。
原来,翠朗华苑小区地处西区原沙朗片区,建成较早、规模较大,居住人口多,近年来,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就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曾多次发生纠纷。因对物业服务不满,业主代表曾多次就更换物业管理公司问题向信访部门反映。
得知这一情况后,西区司法所联区合综治中心、住建等职能部门及时介入调处该小区物业纠纷。并安排得力专职调解员、法律顾问律师组织业主代表与物业公司协商沟通现场提供法律帮助。多次前往该小区指引业主依法通过业主大会表决程序,依法解除了现有物业公司。目前,旧物业公司已经撤场,新物业也顺利进驻翠朗华苑小区。至此,小区业主与旧物业公司矛盾得以妥善化解。
“西区胡健仪调解工作室”成立三年多来,至今已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54宗,其中申请司法确认案件73宗,为辖区居民挽回经济损失金额累计414.49万元。2018年,胡健仪同志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
石岐
“警民联调”
人民调解员走进派出所全年不休调纠纷
在市司法局的引导下,各镇区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一批富有区域特色的调解品牌,由石岐区率先在全市试点的“治安+调解”警调衔接机制,就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7月18日,石岐区莲豪派出所辖区内发生一宗故意伤害事件,一名男子与一位老人发生口角,后出手将其推倒受伤。原来,受伤的吴老伯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独自养了一条狗居住在五楼,张某夫妇于2017年租赁吴老伯楼下的商铺经营早餐生意,经常在露天搭台待客。经营过程中,张某夫妇发现楼上总有狗毛、狗尿零星飘落下来,尽管多次上楼与养狗的吴老伯沟通,但效果均不理想。
7月18日,客人吃早餐期间再次投诉有狗毛掉落碗里,气愤之下,张某上楼与吴老伯理论。吴老伯认为不是自己家的狗毛掉落下去,双方互不相让,在拉扯过程中,张某将吴老伯推倒,致其胸部肋骨受伤。
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条文,男子推倒老人致其受伤,已经涉嫌故意伤害罪,需承担治安或刑事责任。莲豪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经调查了解认为,男子的伤害行为存在诸多关联因素,并非主观恶意,该案属于治安纠纷,于是启动了治安调解程序。
广东凯行律师事务所律师曾茜茜在接到调解通知后,组织双方面谈,从情、理、法三方面逐一分析,告知张某造成吴老伯人身伤害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听完律师的法律分析,张某承认了自己的过激行为,并诚恳地向吴老伯道歉,最终愿意一次性赔偿吴老伯医疗费等损失15000元;吴老伯也表示,以后注意养狗卫生,谨慎处理狗毛及排泄物,减少因此而产生的纠纷,矛盾得以妥善解除。
这样的做法从去年开始已经在石岐区范围普及。石岐区全面推行人民调解工作室进驻公安派出所工作,全区7个基层派出所全部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让人民调解与公安机关行政调解找到了衔接点。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石岐区聘请了7名律师担任7个派出所的专职调解员,实行365天值班制,参与调解矛盾纠纷,并由司法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调解重大矛盾纠纷,完善加强调解网络和调解力量等。派出所则负责指定专职民警负责与人民调解组织、律师事务所的对接工作,引导通过人民调解途径解决纠纷,做好纠纷移交、秩序维护、安全保障等工作。
“警民联调”,将派出所的刚性执法优势与司法所的柔性治理优势有效结合起来,有效消除矛盾纠纷潜在隐患,同时有效减轻了基层民警的压力,有效增强了法治宣教效果,引导基层治理向“善治”方向发展。
■延伸阅读
“大”“专”“快”
的“古镇探索”
人民调解,是指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纠纷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古镇镇,人口众多,经济活动频繁,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形式,结合当地灯饰支柱产业,古镇积极推广发展“枫桥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套“大”“专”“快”的人民调解工作模式。
古镇司法所副所长曾志专介绍,“大”,指的是,调解队伍壮大,工作覆盖面大。在镇一级调解组织-古镇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各村居、相关部门及商协会等已成立各类调委会44个,人民调解员合计280名,覆盖全镇的“大调解”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人民调解员专业背景、擅长领域等不尽相同,古镇司法所专门为全镇人民调解员建立了档案库、专家库,在具体纠纷调解过程中,可根据当事人户籍、案件类型等关联因素,指派合适的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有的放矢地开展调解工作,增强调解针对性,提高了调解成功率。
“专”,指的是专业领域内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在不断提升。灯饰是古镇的支柱产业,因灯饰引发的产权居高不下,同时知识产权纠纷专业性极强,调处难度较大。2011年6月,全国首个针对单一行业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构——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在古镇成立,构建了专利快速授权、快速维权、快速协调三大快速通道,建立起集专利申请、维权援助、行政执法、仲裁调解、司法诉讼于一体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2017年4月,为加大对灯饰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力度,古镇司法所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山市知识产权调委会,这也是中山市首家专注服务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组织。
目前,该调委会成员共19人,其中法学专业8人,占42%以上,成立至今,已调处各类灯饰知识产权纠纷300余宗,有力化解各类灯饰知识产权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灯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快”,指的是介入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的速度快。古镇司法所突出多方联合互动,与信访办、村居、部门、商协会积极联动,依托镇、村、网格员三级综治大网格,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快速介入调解,通过综治信访、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打出“组合拳”,推动矛盾预防化解工作驶入了“快车道”。
据统计,今年1至7月,全镇44个调解组织共调处纠纷849宗,调解成功833宗,调解成功率98.1%,涉及当事人1207人,金额达896万余元,镇司法所直接参与调处疑难纠纷案件23宗,调解成功23宗,成功率100%,成功化解一批疑难复杂纠纷,及时消除社会不稳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