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10:36:45来源:法律常识
当年风靡全国的小燕子,在结婚生下女儿四月之后,演艺之路也开始转向幕后。这些年能够听到她主演的影片其实很少的。
主要是以导演、幕后监制的形象为大家熟知。
可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演员,怎么可能不再演戏呢?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家庭生活的牵绊,以及个人对剧本的挑剔。
还记得上一次让赵薇在演技上为大家眼前一亮,获得很多大奖的影片应该就是《亲爱的》了。赵薇在里面的表现,出奇的精彩,精彩到让人心碎。
咋一听这个电影名,大家会自然而然的,觉得这是一部爱情题材的电影。可是实际上跟爱情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它展现的是中国很多家庭面临的最困难的境地,就是因为孩子丢失造成的家庭的悲剧。应该算是陈可辛导演的又一倾力之作。
大牌明星云集,像赵薇、佟大为、黄渤……因为是文艺类的题材,刚开始是没受到很多关注的,而且这种非商业盈利目的为主的影片,也没有太多的上映机会。
可是这样一个寻找丢失孩子的故事题材,因为太过感人,太过真实,在上映之后慢慢的在观众里,形成了强势的口碑,可以堪称当年的催泪大作。
赵薇在剧中朝着浓烈的芜湖口音,扮演一个在农村因为丈夫没有生育能力,而无怨无悔的抚养丈夫从深圳带回来的两个孩子。
并且深信丈夫的对孩子来历的说明。可在丈夫去世之后,独自养育孩子的赵薇,突然有一天被一群人抢走了孩子,说这个孩子是被诱拐的。女儿则被福利院收养。并且因为此事坐牢半年。
这对任何一个,已经失去丈夫,失去孩子的女人来说,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在出狱之后,为了要回女儿,她四处寻求帮忙。
这样一个悲情苦楚,善良坚强的女性角色,被赵薇演绎的淋漓尽致。很多人说赵薇这部戏拿奖拿到手软,真的是实至名归。
在这部电影名利双收的同时,现实生活中女主人公原型高永侠,却备受打击。她将剧组告上了法庭。
认为电影的中的人物形象,与实际不符,对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我没看完,受不了。
里面说我和别人睡觉,又生了孩子,还给记者下跪。实际这些都没发生。从那以后,我总觉得别人在我背后指指戳戳。
有记者在了解她的事情之后,对她解释电影是虚构的,不等同于生活。可高永侠却说:那在电影的片尾,为什么要把我的身份信息都暴露了?
她希望制片方能公开明示,电影中哪些情节是虚构的,哪些是真实的。对于影片的这些改动,以及不够人性化的展示。高永侠表示:我不能原谅。
我们都说影片是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因为电影过于成功,高永侠作为银幕的原型,很自然的,会给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会让身边的很多人觉得,这些事都是高永侠亲身经历的。
所以她说:没有看完整部电影,甚至走出家门的时候,都觉得气都喘不过来。
因为这部电影,她经常在家卧病不起,在村里的小诊所挂吊瓶。去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毛病,就是觉得不舒服,受了委屈。她说我一辈子都胆小怕事,但这次我想把事情弄明白。
那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影片是不是有侵犯原型名誉权跟隐私权的可能呢?根据律师的说明是在法律层面,其实电影的制片方是有可能侵犯到高永侠的权利。
一个是隐私权,其实在片尾我们应该保护原型的隐私,防止影响到她的个人生活。可是在片尾却赤裸裸的显示了人物原型。
因为电影强烈的代入感,就会让大家对原型也有同样的认知。所以电影制片方不够人性的,或者考虑不够周全,没有对人物的名字原型,进行一定的规避,就会让很多的观众浮想联翩。
无法区别,这是现实中的,还是影片虚构的故事内容。因此影片的制作方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高永侠,这么多年过去以后,还是再说:我不想再翻出来,想一想就心里难过。
因此虽然电影赚足了口碑票房以及大众的眼泪,可是现实生活中,对人物创作原型,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
后来有记者采访影片的导演陈可辛,陈可辛就此事做出了回应。
他说高永侠是所有电影原型中沟通最少的,因为一直也联系不上对方。在自己影片上映的半年时间内,也在宣传的同时,多次提到了剧情后半段都是虚构的。
对这件事也表示了遗憾,也公开道歉了。但如果对方执意提告,也只能交给律师处理。赵薇对此事也发表了看法:认为电影都是创作,如果是真人真事的话,根本不需要去电影院去看电影。
虽然两位主创对于这件事的回应是客观。但是,情感上是说不过去的。这样的人物原型在社会上,本身就是弱势群体。
而陈可辛和赵薇,活在中国社会的顶尖。他们有更多的发言权、影响力。
而且电影这种产物,跟普通的宣传媒介不同,因为大导演、大明星、好题材的渲染,这样的影片是极具传播力和影响度的。
如果没有很好的保护原型的隐私,那么对创作原型,造成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而不是像导演和演员口里所说的那样:我们有给原型道歉,也在过程中不断宣传这是虚构的。
可是很多观众,并不是这样认为的。因为电影的代入感,和他强大的影响力,使得大家觉得这就是取之于原型的真实再现。
因此,我也理解高永侠,为什么在影片上映之后,一直处于一种精神不悦的状态。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今天演员和导演是其中的原型,而且因为影片中的一些并不真实不好的展现,是不是也会给观众很多这样的错误印象呢?
为什么我们会说一些影片过于优秀,像电影中的坏人演得过于出彩,在现实中会被人殴打或辱骂?就是因为观众被影片观感所刺激。
当年白毛女的剧组,上映之后,因为黄世仁演的太过优秀,导致差点发生了命案。一个部队的小伙,想用手枪,谋杀罪演员。所以客观存在是对的,但是情理上说不过去。
我相信剧组、导演的处事能力,一定会给原型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补偿。也希望《亲爱的》这部电影不会因为这样的一个插曲和纠纷,而影响了它在整个电影圈,一个美好的展现。
更希望最终高永侠能够得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平静生活,以及给自己的委屈,画一个圆满的句号。